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好学生作文400字

如题所述

做个好学生
这次考试成绩出来了,但它给我带来的却不是欢喜,原因很简单,因为我又考砸了,还败的一塌糊涂。
那天晚上,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失眠了。我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面对这样的成绩。难道我就说:爸妈,我考了全班的六十几名吗?我若真是这样,那我对得起谁呢?我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老师,对得起父母吗?我满心都是愧疚。我真的太让人失望了。因为从小到大我一直是名列前茅,一直是父母的骄傲,可是自从上初中以来,我却不好好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父母对我也只是唉声叹气,一次次的失望。可是我发誓要好好学的,我要让父母脸上重现笑容,我要再次成为他们的骄傲,是,我要当好学生。只是现实太残酷,这次的成绩不得不使我失望。
碾转间,我无意中看见了小学的奖状,它们还是依旧,但却没有了以往的光辉。我久久地注视着,突然想起了自己以前说过的一句话: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面对现实中的失败。我突然精神大振。恩,是呀,人总会遇到许多的挫折。若不然,那样的人生即使辉煌,又有什么意义呢?人生亦是如此,我们怎能不面对。
所以,我下决心以后一定努力学习,重新做个好学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7
如何做一个好学生
一、课前预习习惯:

1、课前预习课程,每天晚上和上课前,都要将要学习的课程做简要预习,了解课程的知识点、重点、难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预习时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通过查字典、查资料等方法寻找答案,也可以向同学问询,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要标记,以便在课堂上有重点地学习。

3、预习时要学会用笔在书上做不同的标记:生字新词下方画“——”,重点内容下面标“。。。。”,有疑问的地方标“?”等,以便在课堂学习时多留心。

二、课堂学习习惯

(一)课堂习惯

1、课前将课本、练习本、文具盒准备好,放在课桌左上角。静坐,等候教师上课。

2、上课时右手握笔,左手按书,听讲课,看表情,做笔记;要发言,举左手,没站好,不开口。积极举手发言,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说话完整,口齿清楚,声音洪亮,仪态端庄。

3、有疑难问题时,自己独立解决问题,并能阐明自己的观点。

4、虚心听取别人的发言,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不讥笑别人的错误。

5、善于合作学习,在进行分组讨论、实验、动手操作时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6、朗读时,坐端正,手捧书,放声读,声音亮,不唱读。力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7、学习数学阅读的方法,如应用题至少要读3遍。

(二)阅读习惯

1、培养广泛阅读的的兴趣和习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书要有所思、有所记,有所用,做好读书笔记。

2、高年级学生要学习多种阅读方法,如精读时将重点内容圈出来,疑点标出来,有选择地记诵某些内容,略读时一目十行等。

4、每天课外阅读时间累计不少于1小时,每周背诵一首古诗文。

(三)书写习惯

1、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做到“头正、身直、足安、臂开”,一手执笔,一手按住本子。

2、做作业,要认真,想清楚,再动笔,按要求,写工整,细检查,不出错。做到格式规范、书写工整、本面整洁。不在作业本上乱涂乱画,养成写字垫纸的好习惯。不随便撕作业纸,低年级学生尽量少用橡皮,保持纸面整洁。

3、书写要注意保护好视力,要做到“三个一”,眼睛离书本一尺、胸膛离书桌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

4、选择合适的书写工具,如低年级学生用HB型的铅笔,不用自动铅笔。不用玩具类的学习用品。

三、课后温习习惯

1、课后要自觉温习当天学习的有关内容,对学习的过程、重点、方法进行回忆、重温。

2、课后要及时、认真完成课外书面作业。

3、课后要努力完成课文中要求背诵有关章节。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0-07
一、课前预习习惯:
1、课前预习课程,每天晚上和上课前,都要将要学习的课程做简要预习,了解课程的知识点、重点、难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预习时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通过查字典、查资料等方法寻找答案,也可以向同学问询,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要标记,以便在课堂上有重点地学习。
3、预习时要学会用笔在书上做不同的标记:生字新词下方画“——”,重点内容下面标“。。。。”,有疑问的地方标“?”等,以便在课堂学习时多留心。
二、课堂学习习惯
(一)课堂习惯
1、课前将课本、练习本、文具盒准备好,放在课桌左上角。静坐,等候教师上课。
2、上课时右手握笔,左手按书,听讲课,看表情,做笔记;要发言,举左手,没站好,不开口。积极举手发言,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说话完整,口齿清楚,声音洪亮,仪态端庄。
3、有疑难问题时,自己独立解决问题,并能阐明自己的观点。
4、虚心听取别人的发言,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不讥笑别人的错误。
5、善于合作学习,在进行分组讨论、实验、动手操作时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6、朗读时,坐端正,手捧书,放声读,声音亮,不唱读。力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7、学习数学阅读的方法,如应用题至少要读3遍。
(二)阅读习惯
1、培养广泛阅读的的兴趣和习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书要有所思、有所记,有所用,做好读书笔记。
2、高年级学生要学习多种阅读方法,如精读时将重点内容圈出来,疑点标出来,有选择地记诵某些内容,略读时一目十行等。
4、每天课外阅读时间累计不少于1小时,每周背诵一首古诗文。
(三)书写习惯
1、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做到“头正、身直、足安、臂开”,一手执笔,一手按住本子。
2、做作业,要认真,想清楚,再动笔,按要求,写工整,细检查,不出错。做到格式规范、书写工整、本面整洁。不在作业本上乱涂乱画,养成写字垫纸的好习惯。不随便撕作业纸,低年级学生尽量少用橡皮,保持纸面整洁。
3、书写要注意保护好视力,要做到“三个一”,眼睛离书本一尺、胸膛离书桌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
4、选择合适的书写工具,如低年级学生用HB型的铅笔,不用自动铅笔。不用玩具类的学习用品。
三、课后温习习惯
1、课后要自觉温习当天学习的有关内容,对学习的过程、重点、方法进行回忆、重温。
2、课后要及时、认真完成课外书面作业。
3、课后要努力完成课文中要求背诵有关章节。
第3个回答  2019-10-07
学习方法与学习的过程、阶段、心理条件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不但蕴含着对学习规律的认识,而且也反映了对学习内容理解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它还是一种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风格。学习方法因人而异,但正确的学习方法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自求自得、博约结合、知行统一。

1、“循序渐进”——就是人们按照学科的知识体系和自身的智能条件,系统而有步骤地进行学习。它要求人们应注重基础,切忌好高骛远,急于求成。循序渐进的原则体现为:一要打好基础。二要由易到难。三要量力而行。

2、“熟读精思”——就是要根据记忆和理解的辩证关系,把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两者不可偏废。我们知道记忆与理解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只有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理解,理解才能透彻;另一方面,只有在理解的参与下进行记忆,记忆才会牢固,“熟读”,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精思”,要善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用“自我诘难法”和“众说诘难法”去质疑问难。

3、“自求自得”——就是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尽可能挖掘自我内在的学习潜力,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自求自得的原则要求不要为读书而读书,应当把所学的知识加以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

4、“博约结合”——就是要根据广搏和精研的辩证关系,把广博和精研结合起来,众所周知,博与约的关系是在博的基础上去约,在约的指导下去博,博约结合,相互促进。坚持博约结合,一是要广泛阅读。二是精读。

5、“知行统一”——就是要根据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切忌学而不用。“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以知为指导的行才能行之有效,脱离知的行则是盲动。同样,以行验证的知才是真知灼见,脱离行的知则是空知。因此,知行统一要注重实践:一是要善于在实践中学习,边实践、边学习、边积累。二是躬行实践,即把学习得来的知识,用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
第4个回答  2019-10-10
做一个好学生真累

考试,这个词对于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含义,也许对于差生来说是地狱,对于好学生来说是天堂。考试成绩出来了,每个人脸上都是不同的表情,在那一刻我想看到的是红红的对号,是好成绩。那一刻是那么神圣,当看到那一个个鲜红的错号时,我的心碎了。我的心被一个个鞭子抽打着碎了。不知道到面对我的是什么,我对不起爸爸妈妈,他们整天含辛茹苦为我付出可是我却辜负了他们。有时我想做一个好学生真累,当那些差生成绩有一点进步时父母便会奖励,可当我们成绩稍有点差池,退步时就会受道父母的责备。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好不容易有一点成功,父母却只会说一句继续努力。那些数不胜数的汗水,父母根本没看在眼里,我好累真的好累,好想大哭一场。生活中每天的烦心事数不胜数,这场哭或许可以纾解压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