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从美术作品艺术语言角度分析《荷拉斯兄弟的宣誓》

如题所述

《荷拉斯兄弟的宣誓》作为新古典主义画派的代表作品,不仅是达维特的成名之作,而且对于法国美术史而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荷拉斯兄弟的宣誓》,作于1784年,正值法国大革命的前夕。它的主题是宣扬英雄主义和刚毅果敢精神,个人感情要服从国家利益。为了祖国,必须牺牲个人和家庭的幸福,在这悲壮的戏剧场面上得到了充分的揭示。由于作者以朴实无华的写实风格、精确严谨的构图和英雄式雄浑的笔调进行了描绘,所以这幅画后来成为绘画艺术的典范。

荷拉斯兄弟的宣誓 (法国 达维特)生活于十八世纪与十九世纪之交的雅克·路易·大卫(1748** 1825),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最杰出的画家,是新古典主义绘画的最大代表。他出生于巴黎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766年经当时最著名的洛可可绘画大师布歇的介绍,进入皇家美术学院院士维恩的画室学画。

介绍

1774年,以《司德拉托尼克》一画获罗马奖赴意大利深造。早在学院时期,达维特对古典主义绘画就发生了兴趣,以崇尚美为他的美学信仰。到意大利后,他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的杰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以古典艺术为规范,刻意于形式的严谨、内容的深刻、严格的素描和明确的造型,他一反当时盛行的洛可可画风,以朴素明朗取代洛可可的颓靡华丽;并且以古代英雄题材来创作具有革命鼓动意义的作品,赋古典主义以新的革命的内容和相应的形式风格,所谓“入希腊而超希腊”,从而被美术史家称之为新古典主义。

野史

题材取自古罗马的传说,据古罗马的野史记述:荷拉斯是古罗马的一个家族,当年罗马人曾与比邻的伊特鲁里亚的古利茨人发生战争,但双方的人民却有着亲密的通婚关系。战争延续多年未决胜负,最后决定双方各选派三名勇士进行格斗,以胜败决定罗马城与阿尔贝城的统治权的归属。罗马城选了荷拉斯三兄弟,对方选了居里亚斯三兄弟,但这两组兄弟中却有婚姻关系,小荷拉斯之一的妻子是居里亚斯兄弟的姊妹,小居里亚斯的未婚妻则是小荷拉斯的同胞。但荷拉斯不顾女人们的反对为了祖国,决定让三兄弟去格斗。画面正是表现三个兄弟在出发前向宝剑宣誓“不胜利归来,就战死疆场”的场面,老荷拉斯位于画面的正中,他手上的刀剑是这场宣誓激情的焦点。右角是三勇士的母亲、妻儿和姐妹,母亲担心出征凶多吉少而心痛如割,妻子搂着孩子泣不成声,最右侧的一个姊妹,由于她是作战对方的未婚妻,心乱如麻,因为不论胜负,她都将失去自己的亲人。

作者简介

雅克·路易·达维特JacquesLouisDavid(1748-1825)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杰出画家,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出身于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758年 父亲去逝,由其叔父和建筑师德麦戎抚养。他最初的绘画老师是他的亲戚,著名的罗可可画家布歇。之后于1766年和皇家绘画雕刻学院历史画家维恩学画。从皇家美术院毕业后获罗马大奖,得以赴意大利游学,深受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影响。回到法国后,他接受了狄德罗的思想,反对封建王朝的腐朽统治。1794年7月,拿破仑发动政变,因参加了雅各宾党的达维特,被罗列了17条罪状而被捕入狱,险遭杀身之祸。1799年,成为拿破仑的首席宫廷画师。同时期教出一批优秀的画家,如:·安格尔、柯罗、席拉尔等。1825年,客死异乡,享年77岁。主要作品:《马拉之死》《巴利斯和海伦的爱》《被维纳斯解除武器的马尔斯》《荷拉斯兄第的宣誓》《马拉之死》《描绘美女康贝士贝的阿贝勒士》《拿破仑加冕式》《萨宾女人》《苏格拉底之死》。

达维特是一位出色的历史画家,时势造英雄,处在那个年代的画家,以他满腔的热血创作了许多不朽的历史画名作。《荷拉斯兄弟之誓》是画家借古罗马的英雄故事表达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精神。这幅画是达维特第一次实际的凯旋,毫无疑问,也是革命的预兆之一。士兵宣誓场面的平淡无奇,父亲姿态的装腔作势,女人们矫揉造作的疲惫模样,都妨碍了人们看出这一作品的艺术上的长处。可是与此同时,谁都不能忘记,在这幅作品中,造型语言第一次倾吐得如此质朴,充满了罗马式的庄严,并且才气洋溢地突出着战士的强有力和妇女的孱弱之间的对比。这幅画所具备的图解性,很容易地说明了它之所以获得成功。至于这幅画的形体和色彩,则可以说它们是一样粗糙、抽象、没有感情、没有个性的,但有一个差别,那便是这幅画的不伦不类的形体显示了达维特对古典形体的精通,而不伦不类的色彩却只是达维特完全忽视色彩关系的结果。从我们上面提到的两幅作品来看,达维特在1784年就已经在技艺方面达到充分成熟。他的风格的演变一直延续到他去世时为止,可是其基础却始终未变。

达维特不仅是一个卓越的历史画家同时也是一个具有巨大才能的肖像画家在大革命的年代中,他画了大批肖像画尤其是九十年代的肖像画更具有勇敢、朴实、力量、真实和生气勃勃等特色,他的肖像画中的主人公,以其冷静沉着的姿态和雍容的气度而有别于同时代的英国肖像画。达维特能够深刻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和社会地位。他的肖像画始终是结构严谨、找不到任何不确定的复杂和矛盾的东西,这些特点与在暴风雨般的革命年代中所形成的关于人的品质的新观念是互相适应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1-22
荷拉斯兄弟的宣誓 (法国达维特)
生活于十八世纪与十九世纪之交的雅克.路易.达维特(1748** 1825),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最杰出的画家,是新古典主义绘画的最大代表。他出生于巴黎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766年经当时最著名的洛可可绘画大师布歇的介绍,进入皇家美术学院院士维恩的画室学画。1774年,以《司德拉托尼克》一画获罗马奖赴意大利深造。早在学院时期,达维特对古典主义绘画就发生了兴趣,以崇尚美为他的美学信仰。到意大利后,他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的杰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以古典艺术为规范,刻意于形式的严谨、内容的深刻、严格的素描和明确的造型,他一反当时盛行的洛可可画风,以朴素明朗取代洛可可的颓靡华丽;并且以古代英雄题材来创作具有革命鼓动意义的作品,赋古典主义以新的革命的内容和相应的形式风格,所谓“入希腊而超希腊”,从而被美术史家称之为新古典主义。《荷拉斯兄弟的宣誓》作为新古典主义画派的代表作品,不仅是达维特的成名之作,而且对于法国美术史而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荷拉斯兄弟的宣誓》)),作于1784年,正值法国大革命的前夕。它的主题是宣扬英雄主义和刚毅果敢精神,个人感情要服从国家利益。题材取自古罗马的传说,据古罗马的野史记述:荷拉斯是古罗马的一个家族,当年罗马人曾与比邻的伊特鲁里亚的古利茨人发生战争,但双方的人民却有着亲密的通婚关系。战争延续多年未决胜负,最后决定双方各选派三名勇士进行格斗,以胜败决定罗马城与阿尔贝城的统治权的归属。罗马城选了荷拉斯三兄弟,对方选了居里亚斯三兄弟,但这两组兄弟中却有婚姻关系,小荷拉斯之一的妻子是居里亚斯兄弟的姊妹,小居里亚斯的未婚妻则是小荷拉斯的同胞。但荷拉斯不顾女人们的反对为了祖国,决定让三兄弟去格斗。画面正是表现三个兄弟在出发前向宝剑宣誓“不胜利归来,就战死疆场”的场面,老荷拉斯位于画面的正中,他手上的刀剑是这场宣誓激情的焦点。右角是三勇士的母亲、妻儿和姐妹,母亲担心出征凶多吉少而心痛如割,妻子搂着孩子泣不成声,最右侧的一个姊妹,由于她是作战对方的未婚妻,心乱如麻,因为不论胜负,她都将失去自己的亲人。妇女的哭泣与三个勇士的激昂气概,形成鲜明的对照。为了祖国,必须牺牲个人和家庭的幸福,在这悲壮的戏剧场面上得到了充分的揭示。由于作者以朴实无华的写实风格、精确严谨的构图和英雄式雄浑的笔调进行了描绘,所以这幅画后来是小荷拉斯的同胞。但荷拉斯不顾女人们的反对为了祖国,决定让三兄弟去格斗。画面正是表现三个兄弟在出发前向宝剑宣誓“不胜利归来,就战死疆场”的场面,老荷拉斯位于画面的正中,他手上的刀剑是这场宣誓激情的焦点。右角是三勇士的母亲、妻儿和姐妹,母亲担心出征凶多吉少而心痛如割,妻子搂着孩子泣不成声,最右侧的一个姊妹,由于她是作战对方的未婚妻,心乱如麻,因为不论胜负,她都将失去自己的亲人。妇女的哭泣与三个勇士的激昂气概,形成鲜明的对照。为了祖国,必须牺牲个人和家庭的幸福,在这悲壮的戏剧场面上得到了充分的揭示。由于作者以朴实无华的写实风格、精确严谨的构图和英雄式雄浑的笔调进行了描绘,所以这幅画后来成为绘画艺术的典范。答案补充而是用明暗及其所形成的渐变关系来处理点、线、面以塑造形体,使之在伸的立体感,但这还不够,画家又用光线和色彩的冷暖变化进一步强化了空间深度的真实感,以使整个画面看上去更加真实。
第2个回答  2012-11-14
《荷拉斯兄弟的宣誓》作为新古典主义画派的代表作品,不仅是达维特的成名之作,而且对于法国美术史而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荷拉斯兄弟的宣誓》)),作于1784年,正值法国大革命的前夕。它的主题是宣扬英雄主义和刚毅果敢精神,个人感情要服从国家利益。题材取自古罗马的传说,据古罗马的野史记述:荷拉斯是古罗马的一个家族,当年罗马人曾与比邻的伊特鲁里亚的古利茨人发生战争,但双方的人民却有着亲密的通婚关系。战争延续多年未决胜负,最后决定双方各选派三名勇士进行格斗,以胜败决定罗马城与阿尔贝城的统治权的归属。罗马城选了荷拉斯三兄弟,对方选了居里亚斯三兄弟,但这两组兄弟中却有婚姻关系,小荷拉斯之一的妻子是居里亚斯兄弟的姊妹,小居里亚斯的未婚妻则是小荷拉斯的同胞。但荷拉斯不顾女人们的反对为了祖国,决定让三兄弟去格斗。画面正是表现三个兄弟在出发前向宝剑宣誓“不胜利归来,就战死疆场”的场面,老荷拉斯位于画面的正中,他手上的刀剑是这场宣誓激情的焦点。右角是三勇士的母亲、妻儿和姐妹,母亲担心出征凶多吉少而心痛如割,妻子搂着孩子泣不成声,最右侧的一个姊妹,由于她是作战对方的未婚妻,心乱如麻,因为不论胜负,她都将失去自己的亲人。妇女的哭泣与三个勇士的激昂气概,形成鲜明的对照。为了祖国,必须牺牲个人和家庭的幸福,在这悲壮的戏剧场面上得到了充分的揭示。由于作者以朴实无华的写实风格、精确严谨的构图和英雄式雄浑的笔调进行了描绘,所以这幅画后来成为绘画艺术的典范。答案补充而是用明暗及其所形成的渐变关系来处理点、线、面以塑造形体,使之在空间中形成具有厚度和重量的体量感。明暗的渐变使形体产生了向画面深处延伸的立体感,但这还不够,画家又用光线和色彩的冷暖变化进一步强化了空间深度的真实感,以使整个画面看上去更加真实。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11-15
找点镜头语言方面的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