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氧机吸氧对身体有害吗?

如题所述

如果不是特殊情况最好不要用制氧机吸氧睡觉。只有缺氧的人才需要吸氧。如果是在家里做氧疗的,还得看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两个指标。血氧分压在60毫米汞柱以下,或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下的人群才需要额外吸氧。如果不缺氧,根本没必要吸氧。

如果盲目吸氧,反而会有副作用。如果健康人短期内高流量吸氧,反而会引起氧中毒,表现为胸骨后有灼热感、干咳、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呼吸困难等症状。氧浓度高导致肺组织损伤,氧气面罩或吸氧导管没有消毒干净还可导致呼吸感染疾病的风险增高。

如果要吸氧,一定要事前做个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的检测。

制氧机对于缺氧人群有一定作用,比如慢阻肺、哮喘、支气管扩张、煤气中毒等疾病,当病人出现低氧血症时需要用氧疗缓解症状。家庭氧疗确实能改变慢阻肺的病程,不过一定要符合适应症,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扩展资料:

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医用氧的浓度为≥99.5%。但记者发现,许多制氧产品的产品参数和说明介绍上标着“氧浓度范围≥90%”,具体浓度多少,并没有明确标示,因此,销售人员所谓“达到医用标准”的宣传,存在误导消费者的嫌疑。

“家用制氧机理论上可以使病人血氧饱和度达到90%以上。”白春学强调,但前提是消费者会操作。目前市场上有氧气浓度监测功能的制氧机并不多,老百姓在家很难把握氧气的浓度。如果氧气给少了不够用,给得过多,不仅浪费,对身体也有损害。

沈华浩坦言,他行医30来年,没有推荐过病人使用家用制氧机,一些慢阻肺病人,倒是可以在家接受氧疗,不过那都是医用氧气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

何权瀛也不建议老百姓自行购买,随意使用。他指出,毕竟家庭氧疗是有适应症的,除了需要掌握使用方法外,还需要做吸氧后的疗效评估和根据疗效调整吸氧浓度,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解决。

“目前家用制氧机市场管理比较混乱。”一名制氧机销售商透露,国家对于低温空气分离法制取的氧气,按照药品管理,但对于家庭制氧机这种分子筛制氧设备并没有纳入药品管理体系管理,而是被纳入二类医疗器械管理,标准较松,所以生产制氧机的厂家很多。

“实际上,医用氧的身份近年来一直备受争议。”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根据药典规定,氧气属于药品,就该纳入药品管理,严格执行药品的标准和规定,但如今分子筛制的家用制氧产品又被列入二类医疗器械,显然相互抵触,而针对分子筛制氧的规范文件还没有出台。

记者走访一些医疗器械销售店发现,有些制氧机有医疗器械的批号,还有一类制氧机连医疗器械的批号也没有。国家食药监总局12331电话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没有该批号,则不属于医疗器械。

对于这一点,销售人员解释称,没有医疗器械批号的属于“保健器材”。对此,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国家并没有“保健器材”这一门类,这类制氧机只能归于小家电管理,宣称的效果很难保证。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求证:家用制氧机 不能随便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18
制氧机吸氧对身体是没有害处的,能够让你的身体越来越健康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