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们!我想知道在大学主要学习什么?

除课本专业以外那些?

1.大学学习内容广,课程多,难度大 中学阶段,我们一般只学习十门左右的课程,而且主要讲授一般性的基础知识.而大学 里所开设课程分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四个层次,每一个层次又由许多门课 程综合而成.一般说来,大学四年需要学习的课程在 40 门以上,每一个学期学习的课程都 不相同,内容量大,因而学习任务远比中学重得多.大学一,二年级主要学习公共课程和基 础课程, 大学三年级主要学习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 大学四年级重点学习专业课和进行 毕业设计,做毕业论文.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学校还开设了人文类选修课程,学生只有 按规定选修人文课程,取得相应学分后,才能毕业. 大学的课程有必修课,选修课之分. 必修课是指学生完成本专业学习任务,取得本专业学位证,毕业证书,所必须学习的课程. 必修课包含有公共课如大学英语,数学,思想品德修养,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概论,法 律基础等,不论是哪一个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学习;必修课还包含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是 根据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而确定的.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前者是针对 本专业学生,而后者则是面向全校学生. 2.学习方式不同 在学习方式上,中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是课堂讲授,教学过程中的每一天,每一节课,老 师都安排得非常具体, 有的是频繁的作业和课堂提问, 大量而紧凑的课堂教学. 而在大学里, 课堂讲授相对减少,自学时间大量增加.同时,大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大学 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有设备先进的实验室,有丰富多彩的课外科研活动.大学的教学计划 还安排了大量的教学实验,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 3.学习方法变化明显 在学习方法上,中学时期,老师教学生是"手拉手"领着教,老师安排得详细周到,不 少同学养成了依赖老师,只会记忆和背诵的习惯.而大学老师则是"老师在前,学生在后引 着走"教,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课外时间要自己安排,逐渐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 变,不采用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的方法,提倡生动活泼地学习,提倡勤于思考. 4.教师讲课差异显著 大学教师讲课有以下特点:一是介绍思路多,详细讲解少.主要讲授重点,难点内容, 而且许多教师都使用投影机,多媒体授课,实现了授课手段多样化,授课进度比较快,一节 课可能要讲授一章或几章的内容.二是抽象理论多,直观内容少.三是课堂讨论多,课外答 疑少.四是参考书目多,课外习题少. 此外,大学学习的教学环境也发生了的变化.中学 时期,我们有固定的教室,固定的座位,而且是小班授课,但是在大学里,每个班没有固定 的属于自己独享的教室,有时 1,2 节课可能在这一栋楼的某个教室学习,但 3,4 节课又会 到另一栋楼去听课,与自己一起上课的可能还会有不同专业的同学. 针对这样的变化,新 生必须尽快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第一,是要熟悉学习环境,搞清楚学校建筑布局,特别是要搞清楚课程表上"一教×× ×"等以简称名出现的建筑物的准确位置,避免找不到上课地点. 第二,要认真学习教学计划指导书上有关本专业公共课程,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选 修课的设置情况,了解本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和获得学位证书,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 做到有的放矢. 第三, 要充分利用教学环节. 首先是要做到主动预习, 通过预习, 发现课程重点和难点, 了解课程的前后关系及内在联系,做到心中有数,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从而事半功倍;其次 是要认真听课,努力提高听课质量,紧跟老师的思路,适时做好笔记;然后是要重视作业, 大学的作业相对高中而言,量少而精,着眼于加深对原理的理解和思考方法的培养,因此必 须认真对待;最后,要做到自觉复习,及时消化课堂繁重的教学内容,使所学知识成为自己 知识链条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最终达到开阔思路,扩展知识领域,为进一步学习创造条 件的目的. 第四,科学安排学习时间.新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安排时间提供了较大的自由度.为了避 免出现时间空白带,新生可以制定一张时间表,认真落实时间计划表的安排内容,合理地确 定时间计划表中各个时间段的学习内容,努力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

祝您一生平安,财源滚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24
看什么专业,高数,英语,马克思,思修等应该是都学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