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包括

如题所述

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包括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思维的基本过程日趋完善、 逐步稳定地形成各种概念、已能初步监控自己的认知活动。

1、 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儿童思维的发展遵循着质量互变这一辩证规律。在中小学阶段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发展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是一个质变。

但思维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质变都不是突然爆发的,而是通过新质要素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逐渐衰亡和改造实现的。中小学儿童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不是自发实现的,而是在新的生活环境中,在教学条件的影响下实现的。

2、思维的基本过程日趋完善。

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幼儿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注意事物的某一点或某一个方面,不能同时注意和思考更多的方面。这种倾向称之为思维的中心性,这说明儿童的分析综合能力提高了。

中小学低年级儿童还只能在直接观察事物的条件下进行分析综合,随着儿童知识经验的积累,在教学条件的影响下,中小学高年级儿童已能在表象和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更高水平的分析和综合了。

3、逐步稳定地形成各种概念。

概念是思维的重要方面。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认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只有形成了某种概念,才能用它进行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用它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而另一方面,儿童掌握概念和理解概念又是以原有认知水平,特别是以思维水平为基础的。儿童概念的发展水平是教材和教法制定的依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按照儿童概念发展的规律传授知识,才能更好地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4、已能初步监控自己的认知活动。

能监控自身的认知活动过程与策略,即对认知的认知,是发展得较迟的一种能力,称其为元认知能力。元认知已成为认知发展研究中一个重要领域。幼儿的元认知能力还刚刚萌芽,而到了中小学阶段,儿童的这种能力已有所发展。

在解决问题之后,如果你要求儿童报告其解决问题的过程和采用的方法,他们已能回答问题。但如果要求儿童详细描述自己解题的过程和策略时,他们还会感到困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