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编工资级别档次表

如题所述

各专业技术岗位的起点薪级分别为:
一级岗位39级,
二至四级岗位25级,
五至七级岗位16级,
八至十级岗位9级,
十一至十二级岗位5级,
十三级岗位1级。
各管理岗位的起点薪级分别为:
一级岗位46级,
二级岗位39级,
三级岗位31级,
四级岗位26级,
五级岗位21级,
六级岗位17级,
七级岗位12级,
八级岗位8级,
九级岗位4级,
十级岗位1级。
各技术工岗位的起点薪级分别为:
一级岗位26级,
二级岗位20级,
三级岗位14级,
四级岗位8级,
五级岗位2级。
普通工岗位的起点薪级为1级。
事业单位级别工资档次(事业单位级别工资档次对照表2019)
事业单位岗位工资和薪级对照是什么?
事业单位工资由地方财政统一发放,财政局按照相对应职称发给对应档次的工资,不是主要按照学历的高低来发放工资,当然学历的高低也影响到工资的高低,每一个级别的职称,分有九个档次的级别工资,每2年调一次档次工资,职称越高,工资档次也高的。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分为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岗位工资是按照本人现聘用的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是根据工作人员的表现、资历和所聘岗位等因素确定薪级,一般按每年考核合格晋升一个等级,依据薪级等级执行相应的薪级工资。
法律依据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一条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保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建设高素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促进公共服务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
国家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第三条 中央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全国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
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所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
第四条 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人事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制定或者修改人事管理制度,应当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听取工作人员意见。
第五条 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明确岗位类别和等级。
第六条 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岗位。
岗位应当具有明确的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