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特别高,低压正常是怎么回事?

高压220低压85,患者年龄70岁,性别:女
请问是什么原因引起这种情况?
应该服用降压药吗?
如果用,用什么要好?

这个是反映了血管壁的弹性非常差了,老年人比较多了,长期的动脉粥样硬化,和自然的衰老进程导致的。原先认为是上面的收缩压不要紧,下面的舒张压要紧,但是目前发现收缩压升高和脑血管意外(比如脑出血)的关系更加密切,所以要积极治疗。
当然应该服用降压药,其实正常的血压根据美国2003年JNC7 应该是低于120/80mmHg,您提到的舒张压也是不正常的,但是可以勉强接受。
一般这样的情况要考虑联合使用2-3种药物,有不同组合,但是最终目的是把血压控制下来。最常用的可以是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吲哒帕胺+苯那普利,或者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比如硝苯地平控释片+苯那普利。可以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比如硝苯地平控释片+倍他乐克,甚至三种合用。这些都是被国际公认而推荐的措施。但是不一定非要用这些个药物,你可以同类的药物替代,我只是举个代表性的例子,比如苯那普利,你可以用福辛普利,也可以用西拉普利等。
但是一开始不要急,慢慢的逐步让她适应。否则病人也不一定能够耐受。
同时要注意血脂血糖情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3-25
老年高血压系指年龄大于65岁,血压值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超过标准血压诊断标准,即收缩压≥21.3kPa(160mmHg)和(或)舒张压≥12.6kPa(95mmHg)者。近年来,对老年高血压的研究有了较大进展,认为它主要有以下特点:
(1)收缩压与舒张压相差较大 老年人各器官都呈退行性变化,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动脉硬化明显,几乎成了无弹性的管道。心脏射血时主动脉不能完全膨胀,动脉内骤增的血容量得不到缓冲,导致收缩期血压增高,而舒张压相对较低,导致脉压差增大。

(2)血压波动大 表现活动时增高,安静时较低;冬季偏高,夏季偏低,而且血压越高,其季节性波动越明显。在24小时以内,以及在一个较长时期都有较大波动,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这与老年人的压力感受器官调节血压的敏感性减退有关。

(3)并发症与合并症多 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减退,因此,患高血压后容易引起心、脑、肾的合并症,如心绞痛、心肌梗塞、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等,此时需特别注意,不要应用使同时患有的疾病加重的药物。

(4)恶性高血压罕见 老年人的高血压以良性高血压居多,恶性高血压极少。表现为起病缓慢,进展慢,症状多不典型或无明显自觉症状,常在体检中或并发脑血管病时才被发现。

老年高血压患病率很高,约占50%,其中多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常见原因有下列几种:

(1)老年人喜食含钠高的食品,因为老年人味觉功能减退。

(2)老年人腹部脂肪堆积和向心性肥胖容易发生高血压。

(3)老年人存在胰岛素抵抗和继发性高胰岛素血症。

(4)老年人的交感神经活动性高,血中肾上腺素水平较高,但不易排出。

(5)老年人血管弹性降低,血管内膜增厚,常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此为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的主要原因。

(6)老年人肾脏排钠能力降低。
第2个回答  2008-03-26
老年人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血管弹性减低,血流阻力也相应增大,故收缩压有增高趋势,而舒张压正常,导致脉压增大,脉压越大,危险性越高。脉压大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故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应进行降压治疗,治疗原则与其他老年人高血压病的治疗基本相同,一般只需将收缩压降至140mmHg左右即可,不必要求降压太低,且一般选用降压作用较温和、持续时间较长的降压药,如波依定5mg每日1次或拜新同30毫克每日l次或雅施达4mg每日1次,剂量从小量开始试用,也可联合不同种类降压药以求达到最好的降压作用而出现最小的副作用,根据收缩压调整用药量。有人担心用药后原来正常的舒张压会进一步下降,一般讲,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第3个回答  2019-10-15
舒张压高于90毫米汞柱,有时脉压差很近,如:130/110毫米汞柱,病人主观感觉头晕、胸闷不适。这是由于交感神经活性增高,周围血管阻力增高所致。
中年人单纯舒张压升高是高血压早期阶段,近期预后较好。
可选用对周围血管有高度选择性的长效钙拮抗剂如波依定、络活喜等。缓释异搏定由于能降低在紧张状态下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从而扩张血管。a1-受体阻滞剂,也可直接扩张血管,使舒张压较明显下降。假如联合用药,如: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加缓释异搏定等可能比单一用药效果更佳。
第4个回答  2020-02-15
低压正常高压高是心脏输出量过大引起的,应进一步从心率快与射血分数大两方面
检查确诊引起的原因,然后才好及时对症用药消除原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