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印象主义的绘画原理是什么

如题所述

新印象主义派比印象派更进一步的运用科学化的描写法追求对外光的表现。运用色彩的分割理论,即分割法作画。从光学原理看,色光的混合,能增加光量,分割法是色光的混合,能增加光量,提高反射率与明度。画家们在画面上使用纯色,不在调色板上调混颜色,这样中间色是在观赏者(离画面有一定的距离)的眼中自然混合而产生的。

00根据这个原理,他们将色调分割成七种原色——即太阳光的七色,作画时即纯用原色小点排列,利用人们眼睛自行把色彩混合,而把调色的工作直接诉诸视觉作用。例如:桃色是用白和红色调成的,但如果把白色和红色摆在一起,不使其混合,观者的眼睛在一定的距离看过去,仍有“桃色”的感觉。他们为了避免在调色盘上调色而造成色彩的混浊,因此尝试以原色小点直接点在画面上,保持色彩本身的纯度和明度,使画面色调鲜明而活泼。因为完全采用短笔触点描的技法,所以“点彩派”就成为新印象派的别名。

00新印象派的另一特色是在构图上运用数理的构造,从色彩的细密分割、面全体布局,以至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人物远近大小关连,均依固定比例分割、这亦即他们在绘画上大胆导入希腊有名的“黄金分割比例”。从形态关系上追求韵律的统一,纯然以造型手段表现出一种梦幻的诗的氛围。

这些是网上现有的一些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1-05
新印象主义(New-Impressionism) 试图用光学科学试验原理来指导艺术实践。

直接给新印象主义以启示的艺术评论家和艺术家布朗所著<<绘画艺术的法则>>, 谢佛勒所著<<色彩的并存对比法则>>中有关色彩混合的理论,自然科学试验的成果表明, 在光的照耀下, 一切物象的色彩是分割的色彩, 必须把不同的, 纯色彩的点和块不经调混地并列在一起. 用这种方法, 颜色的彩度的亮度可以获得最鲜明的效果, 而中间色则是在观赏者眼中的视觉调绘中形成的. 因为新印象主义根据这一色彩分割的理论作画, 所以也被称作"分割主义"(Divisionism), 也因为他们在具体敷色时用点彩的方法, 所以有被称作"点彩派"(Pointillism). "新印象主义"一词是由这派的理论家费利克斯.费内翁于1884年在布鲁塞尔的美术杂志<<现代绘画>>上首先使用的, 它恰当说明了在追求绘画中光和色的表现上, 新印象主义是进一步发展了. 新印象主义不仅是印象主义在技法上的发展, 在某种意义上它还是对印象主义的经验写实的某种反拨, 在艺术中灌注古典理性精神.

新印象主义和印象主义之间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喜欢把情节化为主题、描绘当代所熟悉的生活、题材以风景为主、注重画面光色效果等。但是他们之间存在着鲜明的差异:印象主义画家强调色彩的光学混合作用,不反对色彩混合使用,而新印象主义则强调不在调色板上调和各种颜色,强调严格地从色彩规律出发,把各种单纯的单色通过细小的笔触并列在画面上,经过观者的视觉作用达到自然调和,给人以冷漠和静止的感觉。如果说印象主义所表现的是主观化了的客观事物,那么新印象主义就是表现纯客观的对象,它制约了画家的情感传达,它必然导致极端的变革——后印象主义的诞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