董卓部下有那些?

如题所述

董卓所部将领,据《三国志》和《后汉书》,有:
(1)李榷
《三国志。魏志,董卓传》注引《英雄记》说:“(李) 榷,北地人。”北地郡属于凉州,前引《三国志•魏志•董卓传》注引《献帝起居注》:“(李) 榷边鄙之人,习于夷风。”李榷在军中任校尉,是董卓手下的大将之一。当董卓为吕布所杀以后,他成为凉州军的首领,继续招引“羌胡数千人”,并有“羌胡大帅”在内[注1],以充实其军事力量。
(2)郭汜
《三国志,魏志•童卓传》注引《英雄记》说:“(郭)汜,张掖人,一名多。张掖郡属于凉州。同《传》又引《献帝起居注》说:“郭多,盗马虏耳。”说明在从军以前,郭汜在凉州是一名以盗马为生的无赖。他在军中任校尉,也是董卓手下的大将之一,当董卓为吕布所杀以后,他成为凉州军事集团仅次于李催的首领。
(3)张济
据《三国志•魏志•张绣传》,张济是武威祖厉人。武威郡属于凉州。张济也是董卓军中的一名校尉。
(4)樊稠
据《三国志•魏志•董卓传》注引《九州春秋》:在韩遂与樊稠的对话中,韩遂曾说“与足下(樊稠)州里人”。韩遂是凉州金城郡人,樊稠也应该是凉州人。《后汉书•董卓传》注引《献帝纪》说:叹(李)榷见(樊)稠果勇而得众心,疾害之,醉酒,潜使外生骑都尉胡封于坐中拉杀稠。”
(5)李蒙
《后汉书•董卓传》说:“(李)榷随道收兵,比至长安,已十余万,与(董)卓故部曲樊稠、李蒙等合。”前此,李蒙又曾与徐荣奉董卓的命令击破孙坚,见同《传》。《后汉纪》卷二八说:“(兴平二年,195年)二月,李催杀右将军樊稠、抚军中郎将李蒙[注2]。”
(6)王方
《三国志•魏志•董卓传》说:“(李催等)与(董)卓故部曲樊稠、李蒙、王方等合围长安城。”与樊稠、李蒙二人相同,王方也是董卓的部曲。
(7)胡珍(胡文才)
《三国志•魏志•董卓传》注引《九州春秋》说:“胡文才、杨整修皆凉州大人,而司徒王允素所不善也,及李榷之叛,允乃呼文才、整修使东解释之,不假借以温颜,谓曰:‘关东鼠子欲何为邪?卿往呼之。’于是二人往,实召兵而还。”
《三国志•吴志•孙坚传》注引《英雄记》,胡文才名珍。胡文才、杨整修两人都是凉州大人,所谓“大人”,据《后汉书》,这个词可以具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岑彭传》注:“大人,谓大家豪右。”《马援传》注:“大人,谓豪杰也。”“大家豪右”或“豪杰”较为切合胡珍的身分。说明在凉州胡珍应该享有较高威望,为李催等人所敬重。《后汉书•董卓传》称胡珍为“(董)卓故将”,同《传》注引《九州春秋》说:“(董)卓以东郡太守胡珍为大督”,因此,胡珍的地位当在李催、郭祀之上。
(8)杨整修(杨定?)
惠栋《后汉书补注》卷一六说:“整修,即杨定也。兴平元年(194年).为安西将军;二年,迁后将军。”《后汉书,董卓传》说:“安西将军杨定者,故(董)卓部曲将也。”惠栋的推断是可能的。余见上。
(9)段煨
《三国志•魏志•贾诩传》说:“是时,将军段煨屯华阴,与诩同郡”贾诩是武威姑臧人,段煨与之同为武威郡人,武威郡属于凉州。《后汉书•董卓传》说:“(董卓)乃使东中郎将董越屯渑池,中郎将段煨屯华阴,中郎将牛辅屯安邑,其余中郎将、校尉,布在诸县,以御山东。同《传》又说:,(萤)卓所亲爱,
并不处显职,但将、校而已.”《资治通鉴》卷五九胡三省注:“将、
校谓中郎将、校尉。”因此,段煨应该是董卓的亲信。
(11)徐荣
《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说:“同郡徐荣为
董卓中郎将,荐(公孙)度为辽东太守。”公孙度为辽东襄平人,徐荣与之同郡,应该也是辽东人。同书《武帝纪》说:“(曹操)到荣阳汁水,遇(董)卓将徐荣,与战不利,士卒死伤甚多。”徐荣很可能是董卓军事力量中唯一非凉州人的大将。《后汉书•董卓传,说: “(王允)乃遣(董)卓故将胡珍、徐荣击之(李催)于新丰,(徐)荣战死,(胡)珍以众降。”据前引《九州春秋》,董卓死后,尽管胡珍奉王允之命,阻止李榷进军长安,“实召兵而还”,支持李催向东汉董卓所部将领,据《三国志》和《后汉书》,有:
(1)李榷
《三国志。魏志,董卓传》注引《英雄记》说:“(李) 榷,北地人。”北地郡属于凉州,前引《三国志•魏志•董卓传》注引《献帝起居注》:“(李) 榷边鄙之人,习于夷风。”李榷在军中任校尉,是董卓手下的大将之一。当董卓为吕布所杀以后,他成为凉州军的首领,继续招引“羌胡数千人”,并有“羌胡大帅”在内[注1],以充实其军事力量。
(2)郭汜
《三国志,魏志•童卓传》注引《英雄记》说:“(郭)汜,张掖人,一名多。张掖郡属于凉州。同《传》又引《献帝起居注》说:“郭多,盗马虏耳。”说明在从军以前,郭汜在凉州是一名以盗马为生的无赖。他在军中任校尉,也是董卓手下的大将之一,当董卓为吕布所杀以后,他成为凉州军事集团仅次于李催的首领。
(3)张济
据《三国志•魏志•张绣传》,张济是武威祖厉人。武威郡属于凉州。张济也是董卓军中的一名校尉。
(4)樊稠
据《三国志•魏志•董卓传》注引《九州春秋》:在韩遂与樊稠的对话中,韩遂曾说“与足下(樊稠)州里人”。韩遂是凉州金城郡人,樊稠也应该是凉州人。《后汉书•董卓传》注引《献帝纪》说:叹(李)榷见(樊)稠果勇而得众心,疾害之,醉酒,潜使外生骑都尉胡封于坐中拉杀稠。”
(5)李蒙
《后汉书•董卓传》说:“(李)榷随道收兵,比至长安,已十余万,与(董)卓故部曲樊稠、李蒙等合。”前此,李蒙又曾与徐荣奉董卓的命令击破孙坚,见同《传》。《后汉纪》卷二八说:“(兴平二年,195年)二月,李催杀右将军樊稠、抚军中郎将李蒙[注2]。”
(6)王方
《三国志•魏志•董卓传》说:“(李催等)与(董)卓故部曲樊稠、李蒙、王方等合围长安城。”与樊稠、李蒙二人相同,王方也是董卓的部曲。
(7)胡珍(胡文才)
《三国志•魏志•董卓传》注引《九州春秋》说:“胡文才、杨整修皆凉州大人,而司徒王允素所不善也,及李榷之叛,允乃呼文才、整修使东解释之,不假借以温颜,谓曰:‘关东鼠子欲何为邪?卿往呼之。’于是二人往,实召兵而还。”
《三国志•吴志•孙坚传》注引《英雄记》,胡文才名珍。胡文才、杨整修两人都是凉州大人,所谓“大人”,据《后汉书》,这个词可以具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岑彭传》注:“大人,谓大家豪右。”《马援传》注:“大人,谓豪杰也。”“大家豪右”或“豪杰”较为切合胡珍的身分。说明在凉州胡珍应该享有较高威望,为李催等人所敬重。《后汉书•董卓传》称胡珍为“(董)卓故将”,同《传》注引《九州春秋》说:“(董)卓以东郡太守胡珍为大督”,因此,胡珍的地位当在李催、郭祀之上。
(8)杨整修(杨定?)
惠栋《后汉书补注》卷一六说:“整修,即杨定也。兴平元年(194年).为安西将军;二年,迁后将军。”《后汉书,董卓传》说:“安西将军杨定者,故(董)卓部曲将也。”惠栋的推断是可能的。余见上。
(9)段煨
《三国志•魏志•贾诩传》说:“是时,将军段煨屯华阴,与诩同郡”贾诩是武威姑臧人,段煨与之同为武威郡人,武威郡属于凉州。《后汉书•董卓传》说:“(董卓)乃使东中郎将董越屯渑池,中郎将段煨屯华阴,中郎将牛辅屯安邑,其余中郎将、校尉,布在诸县,以御山东。同《传》又说:,(萤)卓所亲爱,
并不处显职,但将、校而已.”《资治通鉴》卷五九胡三省注:“将、
校谓中郎将、校尉。”因此,段煨应该是董卓的亲信。
(11)徐荣
《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说:“同郡徐荣为
董卓中郎将,荐(公孙)度为辽东太守。”公孙度为辽东襄平人,徐荣与之同郡,应该也是辽东人。同书《武帝纪》说:“(曹操)到荣阳汁水,遇(董)卓将徐荣,与战不利,士卒死伤甚多。”徐荣很可能是董卓军事力量中唯一非凉州人的大将。《后汉书•董卓传,说: “(王允)乃遣(董)卓故将胡珍、徐荣击之(李催)于新丰,(徐)荣战死,(胡)珍以众降。”据前引《九州春秋》,董卓死后,尽管胡珍奉王允之命,阻止李榷进军长安,“实召兵而还”,支持李催向东汉政府进攻,而徐荣却是战死的、说明他被胡珍、李榷排除在凉州军事集团之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4-04
李儒 牛辅
后来背叛董卓的还有李肃 吕布等等
第2个回答  2012-04-03
除了楼上的回答的之外,还有华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