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高手能帮帮忙找一些关于古人对月亮的人生感悟

.比如由望月而生的感悟命途坎坷,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等!谢谢!

第1个回答  2013-12-08
先引崔灏的一首诗,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对于它的评价,历来都是很高的。李白就曾说过,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灏题诗在上头。能让诗仙却步,总得有点儿道理才对。但如果单看首联与尾联,根本不搭架。怎么就能从仙人乘鹤,扯上日暮乡关呢? 想起了两个概念:时间、空间。 黄鹤杳杳,仙人已是渺渺难求了,而时间的跨度直达千载,白云苍狗,正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苍茫无限。这样的无极令人油然而生天地悠悠的感想:我是谁?我来自何方?哪里是我的家园?暮色烟波中,一切都是那么的迷朦,甚至自我的形象,也混沌不清,茕茕孑然。在这样的时空交织之中,到哪儿可以找得到“我”安身立命的所在,哪儿又是我的心可以栖息的地方? 这样的感叹是极易引起共鸣的。最近跟一个朋友学写词,找了一些中国古诗词来看,结果发现,关于乡愁的主题几乎满眼都是。彼黍离离,彼稷之苗是士大夫对家国的悲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是闺中人对游子的悬念。而遍插茱萸的登高者中,独少了远方的兄弟。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问来问去,竟只为了故乡的窗前那一翦寒梅;月亮圆了,那起舞弄清影的人,却说道圆的时候也是离别的时候…… 家是什么?抽象而具体。于眼,也许是田园中的一抹新绿,河岸边绯红的夕阳;于耳,也许是驿路上断续的夜雨霖铃,荒原上一声苍凉高亢的秦腔;于鼻,也许是暮色中的袅袅炊烟,新雨过后泥土的芬芳;于舌,也许是母亲亲手包的那一顿饺子,茉莉花茶略带苦涩的清香。 六根难净,于是,开始思乡。秋风起,莼香鲈肥;归去来兮,田园荒芜胡不归?中国人,也许是乡土情结最重的。这可能和长久形成的封建宗法制度有关。以家族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而不是个人,人的个体只作为家族的附庸而存在。离开了家族,离开了熟悉的生活环境,人就如飘飞的秋叶,无根的浮萍,什么也不是。就像孔子说的,父母在,不远游。被这样的古训熏陶着,离家远行,在心灵上便造成了一种负罪感。这样的负罪感加重了对故乡的思念,从而使乡愁普遍化,也更加扩大了由此而生的联想,包括将家国相连的概念。 说到这儿,想起了两个人,王国维、辜鸿铭。前者自沉,所殉的不是一个死去的朝代,而是一个远去的乡梦。这样复杂的巨变之中,他已经无法找到关于家国的心理认同。后者博学古今,却始终以遗老自居,究其实质,也是对一代人在精神上赖以生存的乡土怀着至死不渝的执著,顽强地在乱世中做一种精神上的苟全。而终生不剪的辫子和始终痴迷的小脚,只是一种外化的表征。这样的两个文人,是极有代表性的。推溯至远古,采薇采薇,薇也柔止,伯夷叔齐的歌声里,茫然的悲怆折射出永不肯放弃心灵赖以托身的住所那一种断然决然。 从头到尾,一脉相承。世界变了又变,谁在桥边抱柱,以一种对情人般的至死不渝,用生命去守候那一个最初的立足点?这样的人,毕竟不多得。 故乡网的主题:此心安处是吾乡。而,我心何处?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