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哪些“滤镜下”的景点骗过?

近日,有网友称,据不完全统计,全中国有300多个“小马尔代夫”,并晒出一张某平台的截图。北至锦州,南至惠州,西至青海,东至浙江,大多数省市都有属于自己的“小马代”。但不是所有地方都这么美,不少网友吐槽,网络上滤镜太重,现场完全大失所望,发笔记表示“上当了”“避坑”。

    位于三亚清水湾的蓝色小屋,被笔记列为“超好拍秘境”,但有游客实际前往后,发现只是一栋破旧的公厕和和一片荒芜的碎石滩。


                                   

    不止这栋“蓝房子”,云南澄江网红沙滩、内蒙网红帐篷营地等小红书上的网红景点们正在陷入一场被“群嘲”的尴尬境地。

    “标记我的生活”,这句小红书Slogan在国内当年也曾经风靡一时。但是,就在国庆黄金周后半个月,#小红书对滤镜景点道歉#冲上了热搜,也让小红书的“滤镜”光环出现了裂痕。

    在道歉声明中,小红书作出回应,承认存在部分用户过度美化笔记的情况并致歉。同时,小红书称将推出“避坑”类笔记,通过更好的产品机制充分展示给用户,为用户决策提供更多元的信息。假期前后,不少网红酒店、探店、景点翻车背后,常有着小红书的身影。微博上一则#小红书的网图滤镜有多强#的话题,截止到10月18日,阅读量高达3.9亿,评论里不少自诩为小红书“受害者”的用户表示前来参战


                                   

        

据微博观光团“吐槽”,小红书上部分景点笔记与实际看到的差别较大。

    据小红书笔记统计,中国至少有63个城市拥有“小圣托里尼”,62个城市拥有“小京都”,以及59个城市拥有“小奈良”。

    然而在小红书高赞种草文下,却总有来吐槽的“受害者”。当滤镜破碎,游客们肉眼凡胎看到的是另外一副景色。

对于微博的群嘲,小红书博主们并不服气。


                                   

10月17日

    有记者联系到笔记被当作反面案例的小红书博主“imxiaooo”。5月1日,她在小红书发布了笔记“武汉绝美免费拍照地 宫崎骏动画世界既视感”,照片中大片绿草绵延,感觉十分清新,网友实地再去拍摄后指责她所拍失真。

    imxiaooo”表示,自己的笔记并没有过度修饰,拍摄实景图的人和自己或非同一季节去的府河湿地,去的也未必是同一片草地,仅凭此判断她的笔记是“诈骗”并不合理。

    我们是4月中旬去的。府河湿地很大,我们将车子开到很里面,挑了一块好点儿的草地,那一块就我们一伙人。”“imxiaooo”告诉记者,“我们去的时候实景就是很美,但是可能只有三四月份才那么美,五月份就涨水了。”


                                   

    不同的季节和天气确实会使一些景点呈现不同景色。小红书上另一个备受争议的景点青海茶卡盐湖,晴天观赏和阴天观赏的效果就完全不同,搜索结果中既有大力推荐,也有极力“拔草”。

    吕小娜称,“我们去的时候天气很好,加上摄影师的角度,才有了这样的照片!这个是一个滤镜能解决的吗?先学学《摄影眼的培养》吧。”

    她同时指出,“又不是你们去了这个景点我有回扣可拿,我骗你们什么?真是可笑!”

    另有热爱摄影的人士认为景点滤镜并不值得过多被指责,摄影行业一般为了成片更好,都会在镜头前安装一个UV镜,也就是实体滤镜。

    这些加了滤镜的照片,热爱分享的博主大多认为是自身高超的摄影技巧,围观群众则对此不以为然,小红书依然难逃被吐槽的命运。

小红书滤镜后的景点陷入争议,且两方都自认为有理,源于对旅游理解的不同。

作为生活方式分享平台及社区电商,小红书2013年由毛文超和瞿芳在上海创立2019年7月用户破3亿(月活破1亿人) 深耕UGC(用户创造内容)。

根据易观千帆数据,小红书用户构成方面,女性占比达67%,24岁以下用户占比高达44.99%,中等消费者、中高等消费者总占比高达75.62%。


                                   

年轻、女性、中高端,这被互联网世界视为优质客户的维度都有了,但在旅游抑或旅拍这件事上,小红书的用户显然更侧重后者,这与该平台的商业属性有着直接关系。

    公开资料显示,旅游出行已成为小红书平台第二大内容来源,但小红书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旅游分享平台,更类似于一个聚集了美妆、穿搭、美食、旅游等内容的种草社区。

    流量成了稀缺资源后,要种草就要美。对于精致的追求,本就让小红书有了一层滤镜,种草和广告界限的模糊,则让这里更加真假难辨。

    因此,针对景点滤镜被吐槽,有站在小红书博主一边的网友质疑,“女生拍照用美颜,该不该道歉?”

一位被吐槽的小红书博主凌子琪则很委屈地称,“自己也想报个旅拍团,价格贵照片质量还不好把控,倒是小红书上的小众景点拍出来不仅好看还免费。”

    凌子琪对分享给用户拍摄心得的想法是把“让这种好拍、不收费的景点给更多人知道,同时分享干货往往会有更多人点赞、收藏。”


                                   

                 

    今年1月初,小红书蒲公英平台上线,这是小红书品牌合作平台的升级版,意图加强对平台商业笔记的报备。

    博主的商业笔记在该平台上报备后,平台对品牌抽佣10%,对个人博主代扣税10%。对于用户端来说,这些报备过的笔记,会标出是推广,用户无须瞪大眼睛、紧绷神经去自行辨别。

    由此,其中美妆、穿搭等作为小红书收益的重要渠道,此类博主的图文笔记受到强监管。

    无论如何,小红书滤镜景点成为热议话题后,小红书平台在道歉声明中明确指出未来做一些改变。


                                   

    对此,小红书创始人瞿芳在2019年接受采访时就曾回应过。她表示,小红书的算法推荐模型是有价值观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用户,为用户更好地做消费决策。

    瞿芳称:“我们在不同的产品技术层面都在打击不真实的内容。小红书很难百分之百地验证内容真实性,但是可以把那些更有用的信息筛选出来呈现在用户的面前。”而在2021年,小红书仍在走在追逐真实的道路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5-14

“5A”们如今已经不吃香了,今天最受欢迎的是人迹罕至的“秘境”型景点。
在福建漳州东山岛,有一座鱼骨沙洲。

这是大海中的一片浅滩,退潮后露出水面的部分形状如同鱼骨,因而得名。涨潮的时候站在沙洲里,“就像在茫茫大海中漂流”。
在小视频里,鱼骨沙洲是这样的:
然而,作为一名普通游客,你只能看到这样的鱼骨沙洲:

那些在点了赞的人和你一样,拣尽寒枝不肯栖。
跋涉千山万水后,终于相会在了这寂寞沙洲。

位于四川犍为县的嘉阳小火车,卖点是“全世界仍在运行的最后一班蒸汽窄轨小火车”。

油菜花盛开的季节,喷着白烟的小火车穿过花海——这张照片是80%游客来到这里的原因。
让我们将镜头拉远一些:

这些都是与你同车的乘客——大家都是为了这张照片来的。你们需要为这段20公里的路程支付160元:比成都到重庆的高铁还要贵。

记得在车站买口罩,不然火车进站的时候有你好受的

在加拿大温哥华,有一座卡皮拉诺吊桥公园。
听名字也知道,公园里最有名的景点就是卡皮拉诺吊桥——世界上最高、最长的吊桥,全场137米,悬空70米,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森林。
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用来描述这里再合适不过了。

然而这样的场景只有在宣传照里才能看到。
在节假日被游客挤满的吊桥上,没有风吟,只有人声鼎沸;不宜邂逅,只宜失散。

不要高估自己消息的灵通程度。如果一个冷门景点连你都听说过,那它很可能已经和“冷门”无缘了。

第2个回答  2022-05-14

不知道有多少网友平时在用小红书,有多少网友会被小红书的景点给种草,有多少人被小红书上好看的“滤镜景点”给欺骗过?而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是不是就是其中一个。在说正经事之前,先上图,俗话说,无图无真相。

怎么样,这张图好看吧,蔚蓝的天空繁星点点,淡淡的蓝色房子,后边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是不是非常有意境,是不是也非常想去啊,然而让我们看看实际的样子。

是不是很惊讶,会怀疑这是一个地方吗?是的,没错,这就是一个地方,近日有网友就是看了小红书的那个景点照片,去实地去打卡了,结果去了才发现是这个样子,于是发到了网上进行吐槽,引来了广大网友的热议,纷纷对一些小红书上的网红景点进行了实际情况的曝光。

小红书身为种草平台,旨在普通人帮助普通人,分享日常生活和经验,并且在帮到别人时,获得快乐和满足。然而现在整个平台充满了商业气息,很多博主和很多商家为了吸引更多的粉丝和客人,会造一些“滤镜景点”图,对一些景点进行P图,给大家造成假象,然而实际很多粉丝,客人实际去了才发现不一样,直呼上当。



其实生活中不缺美的景色,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第3个回答  2022-05-14

社交平台“小红书”道歉了。原因是,在今年国庆长假期间,一些游客按照“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博主的推荐,满怀憧憬前往被“种草”的远方,结果却遭遇了强烈的“卖家秀”和“买家秀”对比。

  网友纷纷吐槽,被多家社交平台炒热的“粉红沙滩”,其真实颜色与宣传图片反差极大,不用滤镜就是猪肝色,照片起码叠了“三百层滤镜”。还有的游客去了社交平台上推荐的“绝美拍照地”,感受“宫崎骏的动画世界”,结果“滤镜碎了一地”,无奈地调侃道“网图和现实不说一模一样吧,简直是毫无关系”。越来越多吐槽,说明网红景点宣传图片“踩雷”的事件已不鲜见。

  年轻消费者们为何喜欢跟着社交平台的推荐去打卡?究其原因,是平台博主们以普通游客视角发出的“笔记”,相较正式的官方平台,往往更丰富、有趣、吸睛。同时,图片作为这类“笔记”的核心内容,比文字更有代入感。这类“笔记”还往往附赠吃住行玩一整套攻略,消费者照单打卡,省心省力。而且,博主们善于独辟蹊径,发现小众景点,能满足消费者个性出游的需求。

  这类“笔记”聚集的巨大流量,成就了一批网红景点,也让社交平台被称为“种草机”,成为年轻消费者们的重要参考,一种新的营销方式随之而来。一些景点、民宿、餐馆希望通过商业合作,让明星博主的推荐为自己带来真实的客流,“笔记”成为被包装过的工具,照片变成“照骗”也就不足为奇了。

  人们愿意把社交平台上的信息作为消费参考,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信赖普通人亲身体验后的真实客观评价,这也是一些社交平台发展的基础。“小红书”在就“滤镜景点”一事作出回应和道歉时表示,已启动一系列运营活动,将在大家搜索某个景点的时候,提供更丰富的搜索联想词,对“避坑”等内容作更多展示,还将尝试推出景区评分榜、踩坑榜之类的产品,便于大家获取更丰富的信息。可见,对于避免出现“滤镜景点”这类现象,社交平台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自媒体时代,一些网络营销活动不大好监管,但绝不能不管。相关管理部门要尽快针对新现象、新问题“对症下药”,出台规范这类网络营销的制度。对于一些景点、民宿、餐馆来说,网络营销应该只是锦上添花的手段,再厚的滤镜也藏不住真实的底色,与其费心思做“照骗”,不如多琢磨琢磨如何更好地挖掘自身特色,提高产品和服务水平。对游客而言,别只顾跟着网红拍照打卡,不妨抬起头,用发现的眼睛在旅途中寻找独特的风景。

第4个回答  2022-05-14

巨石阵

第1个地方就是英国的巨石阵,说到了这时段大家都有所了解了,其实主要是巨大的石头组成了一个阵容,而这些巨大的石头每块都重达5吨。观看由高大的滤镜所组成的照片,你应该会很想去看一看这个伟大的建筑物对不对,而且对它的历史意义也极为的感兴趣。

但是当你在旅游时候去观看这一些东西,尤其是挤在人群中,你就会想象到这一些东西并没有那么的“巨大”。小编就建议没有历史浓厚兴趣的朋友们,就不要去凑这个热闹了,观看一下照片就OK。

金字塔

第2个地方要介绍的则是埃及的金字塔,埃及金字塔身为世界古代建筑的七大奇迹之一,老大上滤镜中的金字塔极为的壮观宏厚。尤其是耸立在国王哈夫拉金字塔之前的狮身人面像,在矮小的人们面前显得极为的壮观。

但是当你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你就会发现金字塔并不是金色的,而且整一个建筑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壮观与严肃。并且这个地方也不是远离人迹它距离埃及首都开罗只有10公里的路程!

圣托里尼

第3个要介绍的地方则是希腊的圣托里尼。第1次见到圣托里尼是在朋友的婚纱照片上,发现这个地方落座的是黑白相间的房子,推开窗则面向的是大海与夕阳。圣洁的婚纱与这些漂亮的景画绘成一幅美妙的油画,而现实并非如此。

因为热门的旅游景点拥有众多的则是人!看的并不是美妙的景象了,而是人山人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