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肾上腺素药的分类

如题所述

按其对不同肾上腺素受体的选择性而分为三大类:
(1)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①α1α2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
②α1受体激动药,去氧肾上腺素(苯肾上腺素,新福林);
③α2受体激动药,可乐定。
(2)α、β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
(3)β受体激动药:
①β1β2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
②β1受体激动药,多巴酚丁胺;
③β2受体激动药,沙丁胺醇。
α肾上腺素药 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 ,NA;norepinephrine,NE)是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的主要递质,也可由肾上腺髓质少量分泌。
药用的是人工合成品,常用其重酒石酸盐。化学性质不稳定,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易氧化变色而失效,故忌与碱性药配伍。 1、吸收:口服不能产生吸收作用;皮下注射时,因血管剧烈收缩,吸收很少,且易发生局部组织坏死;一般采用静脉滴注法给药。
2、分布:较多分布于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支配的心脏等脏器以及肾上腺髓质中;外源性NA很少到达脑组织,可能是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之故。
3、代谢和排泄:与内源性NA一样,经摄取1和摄取2失去活性,经MAO和COMT代谢后经尿排出。 主要激动α受体,NA对心脏β1受体作用较弱,对β2受体几乎无作用。
1、血管
激动α1受体,使皮肤粘膜、肾脏等血管收缩。
冠状血管舒张,这主要由于心脏兴奋,心肌的代谢产物(如腺苷)增加,从而舒张血管所致,同时因血压升高,提高了冠状血管的灌注压力,故冠脉流量增加。
2、心脏
较弱地激动心脏的β1受体,使心肌收缩性加强,心率加快,传导加速,心搏出量增加。
在整体情况下,心率可由于血压升高而反射性减慢。过大剂量,心脏自动节律性增加,也会出现心律失常,但较肾上腺素少见。
3、血压升高
4、其他
对机体代谢的影响较弱,只有在大剂量时才出现血糖升高。
对中枢作用也较肾上腺素为弱。 1、休克早期:主要用于神经性休克早期血压骤降时,小剂量NA短时间静脉滴注,使收缩压维持在12kPa(90mmHg)左右,以保证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
休克的关键是微循环血液灌注不足和有效血容量下降,故其治疗关键应是改善微循环和补充血容量。NA的应用仅是暂时措施,如长时间或大剂量应用反而加重微循环障碍。
2、药物中毒性低血压:如中枢抑制药中毒引起的低血压,特别是氯丙嗪中毒时应选用NA,而不宜选用肾上腺素。
3、上消化道出血:取本品1~3mg ,适当稀释后口服,在食道或胃内因局部作用收缩粘膜血管,产生止血效果。 1、局部组织缺血环死:NA静脉滴注时间过长、浓度过高或药液漏出血管,可引起局部缺血坏死,如发现外漏或注射部位皮肤苍白,应更换注射部位,进行热敷,并用普鲁卡因或α受体阻断药如酚妥拉明作局部浸润注射,以扩张血管。
2、急性肾功能衰竭:滴注时间过长或剂量过大,可使肾脏血管剧烈收缩,产生少尿、无尿和肾实质损伤,故用药期间尿量至少保持在每小时25ml以上。 NA禁用于
高血压病
动脉粥样硬化
器质性心脏病
少尿、无尿病人
严重微循环障碍的病人 1、间羟胺(metaraminol)又名阿拉明(aramine)
除直接作用于α受体外,还可通过置换作用促使囊泡中的NA释放,间接地发挥作用。
短时间内连续应用,可因囊泡内NA减少,使效应逐渐减弱,产生快速耐受性。
升高血压作用较NA弱而持久。
由于间羟胺升压作用可靠,维持时间较长,比NA较少引起心悸和少尿等不良反应,还可肌内注射,故临床上作为NA的代用品,用于各种休克早期,手术后或脊椎麻醉后的休克。
2、α1受体激动药
去氧肾上腺素(又称苯肾上腺素,新福林)和甲氧明都是人工合成品。主要激动α1受体。用于抗休克等,但与NA比较无明显优点。
均能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地使心率减慢,故也可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去氧肾上腺素还能兴奋瞳孔扩大肌,一般不引起眼内压升高(老年人前房角狭窄者可能引起眼内压升高)。用其1%~2.5%溶液滴眼,在眼底检查时作为快速短效的扩瞳药。
3、α2受体激动药α2受体激动药
可乐定
α、β受体激动药举例---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adrenaline,epinephrine,AD)是肾上腺髓质的主要激素,其生物合成主要是在髓质铬细胞中首先形成NA,然后进一步经苯乙胺-N-甲基转移酶的作用,使NA甲基化形成肾上腺素。
药用肾上腺素可从家畜肾上腺提取,或人工合成。理化性质与NA相似。 肾上腺素口服后在碱性肠液及肠粘膜和肝内破坏,吸收很少,不能达到有效血药浓度。
皮下注射因能收缩血管,故吸收缓慢,作用维持时间为1h左右。
肌内注射的吸收远较皮下注射为快,作用维持时间为10-30min。 肾上腺素能激动α和β两类受体,产生较强的α型和β型作用。
1、心脏:作用于心肌、传导系统和窦房结的β1受体,加强心肌收缩性,加速传导,加快心率,心输出量增加。肾上腺素又能舒张冠状血管,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且作用迅速,是一个强效的心脏兴奋药。其不利的一面是心脏作功显著增加,使心肌氧耗量增加,如剂量大或静脉注射过快,可引起心律失常,出现期前收缩(早搏),甚至引起心室纤颤。
2、血管:体内各部位血管的肾上腺素受体的种类(α1和β2)和密度各不相同,所以肾上腺素对各部位血管的效应也不一致。
以皮肤粘膜血管收缩为最强烈;内脏血管,尤其是肾血管,也显著收缩;
对脑和肺血管收缩作用十分微弱,有时由于血压升高而被动地舒张;
骨骼肌血管的β2受体占优势,故呈舒张作用;也能舒张冠状血管。
3、血压:
治疗量时,由于心脏兴奋,心输出量增加,故收缩压升高;由于骨骼肌血管舒张作用对血压的影响,抵消或超过了皮肤粘膜血管收缩作用的影响,故舒张压不变或下降;此时身体各部位血液重新分配,使更适合于紧急状态下机体能量供应的需要。
较大剂量静脉注射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
一次给家犬静注1μg /kg,可使血压曲线呈双相反应。
作用于邻肾小球细胞的β1受体,促进肾素的分泌。
4、平滑肌:
肾上腺素兴奋支气管平滑肌的β2受体,强烈舒张支气管, 并能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活性物质,还能收缩支气管粘膜血管,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消除支气管粘膜水肿, 这些作用均有利于缓解支气管哮喘
5、代谢:
能提高机体代谢,治疗量下,可使耗氧量升高20%~30%;
在人体,由于α受体和β2受体的激动都可能致肝糖原分解,而肾上腺素兼具α、β作用,故其升高血糖作用较去甲肾上腺素显著。此外,肾上腺素尚具降低外周组织对葡萄糖摄取的作用。
肾上腺素还能激活甘油三酯酶加速脂肪分解,使血液中游离脂肪酸升高。 1、 心脏骤停 用于溺水、麻醉和手术过程中的意外,药物中毒、传染病和心脏传导阻滞等所致的心脏骤停。对电击所致的心脏骤停也可用肾上腺素配合心脏除颤器或利多卡因等除颤。一般用心室内注射,同时必须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等。
2、 过敏性休克 为首选药,可迅速缓解休克症状。一般采用肌内或皮下注射给药,紧急情况也可用生理盐水稀释后缓慢静注。如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3、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皮下或肌内注射能于数分钟内奏效。
4、与麻醉药配伍及局部止血 主要不良反应为心悸、烦躁、头痛和失眠等,血压剧升有发生脑溢血的危险,故老年人慎用。也能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室纤颤,故应严格掌握剂量。
禁用于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器质性心脏病、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肾上腺素的同类药物
1、多巴胺(dopamine, DA )
是去甲肾上腺素生物合成的前体,药用的是人工合成品。
①主要激动α、β受体和多巴胺受体。多巴胺对心血管的作用与用药浓度有关。
②在低浓度时作用于D1受体能舒张肾血管,时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也增加。同时具有排钠利尿作用。大剂量时肾血管明显收缩。
【临床应用】
用于抗休克,对于伴有心收缩性减弱及尿量减少而血容量已补足的休克患者疗效较好。
此外,本品尚可与利尿药合并应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也可用于急性心功能不全。 应用时应注意剂量。
【不良反应】
一般较轻,偶见恶心、呕吐。
如剂量过大或滴注太快可出现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和肾血管收缩引致肾功能下降等,一旦发生,应减慢滴注速度或停药。
2、麻黄碱(ephedrine)
是从中药麻黄中提取的生物碱。两千年前的《神农本草经》即有麻黄能:“止咳逆上气”的记载,麻黄碱现已人工合成,药用其左旋体或消旋体。
【药理作用】
麻黄碱可激动肾上腺素受体,且兼具直接和间接(通过促进NA释放)作用。与肾上腺素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①化学性质稳定,口服有效;
②拟肾上腺素作用弱而持久;
③中枢作用较显著;
④易产生快速耐药性。
【临床应用】
支气管哮喘:用于预防发作和轻症的治疗,对于重症急性发作效果较差。
鼻粘膜充血引起鼻塞:常用0.5%~1%溶液滴鼻可消除粘膜肿胀。
防治某些低血压状态:如用于防治硬膜外和蛛网膜下麻醉所引起的低血压。
缓解荨麻疹和血管性神经水肿的皮肤粘膜症状
【不良反应与禁忌证】
有时出现中枢兴奋所致的不安,失眠等,晚间服用宜加镇静催眠药以防止失眠。 禁忌证同肾上腺素。 
β受体激动药举例--异丙肾上腺素
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是人工合成品,化学结构是去甲肾上腺素氨基上的一个氢原子被异丙基所取代。是经典的β1,β2受体激动剂。 口服易在肠粘膜与硫酸结合而失效,气雾剂吸入给药,吸收较快。舌下含药因能舒张局部血管,少量可从粘膜下的舌下静脉丛迅速吸收。
吸收后主要在肝及其它组织中被COMT所代谢。异丙肾上腺素较少被MAO代谢,也较少被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所摄取,因此其作用维持时间较肾上腺素略长。 对β受体有很强的激动作用,对β1和β2受体选择性很低。
1、心脏 具典型的β1受体激动作用,表现为正性肌力和正性缩率作用,缩短收缩期和舒张期。与肾上腺素比较,异丙肾上腺素加快心率、加速传导的作用较强,对窦房结有显著兴奋作用,也能引起心律失常,但较少产生心室颤动。
2、血管和血压
对血管有舒张作用,主要是激动β2受体使骨骼肌血管舒张,对肾血管和肠系膜血管舒张作用较弱,对冠状血管也有舒张作用。
当静脉滴注每分钟2~10μg,由于心脏兴奋和外周血管舒张,使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略下降,此时冠脉流量增加;
但如静脉注射给药,则可引起舒张压明显下降,降低了冠状血管的灌注压,冠脉有效血管流量不增加。
3、支气管平滑肌 激动β2受体,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比肾上腺素略强,也具有抑制组胺等过敏性物质释放的作用。但对支气管粘膜的血管无收缩作用,故消除粘膜水肿的作用不如肾上腺素。久用可产生耐受性。
4、其他 能增加组织的耗氧量。与肾上腺素比较,其升高血中游离脂肪酸作用相似,而升高血糖作用较弱。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中枢兴奋作用微弱。 1、支气管哮喘 舌下或喷雾给药,用于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快而强。
2、房室传导阻滞 治疗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采用舌下含药,或静脉滴注给药。
3、心脏骤停 适用于心室自身节律缓慢,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房结功能衰竭而并发的心脏骤停,常与去甲肾上腺素或间羟胺合用作心室内注射。
4、感染性休克 常见的是心悸、头晕。用药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心率。在支气管哮喘病人,已具缺氧状态,加以用气雾剂剂量不易掌握,如剂量过大,可致心肌耗氧量增加,易引起心律失常,甚至产生危险的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
禁用于冠心病、心肌炎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异丙肾上腺素的同类药物
1、多巴酚丁胺:主要激动β1受体,与异丙肾上腺素比较,其正性肌力作用比正性缩率作用显著。很少增加心肌耗氧量,也较少引起心动过速。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脏手术后心排出量低的休克或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
2、沙丁胺醇:选择性激动β2受体,临床上主要用于哮喘的治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