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嘉利大厦火灾事件是怎么发生的?

本人非常关心这次事件,请问,有谁清楚这次事件的发生和经过呢?因为当年本人还很小,不知道有此事发生

嘉利大厦(英文:Garley Building)位於香港九龙佐敦弥敦道233号,约於佐敦道及弥敦道交界,建於1975年,是一座15层楼高的商业建筑物。
1996年11月20日嘉利大厦发生五级大火,造成41死80伤,是香港历来第十一严重的火灾。期间香港传媒大篇幅报导事件,而被困人士在高空跃下逃生或被烈火吞噬的画面,震撼整个社会。
1996年11月嘉利大厦正进行电梯更换工程,大厦内4部电梯中的两部被移去,在电梯槽内搭有竹棚,各层电梯门亦被移走,改以木板临时覆盖。大厦业主立案法团於工程前在管理处贴出「有关电梯拆卸工程滋扰问题」告示:

一九九六年十月卅日
11月20日下午4时47分,在11楼电梯槽的烧焊及焊切金属作业造成的火屑和裁切掉落的高热金属片,最先点燃2楼电梯槽及电梯大堂内的木板杂物及建筑材料。由於大厦管理处的上述告示,火警初期产生的烟并未引起楼上租户注意。火势沿著竹棚向1楼及3楼蔓延,波及另一电梯槽、电梯大堂及中艺国货的货仓。火势产生的浓烟和高热气体在电梯槽内持续向上升,在电梯槽的顶部积聚,形成烟囱效应。由於当时大厦的电梯门只以木板遮蔽,电梯槽内的高热气体迅速烧穿围板,进入11至15字楼电梯大堂,其中13至15楼的防烟门没有关闭而使高热气体蔓延至走廊及办公室,与新鲜空气接触後产生爆燃,在高层造成另一火场。而电梯槽内亦因高热气体在高层的散逸而产生低压,将户外空气经窗户抽入低层火场,令火势非常猛烈。
抢救过程
下午4时47分,一名正在电梯槽1楼至2楼之间工作的焊工报案,指在嘉利大厦2楼电梯大堂发生火警;1分钟後,下午4时48分在14楼一间牙科诊所的员工报案,指14楼走廊有大量浓烟传出。消防於下午4时49分接报後随即派出4辆消防车及1辆救护车,并於4时52分到达现场。下午4时59分消防员在清查大厦顶层时,查至8楼发现大量浓烟及被热气逼退後,遂把火警升为三级;火警升级後不足20分钟,下午5时17分大厦15楼烧出明火,因而升为四级大火;近2小时後,於晚上7时15分,大火进一步被升为五级。
由於火势在1楼至3楼及13至15楼同时迅速蔓延、消防电梯不能使用及逃生楼梯因部分防烟门未有关上而充满浓烟及高温,消防员难以抵达高层火场。虽然消防处已派出4部云梯车到场,在路面空间有限及火势猛烈下,无法在短时间内从窗户救下所有被困人士。不少被困的人在窗外呼叫、挥动毛巾、投掷纸张等,向在场的消防员求救。其中一名在窗边等待救援的男子因为未能及时被救出,被活活烧死。
不少被困高层的人士,采取各种方法逃生。4名市民逃往大厦天台,最後由政府飞行服务队出动UH-60黑鹰直升机,在冒著大火及浓烟的危险下救离现场。此外,一名周生生珠宝金行女员工及一名圣若瑟英文中学李姓学生从大厦坠下,倒卧在大厦向庇利金街的钢制遮阳篷上,两人却奇迹生还。有人则以裤子绑成绳索,爬到毗邻的金陵大厦天台逃生,更有人冒险跳到云梯车的升降台,抓著金属支架逃生。
超过200名消防员、40部消防车、50部救护车参与救援行动。此外,医疗辅助队应急特遣队、民众安全服务队、圣约翰救伤队、消防处流动伤者治疗车、伊利沙伯医院医护人员等先後奉召到场增援。香港总督彭定康亦在火灾发生後到达现场巡视救援工作。大部分伤者被分流至伊利沙伯医院及广华医院。
大火於翌日下午1时47分被救熄。驻守长沙湾消防局的二级消防队目廖炽鸿,在5楼火场搜索失踪者时误堕电梯槽而殉职;死者亦包括任职於周生生珠宝金行资讯部及会计部的22名员工,有指周生生资讯部因为保安理由而重门深锁,造成逃生困难;但该公司发言人於1996年11月22日表示该部门与会计部於15楼仅有一个共用玻璃门,员工本有能力击破玻璃门逃生,但员工发现火警时,火势已经蔓延,而令逃生无门,部分员工其後因抵受不住高温及浓烟而打开窗户,因而造成致命的回燃。
包括廖炽鸿及其中1名於大火数个月後不治的死者在内,事件共造成41人死亡、80人受伤。是次火灾是香港近代史上伤亡最严重的火灾之一,死亡人数仅次於1934年造成42死46伤的西环煤气鼓爆炸大火。
火灾後,该大厦一直空置,直至2003年9月12日,大业主华润创业成功统一业权,该大厦已於2004年拆卸,在2007年发展为银座式购物商场「佐敦荟」(JD MALL)。政府亦重新修订相关消防条例,以改善早期私人楼宇的消防设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