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在历史上的贡献

如题所述

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她美丽富饶,象祖国东海上的一颗明珠,令众多外国侵略者垂涎不已。自十六世纪初至十七世纪,日本倭寇、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殖民者都曾为了占据台湾而经常发生冲突。1624年,台湾被十七世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荷兰侵占。在此后的38年中,荷兰侵略者对台湾进行政治上的控制、经济上的掠夺、精神上的奴役,使台湾人民饱受殖民统治之苦。1661年3月23日,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领2.5万东征大军,不畏艰险,乘风破浪向东挺进,进行了收复台湾的正义之战。经过历时8个月的攻击,终於打败了荷兰侵略者,结束了他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为了巩固政权,他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实行了与祖国大陆相同的封建制度,使台湾地区的汉族与高山族人民生活在统一的封建制度之下,加速了两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相互融合,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友好发展。郑成功收复台湾是一个划时代的历史事件,但他在复台之初曾面临许多困难与险阻,为了尽快开创局面,他广纳户都事杨英及咨议参军陈永华等人的建议,采取许多有效措施,使台湾较快进入大规模的开发时期,台湾的经济、文化事业随之飞速发展,社会面貌也大为改观。当时被称为海上孤岛的台湾,逐步赶上祖国大陆的水准。以下著重论述郑成功对台湾经济、文化的贡献。�
  
  一、经济方面的贡献�
  
  郑成功在经济方面主要是抓农业开发,促进台湾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其次是抓商业贸易业,使台湾的海上贸易更加繁荣。�

  1、农业经济的开发�

  郑成功堪称文武双全,有胆有识的指挥家,他在中华文化的滋润中成长,对中国的历史事件、文化史实十分通晓,深知农业生产、粮食收成对巩固政权的重要作用。他说:“凡治国治家,以食为先;苟家无食,虽亲如父子夫妇,亦难以和其家,苟国地食,虽有忠君爱国之士,亦难以治其国。”�点他的户都事杨英也认为“民以食为天”,要“劝农力耕”。�点因此,当克台之初,碰到军粮紧缺的情况时,郑成功果断地采纳部下的建议,参照历史上军屯的做法,在军队中实施“屯田”制,让一部分将士先期进行垦植作业。接著再全面制订出“寓兵于农”的屯垦政策。具体做法如:留下军队中的勇卫、侍卫二旅镇守安平镇与承天府,其余的文武官兵均身兼二任,“农隙则训以武事,有警则荷戈以战,无警则负耒以耕”。�点郑成功还不辞劳顿,亲历南北各社,颁布开垦条例,鼓励那些亦兵亦农的将士去圈占、开垦当地尚未开垦的土地。在推行垦荒屯田的同时,郑成功还把荷兰占领时代的“王田”改为“官田”,建立了“官田”、“私田”、“营盘田”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被改后的官田,由官府供给生产资料,租给农民耕种,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很快的发展。此餐,他还颁布有利於农业经济发展的条例,教育屯垦官兵须自照管爱惜,规定不可斧斤不时,竭泽而渔,以图长治,这就使生态环境不被破坏,使环境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

  台湾当时尚未开垦的地区多荒无人烟,条件极为恶劣,有的地方林木敝日,荆棘丛生;有的野兽出没,巨蟒为患;有的蚊虫肆虐,瘟疫流行……面对艰苦险恶的环境,屯垦官兵们不畏艰难,流血流汗,他们披荆斩棘,烧山垦荒,在新开垦的土地上播撒种籽。作物成长后,他们又筑堤引水,灌溉庄稼,使台湾许多地区由荒无人迹变为良田,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广大屯田将士的努力下,台湾被开垦的土地面积日益增多。在荷兰占领的1650年时,全台的耕地面积仅为1万公顷左右,而到了1680年,台湾的耕地面积就达到18万公顷左右。随著台湾的农田面积的迅速扩大,栽种的农作物不断增多,谷物的产量也逐年递增,军队很快做到了军粮自给,兵食两足,造就了进可战、退可守的稳定发展局面。�

  台湾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日照时间长,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五谷一年可两至三熟。但是当时台湾的高山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十分原始,生产工具极其简陋,生产力低下。他们大多数人只能从事落后的渔猎、游牧及简单的农业生产劳动,不懂得使用铁器农具,也不会应用畜力进行耕作。郑成功的户都事杨英注重了解当地的民俗民情与农耕方式,他在台湾各处巡视后曾感既道:“英随藩主十四年许矣,扈从历遍,未有如此处土地膏腴饶沃也。惜乎土民耕种,未得其法,无有人教之耳。英去年四月间随驾蚊港,路经四社,颇知土民风俗。至八月奉旨南社,适登秋收之期,目睹禾稻遍亩,土民逐穗采拨,不识钩镰割获之便,一甲之稻,云采数十日方完,访其开垦,不知犁耙锄斧之快,只用寸铁凿……”�点郑成功对杨英反映的情况很重视,采纳其相关建议,派官员与渡台的农民到各地归顺的番社去,发给高山族人铁犁、铁耙、锄头、镰刀、耕牛等农具,还发给种籽,教他们播种、耕耘及收获的技能与方法,使他们迅速改变了原来的落后原始的农耕方式。农具与农耕方式的改变,使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作物产量提高了,人民的生活也得到很大的改善。�

  为了使屯垦的将士能安心生产,无后顾之忧,郑成功特将官兵们的眷属都搠到台湾定居,使他们能更好地开发、建设台湾。郑成功复台后,清政府为了隔断大陆人民与郑的联系,制定了蛮横的“迁界政策”,强令沿海居民均须全部迁往内地,并设界防守。为此,郑成功便命令部下招集并运载闽南沿海的居民中不愿内徒者移居台湾。这些移民有数万人,抵台后被分到台湾各地去从事种植业及其他各行业的生产。大陆居民大规模移居台湾,不仅充实了台湾的劳动力,并带去先进的农耕工具与生产技术,同时还带去其他行业的工具与技能,给台湾的农业及其他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大陆移民们在台湾斩茅为屋,勤奋耕耘,逐渐形成了许多村落。他们在台湾与高山族同胞友好相处,教当地的农民烧瓦盖房,种植甘蔗,煮糖出口,引海水晒盐,还进行手工业生产等,为台湾的经济振兴与繁荣奠定了基础。台湾的水利资源丰富,他们广筑埤圳,兴修水利,在台湾修建了十多处水利设施,为农业生产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郑成功治台的时间虽不长,但却为台湾农业经济的繁荣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2、商贸经济的拓展�

  郑成功的家乡在泉州府南安镇石井乡,靠近安海。安海早在宋元时期就是泉州港的一个重要的贸易关津口岸,这里的人都有经商的习俗。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是在明代天启至崇祯年间发迹的大海商,极善於经商,主要依靠海上贸易发迹。郑芝龙拥有数千艘船只,控制了整个东南海面,垄断了海上的贸易。当时的商船出海都要向他交税,他每年收取往为船艘的税金达千万,在海上,明政府都无法与之抗衡。消除汉文化的影响,他们还在台湾各社办小学,用荷兰的语言、文字和新旧的来传授少年儿童,而且不让台湾的少年儿童使用毛笔写字,而改用鹅管,并要学习用罗马字书写公文契券等,使之成为荷兰殖民者的驯服工具。迫於荷兰殖民者的淫威,台湾的汉族与高山族儿童只好接受殖民教育,信西教、习罗马文。郑成功收复台湾后,荷兰人被驱逐出台湾,饱受殖民文化奴役38年之苦的台湾人民终於摆脱了束缚他们的精神枷锁,他们纷纷捣毁教堂裏的器具,烧掉了荷兰人的《圣经》及其他书籍,从此台湾人民可以学习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了。郑成功领导的屯垦官兵中有不少文人,他们将中华文化撒播到台湾各地,使台湾重新得到中华文化的滋润直至今日。�

  2、发扬中华文化�

  郑成功自幼接受儒家传统教育的熏陶,极其喜好中华文化,21岁时他在南京求学,为使学问更加精深,他拜文坛领袖钱谦益为师,向钱请教学问。他还与“海外几社”的成员交友,几社的成员多为博学之士,他们常以文会友,砌磋学问,颇具民族气节,对郑成功影响较大,使郑更具文人气质。1645年清军入闽,郑成功之母被辱自杀,遭此突变,悲愤难抑的郑成功毅然焚毁了儒服,走上了弃文从武之路。从武后的郑成功并未忘怀中华传统文化,他在收复台湾后也常和随从赴台的文士墨客交流感受,作诗吟�。郑成功在这期间曾以刚健清新的笔调,写下了著名的《复台》诗:“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菇苦间关不忍离。”�点郑成功复台后,明臣遗老与几社的人也先后至台,据连横的《台湾通史》载,有大约800人入台,这些文士与台湾原有的文化界人士一起在台湾著书说,从事文化活动。郑成功的咨议参军陈永华极其重视文化教育事业,郑对其很信任,采纳了他的意见,建立了发扬中华文化的教育机构。由於台湾长期以来受殖民文化教育,中华文化在台湾被压制著,难有发展空间,处於停滞状态。陈永华便延请文士遗臣及在大陆担任过乡间私塾教谕的人从事台湾的文教工作。这些文士传授儒学,宣传爱国主义思想,使中华文化在台湾得到播扬。郑成功还关心高山族同胞,规定高山族子弟读书可免除徭役,他还让高山族酋长的子弟都去上学读书,使台湾的文化事业逐步得到发展。�

  郑成功一生智勇兼备,戎马倥偬,在长期的征战中,他积劳成疾,年仅39岁便不幸早逝。郑成功逝后,其子郑经继承了他的基业。虽然郑经才智逊於其父,但因有陈永华等人继续辅弼,台湾的文教事业能继续沿著郑成功的意愿进一步得到实施。郑成功逝后不久,陈永华就建议修建孔庙,创办学校。1666年正月,台湾的第一座孔庙[又称全台首学]终於落成了。此后,台湾的文教事业更加兴盛,中华文化在台湾更加迅速地传播,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了。�

  3、溶合大陆、台湾文化�

  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先后使数万大陆人入台,这其中有复台官兵及他们的家眷。后来又收容、运送数万因不从清政府“迁界令”规定内徙的闽南沿海居民到台湾定居,使台湾成为一个海峡两岸水乳交融的社会。随著大批大陆移民入台,大陆文化也大量的移植于台湾,并在台湾迅速传播发扬,使台湾与大陆文化融为一体。大陆居民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他们大多具有读书光祖重德的观念,崇尚教育,有好学的习惯,希望儿孙后代能或成名就,光宗耀祖。在大陆移居台湾人中膛有不少读书人,他们携带著本土文化来到台湾,既带来了渴求文化知识、重视学习的好风气,又带来了中华各种文化理念、传统文化习俗以及各种文化用具等,使大陆的宗教文化,家谱文化、建筑文化、娱乐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祭祀文化等等移植于台湾。植根台湾的大陆文化与台湾地域文化互相结合,构成独具特色的台湾文化。在台湾的汉族移民中,绝大多数人为福建的闽地人,占全岛汉族人口的83.1%。大量闽南人入台后始终保持著本土的文化习欲,保持著自己的语言,宗教信仰。年序节日以及祭拜的神祗等等。直至今日台湾民间通用的还是闽南方言,还保留著过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阳、冬至等习俗,敬奉祭祀与大陆相同的妈祖等神灵,这些都是大陆移民带去的故土文化对台湾的巨大影响。大陆移民还将故乡地名搬到台湾。据《台湾府志》记载,台湾地名沿用大陆地名的有91个,对开发台湾,命名台湾地名起了重要的作用。大陆居民移居台湾并非郑成功的首创,为何直至郑成功治台时,大陆的文化才开始对台湾文化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诚然,大陆人移民台湾早在宋元之时就已开始,至明代更甚,不仅有民间的迁移,还有政府的招募。崇祯年间,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也协助福建巡抚熊文灿“以船徙饥民数万至台湾,人给三金一牛,使垦岛荒。”�点这些大陆仙入台,无疑也将雄浑博大的中华汉文化带到台湾。但是,在荷兰人占领台湾的38年时间裏,他们奴役台湾人民,不准汉人与高山族人通婚,以隔绝中华文化的传播,并在台湾实行奴化教育,使汉文化处於凋零状态。郑成功驱逐荷兰人后,殖民文化被铲除,这就使中华文化有了恢复发扬的条件,大陆移民才能广泛传播汉文化。因此说,没有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壮举,就不可能有中华文化与台湾文化交流与溶合的结果。论述郑成功对台湾经济、文化的巨大贡献时,不能简单地谈他复台后所做所为,有些事虽不是在他有生之年就著手完成的,或不是他有意识地刻意去做的,但从他的一贯主张以及产生的结果,是完全可以做出公正的论断的。�

  郑成功对台湾的巨大贡献是举世无双的,台湾人民极为崇仰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族英雄。为了永志不忘郑成功收复与开发台湾的不朽功绩、台湾人民尊称其为台湾的“开山圣王”、“开台始祖”、“开山祖”、“开山之神”等,在台湾各处建造各种祠庙来祭祀这位英雄,据统计台湾现有70余座纪念郑成功的祠庙。台湾还以“成功”来命名学校、道路等,如成功大学、成功国校、成功路、成功桥、成功市场等等。这些都充分表明了台湾同胞对郑成功爱国主义行为的崇敬与怀念。郑成功对台湾经济、文化诸方面的贡献永载史册。
  ��            ��
  注释:�
  点点点江日升:《台湾外纪》卷11、卷5。
  点点杨英:《先王实录》。
  点高拱乾:《台湾府志》卷10。
  点《延平二王遗集》
  点魏源:《圣武记》卷8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3-18
郑成功,(1624—1662年)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民族英雄,原名福松、森,号大木,福建南安县石井村人。其父郑芝龙,是南明隆武朝“建安伯”,曾组织向台湾移民,积极开发台湾岛。1645年(清顺治二年),21岁的郑成功在福州受到隆武帝朱韦健的召见,颇多赏识,被认为本家,赐他国姓(朱),改名成功,因此中外尊称之为“国姓爷”。1653年(清顺治10年),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又封他为“延平郡王”。

郑成功的活动是在国内明清王朝交替和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东方的时期展开的。1646年(清顺三年)秋,清兵进攻福建,隆武帝被生擒,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掌握隆武朝廷军权,在汉奸洪承畴的勾引下,率兵投降了清朝。郑成功反对父亲隆清,率领部下先在广东南沃岛起兵,继而挺进厦门鼓浪屿,1650年(清顺治七年)占领厦门、金门两岛。以后与清军展开不断的战斗,逐步收复了福建漳、泉地区,并控制了北至浙江舟山,南至广东潮惠的东南沿海地区。

1659年夏,郑成功率水师10余万北上,经舟山溯长江,连克瓜州、镇江等城。7月围攻南京,误中清江南总督郎廷佐的强兵计,折兵回厦门。翌年,清军分三路进攻厦门,被郑成功击退。郑成功在坚持抗清的同时,又和侵占我国领土台湾的荷兰殖民者展开长期的斗争。荷兰殖民者于1624年(明天启四年)侵占了我国的台湾,对台湾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并不断骚扰福建、广东沿海地区,激起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1652年(清顺治九年),台湾爆发了以郭怀一(郑成功父亲郑芝龙的旧部)领导的抗荷武装起义。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郑成功为了抗议荷兰殖民者在海上的掳掠,曾下令禁止商船到台湾贸易,在经济上给荷兰殖民者以有力的打击。

1661年4月,郑成功令长子郑经防守厦门,新率战舰120艘,将士25000余人,在金门料罗湾誓师东进收复台湾。经过激烈的海战,郑军击沉荷军主力舰“赫克托”号,收复了“赤嵌楼”。在近一年的争夺中,荷军伤亡近2000人,损失惨重。1662年2月1日,荷兰侵略军被迫投降,被侵占达38年之久的台湾终于重归祖国怀抱。

郑成功于1662年旧历五月初八因病逝世于台湾,终年39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