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如何理解高一必修二中的纺与织的分离,织与耕的分离?拜托详细讲解中国近代经济。

如题所述

“纺”与“织”的分离,是“自家纺纱”已经破产了,已经市场化了,只剩下“自家织布、自家消费”了。

“织”与“耕”的分离,是洋布取代了土布,破坏了仅剩的“自织”,使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完全破产。

扩展资料

中国近代史经济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鸦片战争前的经济结构

二、鸦片战争后经济结构的变动: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历程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19世纪60、70年代

二、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1895-一 1912年)

三、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 1912-- -1919年

四、民族资本主义艰难发展: 1927-- 1 936年

五、民族资本主义遭受重创: 1937- 1 945年

六、民族资本主义陷入困境: 1945-- 1949年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一)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1.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与剥削

2.民族资产阶级进行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

(二)影响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2.不利因素:

参考资料来源求是网 展示中国近代经济的空间变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中国古代的经济模式是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纺主要指的是纺纱,纺线,这是初级的工作。而织主要是织布或织棉,是将纺的纱和线做成成品。但是在鸦片战争之後,由於西方廉价商品的倾销,中国自己生产的土布和棉纱逐渐的受到了冲击,并最终在和西方的用机器生产的廉价的同类商品的竞争中败下阵来。而初级的棉线和纱则被西方人收购,成为了原料。这就是纺与织的分离。
织与耕的分离,这个就好理解了。我们古代是男耕女织,现在受到冲击,以前相对固定的家庭生产模式逐渐的解体了,说明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的开始走向了解体。
近代中国,在西方的冲击之下有了自觉不自觉的一个回应,这个回应就是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和技术,力图发展自己。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无不有这种色彩,虽然“欧风美雨”给我们带来了西方的科技、制度、民主,但其主观目的是为了殖民中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12-01

“纺”与“织”的分离,是“自家纺纱”已经破产了,已经市场化了,只剩下“自家织布、自家消费”了。

“织”与“耕”的分离,是洋布取代了土布,破坏了仅剩的“自织”,使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完全破产。

/iknow-pic.cdn.bcebos.com/aa64034f78f0f73663e764ca0455b319eac413db"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aa64034f78f0f73663e764ca0455b319eac413db?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aa64034f78f0f73663e764ca0455b319eac413db"/>

扩展资料

中国近代史经济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鸦片战争前的经济结构

二、鸦片战争后经济结构的变动: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历程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19世纪60、70年代

二、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1895-一1912年)

三、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1912---1919年

四、民族资本主义艰难发展:1927--1936年

五、民族资本主义遭受重创:1937-1945年

六、民族资本主义陷入困境:1945--1949年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一)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1.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与剥削

2.民族资产阶级进行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

(二)影响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2.不利因素:

参考资料来源/www.qstheory.cn/zhuanqu/bkjx/2017-10/31/c_1121883138.htm"target="_blank"title="求是网展示中国近代经济的空间变迁">求是网展示中国近代经济的空间变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