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的英雄事迹的其中一件(50字)

如题所述

叶挺的英雄事迹故事。

叶挺两次到广东组建抗日武装的故事

1938年1月15日,叶挺为筹措新四军军费、物资,从汉口乘飞机到达香港,逗留几天后又抵达广州,发表抗日救国主张。

在叶挺将军的宣传教育下,广东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香港、惠阳青年更是以青年名义和救亡工作团名义,组织了近百人回到淡水,在惠阳地区建立抗日救亡团体,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救亡主张,并争取国民党何联芳旅在当地驻军的支持,举办军事干部训练班,为组织抗日民众武装做准备。

1938年10月12日,日军在大亚湾登陆,第九天广州沦陷,国民党第十二集团军总司令兼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余汉谋,连广东省党政军等机关,一起从广州撤往粤北。

这时候,叶挺再次返回广东,与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等会面,表达自己回家乡开展游击战争的意愿,并准备从新四军抽调一批干部来到东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在廖承志等配合下,叶挺亲自抵达粤北做余汉谋的统战工作,余汉谋当即任命叶挺为东路游击总指挥部副指挥,负责统管东江一带的各方面武装力量,并把指挥部设在深圳的鸿兴酒楼,同时设立司令部和政治部。


扩展资料:

叶挺的主要功绩

1、叶挺独立团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通称叶挺独立团),1925年11月21日在肇庆成立,全团2100多人,叶挺担任团长,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第一支正规部队。

担任北伐先锋,被誉为“铁军”;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新时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叶挺独立团是北伐战争中的左路军急先锋。1927年8月,朱德、陈毅、叶挺、贺龙等率领北伐军三万多人,打响了南昌起义的第一枪。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叶挺独立团也是开路先锋。

1935年5月红二连22名勇士飞夺泸定桥,强渡乌江天险。6月12日翻越夹金山。又用六天六夜开辟出草地通道。9月17日攻打腊子口,夺取哈达铺。

抗日战争中,叶挺独立团一直是八路军的主力部队。1937年参加平型关大战,痛击日寇。1945年攻打淮安,歼灭吴清泉。1946年4月,四平保卫战。1948年10月,辽西围歼廖耀湘兵团。解放天津。继续挥师南下,1950年解放海南岛。1951年广西剿匪。

2、诗作《囚歌》

1941年,皖南事变中叶挺被国民党扣押。在重庆狱中作《囚歌》:“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这首诗将他的雄心壮志和不屈服的精神描绘的淋漓尽致。 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予以抗议。

3、叶挺轶事典故

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军长叶挺和副军长(实为政治委员)项英之间,出现了严重的矛盾,酿成皖南事变的悲剧。叶挺、项英二人在新四军创建初期的合作还是很愉快的。

他们在新四军的改编、组建、集整训等工作中,有过密切的配合。他们的分工很明确,叶挺主要管外,跟国民党打交道,争取港澳和海外侨胞的支持,军内工作则侧重军事训练、作战指挥。项英主要管内,与党中央、东南分局的直接上级长江局打交道,军内主要抓干部配备、党的建设等。

项英在军事上不尊重叶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方式上,对叶挺也有不满。新四军的前身是项英、陈毅领导的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作为中共六大选出的中央政治局委员,项英成为新成立的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和军委新四军军分会书记,同时兼任新四军唯一的副军长。

在实行党委负责制的新四军军中,项英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权威。而作为国共两党商定的新四军军长人选、非党军事干部叶挺,无法参与党委的决策。叶挺、项英二人的矛盾就此产生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叶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3-23
叶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新四军领导人,杰出的军事家。1896年出生于广东归善(今惠阳)一个农民家庭。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参加援闽粤军。1924年被派赴苏联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同年10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9月回国,参与组建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第4军独立团,任团长。从此所部成为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的一支武装部队。

1926年在北伐战争中,他率部长驱直进,连战皆捷,屡建战功,被誉为“北伐名将”,所部被称为“叶挺独立团”,为4军赢得“铁军”称号。南昌起义时,他担任前敌总指挥。广州起义时,担任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爆发后,出任新四军军长。
1927年8月参加领导南昌起义。同年12月参加领导广州起义,任起义军工农红军总司令。广州起义失败后,因受到中共广东省委领导的责难和共产国际某些人的冷遇而消沉,与党脱离关系,流亡欧洲,后到澳门隐居。抗日战争爆发后,出任新四军军长,指挥部队挺进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1939年5月,在皖中主持成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部队挺进皖东敌后,在津浦路东西两侧建立抗日根据地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在遭国民党军重兵包围的严重情况下,指挥部队奋起突围,浴血奋战8昼夜。在奉派与国民党军交涉时被扣押。面对蒋介石的威逼利诱,他坚贞不屈。在牢房中书写《囚歌》以明志:“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抗日战争胜利后,经中共中央营救,于1946年3月4日获释。5日即致电中共中央,要求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于7日复电,称赞他忠诚地为中国民族解放与人民解放事业进行了20余年的奋斗,经历了种种严重的考验,决定接受他入党。4月8日,由重庆赴延安途中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遇难,时年50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