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亲生的孩子养不熟”?大家误会了,娃跟谁亲与这些因素有关

如题所述

文/小庚庚爸爸

有些孩子是不幸的。他们一出生可能就没有了父亲、母亲,无论是父母离婚也好,去世也罢,孩子才是最可怜的存在。

现在有很多家庭都是重组家庭,尤其是有“后妈”存在的家庭,很多成为孩子后妈的女性都非常难做, 一是因为孩子跟自己不亲近,二是因为孩子养不熟 。那么孩子跟谁亲,就只有血缘这一层关系吗?

一个朋友和我抱怨,说自己这个后妈真难做,不是自己亲生的就不行,养不熟。还列举了很多事例,其中最深的就是。

朋友觉得自己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好了(因为孩子要什么她给买什么)。但一次孩子的亲妈回来了,孩子就跑到他亲妈那去,怎么叫也不回来。

当孩子看见他亲妈时,“妈,妈,叫的可亲了”,这让朋友受不了, 她说这孩子的妈妈都走了好几年了,回来孩子还和她那么亲,这让朋友很伤心,她就觉得自己没有孩子的亲妈重要。

很多当后妈的女性都会认为无论怎么养孩子,都觉得这孩子跟自己不亲近。这是为啥呢?

孩子在年纪尚小的时候,是亲妈有依赖的,无论是血缘还是依赖感,孩子对亲妈的亲近程度有时比对亲爸的亲近程度还要大。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孩子的思想渐渐成熟,他对妈妈的依赖感就没有那么强了,因此很多妈妈都会抱怨说“ 孩子长大了就不和自己亲近了

其实无论是亲妈和后妈都是会有这个困扰的,只不过,后妈真的不能代替亲妈的血缘关系,但后妈不是一定得不到孩子的亲近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家长会发现,孩子逐渐亲近的人不是自己了,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代表后妈的机会来了呢?

其实除了血缘关系外,孩子和谁亲近也与这些因素有关,后妈不用着急,真心对待孩子一定会有收获亲近感的那天。

一、陪伴

对于孩子来说,血缘的亲近感是抹不掉的,但长久的陪伴却是一个孩子最大的安全感。在年纪尚小时,孩子失去亲妈的陪伴,这时候若是迎来一个真诚且对娃上心的后妈,娃也是会和后妈亲近的。

孩子小时候最重要的就是陪伴,只有陪伴才会消除孩子的不安与孤单,才会让孩子对给他安全感的人产生亲近感。

二、理解

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亲妈很少会理解孩子的感受,因为妈妈们的目的性都很强,即孩子要有出息,要好好学习,因此会给孩子补课等等,但对孩子来说,这个时间段,他们最需要的是理解,理解他的所思所想,和他们成为朋友,而不是把事物强加给他们的领导。

因此这个时候,也是后妈最容易让孩子对其产生亲近的时间,即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但却能正确引导孩子的行为,而非约束。

三、认同

当孩子上学后,他更多的是需要认同感,只有认同他的才是最关心他的人,这是上学时期孩子的内心想法。

当然很多时候,家长是无法认同孩子天马行空的这种行为的,比如在作业上画画等,这时候的孩子想要得到父母的认同,夸赞,但亲妈却会觉得孩子玩物丧志,而后妈会支持鼓励。这也就造成了,很多亲妈伤心的时刻。

孩子跟谁亲与这3点因素都是有关的,当然不是说亲妈就一定管得严,不赞同,后妈就一定是为了孩子,但对于那个时期的孩子来说,他需要的这些谁能给他,他就会和谁亲

写在最后:

后妈,亲妈都是妈妈,只要你真诚的、真心实意的对待孩子,无论孩子和谁亲近,都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好。

但要强调的是,你怎么对孩子,孩子长大后就会怎么对你,因此无论是亲妈还是后妈,希望摆正自己的态度,对孩子一视同仁,往正方向去引领孩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