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北伐,其实从一开始就注定无法成功,为什么他还要强行北伐?

为什么他还要强行北伐?

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北伐既是无奈之举,又是必须之举。

蜀汉的发展在前期其实是顺风顺水的,其口号也喊得非常响亮: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当时蜀汉的气势也是非常强的,可以说曹魏都要避其锋芒,但是物极必反。当东吴的陆逊开始登上舞台之后,献计孙权,关羽因为大意不仅失去了荆州,也让自己走上了绝路。

从这开始,蜀汉就开始走上了下坡路,不仅物资发展速度变得非常慢,而且如果想要攻打东吴和曹魏,也需要更多的准备与更长的跋涉。之后刘备更是过于急切,被陆逊打败之后托孤白帝城。

这个时候的诸葛亮承担了太重的责任,一方面要稳固蜀汉内部,防止内部分化,同时也需要保证蜀汉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要防备东吴和曹魏来袭。稳固内部之后,他只能选择北伐。

第一,北伐是刘备的遗愿,如果只顾着自身苟全,那么必然会受到刘备旧部的反对,而且当时荆州派都是驻扎在益州,益州本来就有许多人才,如果诸葛亮不去北伐,那么益州派必然不会同意再让诸葛亮掌大权。

第二,如果不挥师北伐,那么之前的口号也算是报废了,那么天下人心也就不会再向着蜀汉,即便蜀汉是汉室正统,如果不执行自己的任务,那么蜀汉也就没有了正统的意义。

第三,如果只顾着自己发展,那么必然在以后打不过东吴,更不用说曹魏。因为蜀汉资源有限,而东吴富裕,曹魏地盘大,发展速度都比蜀汉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诸葛亮北伐从一开始就注定无法成功,他之所以还要强行北伐,首先兴复汉室是蜀国的立国之本,可以用来凝聚人心,诸葛亮追随刘备多年,为了报答主公的知遇之恩,所以要强行北伐去完成刘备的遗愿。想必《三国演义》很多人都看过这部电视剧当中很大程度还原了历史原来的模样,在《三国演义》里面小的时候特别喜欢刘备和诸葛亮,这一帮人觉得他们就是正义之师,但是逐渐长大之后就觉得曹操这个人有一点英雄豪杰的意思,渐渐的也喜欢上了曹操这个人,但是总体来讲《三国演义》这部名著他讲了很多关于历史的故事,那么今天我们就主要来讲一下,为什么一开始就知道北伐失败,诸葛亮还要强行北伐。
诸葛亮强行北伐的第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凝聚人心,毕竟当初讨伐黄巾贼以及后面的一系列故事都是围绕着兴复汉室来讲的,这是他们军队成立的初心,所以为了不忘初心凝聚人心,因此就强行进行北伐,这样的话也可以凝聚更多喜欢汉室的人,借助的这个政治口号才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丧失了这一个政治口号,想必蜀国的江山早就不在了。
诸葛亮强行北伐就是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大家都知道三顾茅庐之刘备将诸葛亮请出山的一个故事,从此之后天下就多了一位谋士,他正是诸葛亮神机妙算,但是在刘备灵通的时候托付给诸葛亮一件事,那就是要兴复汉室北上讨伐,因此在诸葛亮的心中一直都有一个结,所以他的人生意义就在于北上讨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悲壮之情。
对此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请写在评论下方,我们一起讨论吧。

第2个回答  2020-09-19

历史上著名的忠臣诸葛亮,他在刘备去世之后曾经进行了5次北伐,从228年春天到234年冬天,先后带领着士兵出了汉中,对魏国发动了5次战争,每一次都十分的自信,带上军队出发,但是每次都是无功而返,后代人虽然对诸葛亮的忠心耿耿敬佩。但是也怀疑北伐的战争可能一开始就没有办法成功。诸葛亮是为了完成刘备遗愿,要用北伐缓解国内矛盾。

其实北伐有没有成功的可能性,可以从诸葛亮当年写的隆中对之中看出来,诸葛亮为刘备谋划了三步走的战略。最后一步就是时机成熟之后派了一个将军到荆州,然后向北宛城攻打和洛阳,这个时候大军从秦川出发。两路袭击魏国,这样就能够打败魏国。

这三部计划可以说是十分的好,可以看得出来,诸葛亮是十分的聪明,刘备按照这个计划实力也在壮大,开始有了和曹操抵抗的实力,前两步已经大致完成了,只要等待时机,刘备就会实现多年的愿望,可惜的是一年之内之后。荆州被别人夺去了,蜀国的大批士兵死在了东吴的手上。

还有一些心中有其他想法的人开始蠢蠢欲动,想要浑水摸鱼,虽然诸葛亮经营了五六年,但是虽然稳定了局面,短期之内,实在是没有办法实施这个战略。荆州已经要不回来了,想要和对方达成同盟,短时间之内是没有办法实现的,之前完成的前两步又要重新走了,实现了前两步还要重新等待时机。北伐成功的可能性真的是太小了。

第3个回答  2019-10-18
诸葛亮因为得到刘备的三顾茅庐诚意邀请,从一个普通平民布衣成为一个掌握大权的军师,而且是号称“皇叔”的刘备,他的内心是非常感激涕零的。因为在古代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平民想要出人头地成就自己的理想干出一番事业的机会是很不容易的,在汉朝末年的乱世之中刘备以正统名义具有极其强大的号召力,诸葛亮能够在刘备部下得到重用是非常感激的。决心要尽全力帮助刘备恢复汉室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在刘备死后掌握着蜀汉的实际大权,想要北伐取胜一直以来都是他的全部追求,尽管因为蜀汉的兵力不强,从一开始就注定无法成功,但是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也要强行北伐,把希望寄托在偶然的机会上,哪怕是失败也会流芳百世,这就是一个古代士人的最高理想。
第4个回答  2019-10-18
因为当时的蜀国是老二,老大是曹魏政权,老三是孙权,三足鼎立老二最先死,因为老大要集中精力解决老二这个大麻烦,诸葛亮北伐是化被动为主动,避免被老大吞并的一场争斗!

而在当时的环境中,诸葛亮治理的蜀国相当强大,自认为实力雄厚能够北伐统一中原!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现在的认知是多少文人学者总结出来的一个结果,站在当时的诸葛亮来讲他并非能预料到胜败!真实的诸葛亮也不是影视剧中的那样神!所以就不难理解多次北伐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