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鲁迅先生好词

如题所述

1. 回忆鲁迅先生一篇中有哪些成语

回忆鲁迅先生一篇中有囫囵吞枣、恍然大悟、张冠李戴、饱经风霜、各色各样等成语。

1、囫囵吞枣 [ hú lún tūn zǎo ]

【解释】: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出自】:宋·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

【示例】: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或走马看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形容读书不认真

2、恍然大悟 [ huǎng rán dà wù ]

【解释】: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五:“简蒙指教,豁然大悟。”

【示例】:袁太守和庄太守听了,方才~,彼此相视而笑。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对某事突然明白

3、张冠李戴 [ zhāng guān lǐ dài ]

【解释】: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出自】: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十二《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

【示例】:但老船夫却作错了一件事情,把昨晚唱歌人“~”了。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4、饱经风霜 [ bǎo jīng fēng shuāng ]

【解释】:饱:充分;经:经历;风霜: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

【出自】: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一出:“鸡皮瘦损,看饱经雪霜,丝鬓如银。”

【示例】:人们那被晒黑的~的脸上,显出严肃而紧张的神情。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形容经验丰富

5、各色各样 [ gè sè gè yàng ]

【解释】:色:种类。各种类别,各种式样。

【出自】: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7回:“却说盛公子一派话儿,把官亲投任的人,各色各样,形容的一个详而且尽。”

2.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好词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的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的咳嗽起来.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鲁迅先生不大注意人的衣裳,他说:“谁穿什么衣裳我看不见得……” 鲁迅先生生的病,刚好了一点,他坐在躺椅上,抽着烟,那天我穿着新奇的大红的上衣,很很宽的袖子. 鲁迅先生说:“这天气闷热起来,这就是梅雨天.”他把他装在象牙烟嘴上的香烟,又用手装得紧一点,往下又说了别的. 许先生忙着家务,跑来跑去,也没有对我的衣裳加以鉴赏. 于是我说:“周先生,我的衣裳漂亮不漂亮?” 鲁迅先生从上往下看了一眼:“不大漂亮.” 过了一会又接着说:“你的裙子配的颜色不对,并不是红上衣不好看,各种颜色都是好看的,红上衣要配红裙子,不然就是黑裙子,咖啡色的就不行了;这两种颜色放在一起很浑浊……你没看到外国人在街上走的吗?绝没有下边穿一件绿裙子,上边穿一件紫上衣,也没有穿一件红裙子而后穿一件白上衣的……” 鲁迅先生就在躺椅上看着我:“你这裙子是咖啡色的,还带格子,颜色浑浊得很,所以把红色衣裳也弄得不漂亮了?” “……人瘦不要穿黑衣裳,人胖不要穿白衣裳;脚长的女人一定要穿黑鞋子,脚短就一定要穿白鞋子;方格子的衣裳胖人不能穿,但比横格子的还好;横格子的胖人穿上,就把胖子更往两边裂着,更横宽了,胖子要穿竖条子的,竖的把人显得长,横的把人显的宽……” 那天鲁迅先生很有兴致,把我一双短统靴子也略略批评一下,说我的短靴是军人穿的,因为靴子的前后都有一条线织的拉手,这拉手据鲁迅先生说是放在裤子下边的…… 我说:“周先生,为什么那靴子我穿了多久了而不告诉我,怎么现在才想起来呢?现在我不是 *** 了吗?我穿的这不是另外的鞋吗? “你 *** 我才说的,你穿的时候,我一说你该 *** 了.” 那天下午要赴一个筵会去,我要许先生给我找一点布条或绸条束一束头发.许先生拿了来米色的绿色的还有桃红色的.经我和许先生共同选定的是米色的.为着取美,把那桃红色的,许先生举起来放在我的头发上,并且许先生很开心地说着:“好看吧!多漂亮!” 我也非常得意,很规矩又顽皮地在等着鲁迅先生往这边看我们. 鲁迅先生这一看,脸是严肃的,他的眼皮往下一放向着我们这边看着:“不要那样装饰她……” 许先生有点窘了. 我也安静下来. 鲁迅先生在北平教书时,从不发脾气,但常常好用这种眼光看人,许先生常跟我讲.她在女师大读书时,周先生在课堂上,一生气就用眼睛往下一掠,看着他们,这种眼光是鲁迅先生在记范爱农先生的文字曾自己述说过,而谁曾接触过这种眼光的人就会感到一个时代的全智者的催逼. 我开始问:“周先生怎么也晓得女人穿衣裳的这些事情呢?” “看过书的,关于美学的.” “什么时候看的……” “大概是在日本读书的时候……” “买的书吗?” “不一定是买的,也许是从什么地方抓到就看的……” “看了有趣味吗?” “随便看看……” “周先生看这书做什么?” “……”没有回答,好像很难以答. 许先生在旁说:“周先生什么书都看的.” 在鲁迅先生家里作客人,刚开始是从法租界来到虹口,搭电车也要差不多一个钟头的工夫,所以那时候来的次数比较少.记得有一次谈到半夜了,一过十二点电车就没有的,但那天不知讲了些什么,讲到一个段落就看看旁边小长桌上的圆钟,十一点半了,十一点四十五分了,电车没有了. “反正已十二点,电车也没有,那么再坐一会?”许先生如此劝着. 鲁迅先生好像听了所讲的什么引起了幻想,安顿地举着象牙烟嘴在沉思着. 一点钟以后,送我(还有别的朋友)出来的是许先生,外边下着的蒙蒙的小雨,弄堂里灯光全然灭掉了,鲁迅先生嘱咐许先生一定让坐小汽车回去,并且一定嘱咐许先生付钱. 以后也住到北四川路来,就每夜饭后必到大陆新村来了,刮风的天,下雨的天,几乎没有间断的时候. 鲁迅先生很喜欢北方饭,还喜欢吃油炸的东西喜欢吃硬的东西,就是后来生病的时候,也不大吃牛奶.鸡汤端到旁边用调羹舀了一二下就算了事. 有一天约好我去包饺子吃,那还是住在法租界,所以带了外国酸菜和用绞肉机绞成的牛肉,就和许先生站在客厅后边的方桌边包起来.海婴公子围着闹的起劲,一会按成圆饼的面拿去了,他说做了一只船来,送在我们的眼前,我们不看他,转身他又做了一只小鸡.许先生和我都不去看他,对他竭力避免加以赞美,若一赞美起来,怕他更做的起劲. 客厅后边没到黄昏就先黑了,背上感到些微微的寒凉,知道衣裳不够了,但为着忙,没有加衣裳去.等把饺子包完了看看那数目并不多,这才知道许先生我们谈话谈得太多,误了工作.许先生怎样离开家的,怎样到天津读书的,在女师大读书时怎样做了家庭教师.她去考家庭教师的那一段描写,非常有趣,只取一名,可是考了好几十名,她之能够当选算是难的了.指望对于学费有点补助,冬天来了,北平又冷,那家离学校又远,每月除了车子钱之外,若伤风感冒还得自己拿出买阿司匹林的钱来,每月薪金十元要。

3.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萧红回忆鲁迅先生用四字短语概括文中故事

1.主要概括了:鲁讯先生的儿子/女儿有睡觉前说"明朝会"的习惯,而鲁讯先生因为喉咙有谈回答声太小,所以海婴没听到.海婴又叫,但被许先生训斥了.

2.合适.因为海婴不但被打了,还听见了爸爸的咳嗽声,心里应该是难过的.而且他/她也可能真的以为鲁讯聋了,毕竟他们是父子.

3.努力让自己喊吃明朝会,让儿子放心睡觉.是一个说到做到,言而有信的人.

4.鲁讯先生是个爱国爱民,严格律己,宽容待人,的人.

呵呵,希望你能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