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孔子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怎么解释?

如题所述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所说过的一些言论都被自己的徒弟记录在了《论语》这本书里面,而这本书更是成为了日后儒学的经典之作。“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一句就是出自《论语》中的学而篇。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在进行过实践活动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去学习文献里面的知识。这是孔子教育观的一种体现。

学习是我们终生都在进行的事情,毕竟“学海无涯苦作舟”,对于我们来说,人生是相当漫长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经历很多的事情,也会因此而成长,但是成长是需要我们去付出的。通过做一些身体力行的事情,从而丰富我们的经验,但是这还不够,虽然我们已经有了经验,但是因为没有系统学习过只是,所以这些经验在脑海里面还是比较混杂的,通过阅读书籍去学习,帮助我们去树立脑海中的经验,从而让这些经验成为我们的一笔财富。

当然,这要在自己有余力的情况下进行。毕竟学习是一件相当消耗脑力的事情,如果没有余力的话,学习起来就会百般困难,并且因此削减了对学习的乐趣,这是不利的。学习的过程往往需要我们专心致志,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加有效率地去汲取知识,从而让这些知识与经验相结合,并且让他们能够更长时间存留在我们的脑海里面。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最终目的。

孔子作为一名教育家,他所提出的一些观点在现在看来都是非常值得借鉴的,不论是“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亦或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对于我们在学习方法还有学习目的的明确上都是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是孔子留给我们的一笔财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8-31

行是实行孝、悌、谨而信、泛爱众、亲仁这五件事。文,古指《诗》、《尚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及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包括现在的一切文化、科学知识与技能。实行这五件事之外,叫“余力”。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弟子求学,应当力行孝、悌、谨而信、泛爱众、亲仁这五件事,以此为根本,还有余力时,就把余力用在学文上。

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篇:

原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释义

(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2)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4)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5)泛:音fàn,同泛,广泛的意思。

(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8)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译文

孔子说,同学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敬重兄长,做人做事要谨慎,说话要仁而有信,对众人都能以博爱之心相待,要亲近仁德之人,时刻保持一颗仁德之心,这些都是基本的修养。做到了这些以后,如果还有剩余的精力,就可以学更高一级的文化修养,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了。

使用场景

这句话可以用在老师教导学生或者是长辈教育晚辈的场景中,告诫下一辈日常处事需要秉承基本的修养,如果小孩子能把这些做人最根本的品德和学养都修好了、培养起来了,也形成良好的观念和习惯了,还有余力的话,这时再去学习和研修更多其他方面的知识、技能和学问。

该怎么理解这句寓意深刻的话呢,一起来鉴赏一下吧: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本意就是把自己该做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都要做出来,君子温润明洁的质显露无余;在此情况下,自己要更进一步提升,自己不仅有时间,也有心力,想要实现更进一步的成长,这个时候,再来学文。

有人提出疑问,自己本来就不明理,不知如何才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那不更应该来学吗?

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分清两个概念。一个是文明启蒙的文,一个是文化熏陶的文。如果自己基本仁义修身忠信这些品质如何实现都不太明白,那需要的是文明启蒙的文,而不是进一步提升文采的文。所以,此文非彼文。不明理,当然要明理;做不到,当然要梳理和分析为什么做不到。

行有余力则学文,这个是质有余,而文采不足,要补足的文。这个文,已经超越了对于心性蒙昧的启蒙阶段,而是在不仅想着去做,而且基本的修身齐家都能做的差不多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的文。

所以,如果自己行都没有余力,甚至行都还没有开启,那还需要文吗?

当然需要,需要文明来启迪心灵的蒙昧,需要文明来照亮内心的混沌,需要文明来促进真正的践行,需要文明升级对成长的认知。

所以,行有余力,则学文(化);行无余力,更要学文(明)。当然,文明是贯穿人的一生,即使行有余力,不断学习更深刻的文明之道,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过程中,有人问,知道做不到,是真的不知道吗?

回答是肯定的。做不到的知道,就是不够知道。真正的知道,就是能做到。所以,在这里,我们不做一个自欺欺人的人,不要做一个连自己都骗,而且骗的好苦的人。真正的知道,就必然能做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9-19
《论语·学而》:“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邢昺疏:“能行已上诸事,仍有闲暇馀力,则可以学先王之遗文。”
学习是一项没有止境的任务。

“学海无涯苦作舟”,相比起玩耍,学习确实是一项辛苦的工作。虽然我们提倡寓教于乐,但真正要掌握知识,肯定是要经历过大量的积累。数理方面需要头脑灵活数学物理之间的逻辑关系。学习文化方面的知识,也需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坚持大量阅读,坚持钻研那些艰涩的书籍。

只要有精力、就要投入学习

学习是一项不能在短时期内看到成果的任务。所以很多人都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看不到结果就放弃了。但其实“量变能引起质变”。只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在闲暇时间坚持去学习,把学习这一项工作当成自己日常习惯,久而久之就会发现学习到的知识已经沉淀到了自己的头脑里面。知识渊博的人也是在日期月累之中形成的,在某些关键时刻这些知识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作用。所以只要有闲暇、就要去学习。

终身学习是新时代的要求。

“活到老、学到老。”这其实也是是新时代对于普通公民的隐性要求。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十年前我们如何能想到智能手机可以演变为如今这样巴掌大却网络万物。我们也想不到出行金不需要带纸币,只要一个手机就能行走天下。因为支付方式已经转化为电子扫码。我们更想象不到电商行业如此发达,以至于到了今日,快递点已经遍布全国各地。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是几千年前孔子对他弟子的谆谆教诲,随着论语一书流传至今的圣贤之言,这句话,内涵是告诫人们只要在日常事物当中还有剩余的精力,就一定要去学习!不要止步不前,知识的海洋是无穷无尽的。

第3个回答  2023-09-02
孔子的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篇》中的一句名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其中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其中的一部分。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在完成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之余,如果还有剩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应该用来学习文化知识。孔子强调了在行动中保持平衡的重要性。他认为,人们应该首先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然后再利用剩余的时间去学习文化知识。

这句话的核心思想是:学习是一种持续的过程,不应该只限于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只要有时间和精力,就应该继续学习。通过学习,人们可以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修养,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孔子的这句话也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具备知识和修养,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文化素养。通过学习文化知识,人们可以培养自己的人文情怀,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从而成为一个更完善的人。

总而言之,孔子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表达了在履行责任和义务的基础上,利用闲暇时间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这句话鼓励人们不断学习,追求知识和修养的全面发展,以成为更有价值的人。
第4个回答  2023-06-22
这句话出自《论语》中的学而篇,原文是“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先学习做人,然后再学习文化知识。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对于教育的基本理念,即先培养人的品德和道德,再学习文化知识。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而文化知识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手段。因此,孔子主张先学习做人,即学会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再去学习文化知识。
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先学会做一个好人,再去追求知识。良好的品德和道德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而知识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手段。因此,在教育孩子时,我们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和道德,让他们成为有担当、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人,然后再去学习文化知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