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辞的步骤

如题所述

殷墟发现的甲骨文,是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占卜文字,故甲骨文又称甲骨卜辞。 供占卜用的龟甲与兽骨一般都经过整治。 它们用于占卜时大致经过三个步骤:1选材;2锯削、刮磨。即将牛胛骨的骨臼部分锯削、磨平;3凿、钻、灼。凿是在甲骨背面挖出枣核形凹槽;钻是在槽的一边用刀或钻头钻出圆形的穴;灼是用火在钻、凿的地方烧灼,使因钻凿而变薄的甲骨正面出现爆裂的卜兆。根据卜兆辨别吉凶祸福,并将卜问的结果刻在甲骨之上。
卜辞有一定的格式。一条完整的卜辞,可分为前辞、命辞、占辞、验辞等部分。前辞,也叫叙辞,记占卜的时间和人名。命辞,指所要占卜的事项。占辞,记兆文所示的占卜结果。验辞,记事后应验的情况,中国现存最早的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20
关于甲骨文的卜辞,目前观点不统一。我个人认为有占卜行为,但更多记述。我觉得很像把重要的事情拿出来讨论,并且看看天意的概念,其实决策者自己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所以卜辞中常有“王占曰”,但不知道能能受到老天的庇佑。至于具体步骤更是遥远不可知,龟甲多数是占卜,左右对称写下相反的结果,有的中间也有文字,可能是看烧灼龟甲的变化判断结果。大部分甲骨文是兽骨,而不是龟甲,很多是记述一件事情,问问这么做吉凶如何,大多卜辞是好的。史书上记载武王伐商之前也是占卜了的,结果凶,武王还是照伐不误,只是个参考,占卜的结果其实也是被人心影响的。但殷商记述事情是真实的,所以很有考古价值。比如先在卜辞中知道有妇好这个皇后,问分娩吉凶。后来居然真的发现了妇好墓,并发现了司母辛大方鼎(妇好的官方名字辛),及众多的珍贵文物。
卜辞有个很固定的格式,有的甲骨文非常严格遵守,据认为是武丁时期的,字刻的大气清楚,字体遒劲,以干支日起头,“甲子(干支日)卜争(贞人的名字)贞,旬(十日)无祸。”这种格式占了甲骨文卜辞的大部分。后面加“王占曰有杀其有来嬉”等等非常常见,含义不明。
从这个格式,我判断出,这是在某日举行了占卜行为,由争主持,后来王也可以自己再表达下自己的看法,都记录了下来,以备决策。至于占卜的具体细节,有说烧灼,有钻孔等等,但很难有实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