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常见的几种传播途径

如题所述

鼠疫常见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为“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后再叮咬人,或剥取染疫旱獭皮或剥食其它染疫动物,此类传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另一种则为“人—人”方式,即健康者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后,经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种方式感染的主要为肺鼠疫。

肺鼠疫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肺鼠疫是临床上最重的病型之一,病死率高,在流行病学方面危害也最大。病人除具备鼠疫的全身症状外,由于呼吸困难、缺氧,导致口唇、颜面及四肢皮肤发绀、甚至全身发绀,故有“黑死病”之称。

扩展资料

鼠疫的预防措施:

1、避免到疫区旅游或活动,避免接触啮齿动物(如:鼠类、旱獭);

2、避免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与可能感染肺鼠疫的病人接触时,尽可能和病人保持1米以上的接触距离,并带口罩,勤洗手;

3、采取必要的防跳蚤叮咬措施,使用驱虫制剂;

4、如曾去过疫区,应持续2周自测体温,如突然出现发热、寒战、淋巴结疼痛、咳嗽、咳血或出血等任一症状,应当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疫区旅行史。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我国现有11个鼠疫疫源地 甘肃省为鼠疫的自然疫源地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北京接诊的2名鼠疫患者得到妥善救治 防控措施已落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3

鼠疫常见的传播方式有4种,有鼠蚤叮咬、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消化道感染。

一、传播方式

1、经鼠蚤传播,鼠蚤叮咬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啮齿动物→蚤→人的传播是腺鼠疫的主要传播方式。

2、呼吸道感染:经呼吸道飞沫传播,通过呼吸、谈话、咳嗽等,借飞沫形成“人→人”的方式传播,并可造成人间鼠疫的大流行。

3、皮肤感染:经皮肤传播,剥食患病啮齿动物的皮、肉或直接接触患者的脓血或痰,经皮肤伤口而感染。

4、消化道感染:人吃了未彻底煮熟的染菌肉而感染。

二、容易感染鼠疫的人群

疫区从事野外工作的人或猎杀、剥食旱獭的猎人、牧民接触染疫动物可能性大,感染的可能性高于一般人群。

人群对鼠疫普遍易感,预防接种使易感性降低,患病后有持久免疫力。流行季节与鼠类活动(黄鼠与旱獭能带菌冬眠)和鼠蚤繁殖有关,南方多始于春而终于夏,北方则多起于夏秋而延及冬季。肺鼠疫以冬季为多。

三、感染鼠疫的常见症状

轻型仅表现为不规则低热,全身症状轻微,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压痛,无出血现象;重者会休克、继发败血症或肺炎而死亡。一般有呼吸道症状或发热者,就应该接受医疗观察。

四、预防鼠疫

及时的抗生素治疗可降低鼠疫的病死率。《鼠疫诊治要点简述》中建议:拟诊为肺鼠疫者,应进行呼吸道隔离,遵从医嘱进行治疗。不要去疫区,如果不得不去疫区短暂停留。

严格的隔离消毒应严格隔离于隔离病院或隔离病区,病区内必须做到无鼠无蚤。入院时对患者做好卫生处理(更衣、灭蚤及消毒)。病区、室内定期进行消毒,患者排泄物和分泌物应用漂白粉或来苏液彻底消毒。

扩展资料:

鼠疫的临床表现

1、腺型最多见,常发生于流行初期。急起寒战、高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偶有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皮肤淤斑、出血。发病时即可见蚤叮咬处引流区淋巴结肿痛,发展迅速,第2~4天达高峰。腹股沟淋巴结最常受累,其次为腋下、颈部及颌下。由于淋巴结及周围组织炎症剧烈,使呈强迫体位。如不及时治疗,肿大的淋巴结迅速化脓、破溃、于3~5天内因严重毒血症、继发肺炎或败血症死亡。治疗及时或病情轻缓者腺肿逐渐消散或伤口愈合而康复。

2、肺型可原发或继发于腺型,多见于流行高峰。肺鼠疫发展迅猛,急起高热,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发病数小时后出现胸痛、咳嗽、咳痰,痰由少量迅速转为大量鲜红色血痰。呼吸困难与发绀迅速加重。肺部可以闻及湿性啰音,呼吸音减低,体征与症状常不相称。未经及时抢救者多于2~3天内死于心力衰竭、休克。临终前高度发绀,皮肤常呈黑紫色,故有黑死病之称。

3、败血症可原发或继发。原发者发展极速,全身毒血症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出血现象严重。迅速进入神志不清、谵妄或昏迷、抢救不及时常于24小时至3天内死亡。

4、其他少见类型,如皮肤型疫蚤叮咬处出现疼痛性红斑,迅速形成疱疹和脓疱可混有血液,可形成疖、痈。其表面被有黑色痂皮,周围暗红,底部为坚硬的溃疡,颇似皮肤炭疽。偶见全身性疱疹,类似天花或水痘。眼型病菌侵入眼部,引起结膜充血、肿痛甚至形成化脓性结膜炎。肠炎型除全身症状外,有呕吐、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黏液便、粪便中可检出病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鼠疫

第2个回答  2019-11-13

鼠疫的传播途径主要分为鼠蚤叮咬、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消化道感染以及肺鼠疫病人传播五种,具体如下:

1、鼠蚤叮咬

经鼠蚤传播,鼠蚤叮咬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啮齿动物传播给蚤,然后通过鼠蚤传播给人的传播是腺鼠疫的主要传播方式。

2、呼吸道感染

经呼吸道飞沫传播,通过呼吸、谈话、咳嗽等,借飞沫形成“人传播给人”的方式传播,并可造成人间鼠疫的大流行。

3、皮肤感染

经皮肤传播,剥食患病啮齿动物的皮、肉或直接接触患者的脓血或痰,经皮肤伤口而感染。

4、消化道感染

人吃了未彻底煮熟的染菌肉而感染。

5、肺鼠疫病人传播

通过生活中接触到患有肺鼠疫病人,从而被肺鼠疫病人传染到,感染鼠疫。

扩展资料:

鼠疫的预防措施:

1、鼠疫要采取综合措施防控才能获得最大的效果。这些措施包括疫情报告、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所采取的综合措施。还包括预防性灭鼠灭蚤(鼠蚤同灭),健康教育和疫源地干预措施、强化监测等措施。

2、生活在疫源地及毗邻地区的群众,进入鼠疫疫源地旅游和务工的人员要充分认识到“不私自捕猎染疫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产品出疫区”。 

3、对进入鼠疫疫源地的人群要防虫防蚤,防止节肢动物叮咬;远离旱獭洞穴,不要在鼠或旱獭的洞口周围坐卧停留。 在居住地周围和衣物上可以喷洒蚊虫驱避剂。 

4、外出野营、打猎、伐木个人作业是要注意束紧裤管,减少暴露,必要时使用驱避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10-19
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也就是说在一定地区、一定条件下才会感染人,其传播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通过老鼠身上的跳蚤叮咬而被注入了鼠疫菌,二是剥食鼠疫感染动物,通过皮肤粘膜等传播,第三是肺鼠疫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根据你说的情况,敬请放心,您不会感染鼠疫!建议你给学校反映一下教室有老鼠的情况,学校会安排灭鼠以保护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