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凄凉,慈禧一年才下葬,出殡时真的臭气熏天吗?

如题所述

名人总会有许许多多的传言故事,或真或假,流传于人们的口中。也许是出于对慈禧的厌恶,对她出卖国家、谄媚外国的种种行为的鄙弃,民间有许多关于她的负面传言,其中有一条就是在慈禧死后,根本没有人管她,所以她的尸体放了一年才得以下葬,出殡的时候因为尸体腐烂,臭气熏天。

这是真的吗?老实讲,半真半假,尸身放了一年是真的,但是却不是因为没人管;臭气熏天则是后人的编造,根本就没有这种事。


之所以过了好久才将慈禧下葬,是因为需要时间来准备陵墓和葬礼

古代人对自己的身后事十分看重,特别是统治者们,就更加讲究,所以他们陵墓的建设和葬礼的安排,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

以慈禧的穷奢极欲,当然更是如此。

原本按照清朝的规矩,她与慈安应该都埋葬在咸丰陵墓旁边,而且只能有一座皇后陵,慈禧却对此并不满足,不愿意与她人共享陵墓。

当时在位的同治帝没有办法,只好从本来就已经空荡荡的国库中拨出款来,为她们分别修剪了一座陵墓,只是这一项,就花费白银500万两。

这还不是结束,慈安下葬后,在1895年,慈禧又以自己处于普陀峪的陵墓遭受风雨侵蚀为借口,再次大加修缮,又是150多万两被花了出去。

慈禧死后,虽然当时掌权的摄政王载沣,也就是末代皇帝溥仪的亲生父亲感激慈禧立自己儿子为帝,有心想要办好她的后事,但是此时清政府的国力已经衰微到了极致,再加上需要在良辰吉日下葬,所以才拖到了一年之后。


古人早就掌握了尸身不腐的技术,以慈禧的地位,自然可以享用

慈禧是在冬天去世的,此时的温度本来就有利于尸体的保存,而且慈禧身为老佛爷,自然可以享用最好的棺木。据说,她的棺材有两层,慈禧先是被放入内棺之中,在层层密封之后,再放入外棺。

种种措施之下,她的尸身根本不可能散发出臭味,就算散发出来,也根本不可能被人闻到。

除此之外,因为慈禧的身份地位,在她下葬的时候,有不少外国政要来参加葬礼,却没有留下关于臭气的记录;而且当时的人还拍摄了许多照片,为我们今日进行研究提供了许多方便。在照片上,人们紧紧地挤在一起,争相来看这场大热闹,如果真的有臭气,怎么还会有这么多人呢?


可惜,高超的保存技术让慈禧尸身不腐,却没有能够让她逃过盗墓贼的觊觎。

自古以来,盗墓就是一项经久不衰的活动。达官贵人们为了让自己在去世后仍然享有奢侈的生活,往往会给自己安排巨量的陪葬品。而在朝代覆灭后,失去权力的威慑,这些珍宝往往就会招致盗墓者的光顾,慈禧也不例外。

在她死后20年,也就是1928年,大军阀孙殿英不再顾及她曾经作为一代统治者的权威,率领士兵将慈禧的陵墓彻底炸开,将其中的无数珍宝抢夺一空。

据说,当慈禧的棺材被打开的时候,她的遗体并没有腐烂迹象,这从另一个方面证实了“臭气说”的荒谬。可惜在暴露于空气中几分钟后,尸体迅速发黑,出现了斑点。

像孙殿英这种人,自然不会再将慈禧好好地安葬回去,甚至将她入殓的上衣都剥去,以至于堂堂一国太后,曝尸荒野。她的尸身暴露在外面40多天,才被清朝宗室们想起,准备重新下葬。


在溥仪的命令下,载泽等人前去看望慈禧情况,发现她口中的夜明珠也被强行取走,以至于嘴唇上伤痕累累。没有办法,看着内棺没有被损坏,载泽为她重新准备被褥,小心翼翼地将她放入棺中封好,将她再次下葬。

这些前朝的贵族们,也没有了以往的气势和财力,能够做的,也就是在孙殿英行动时保持沉默,最后出来给慈禧留一点最后的颜面而已。


慈禧生前的威名赫赫,让这一幕更显凄凉。其实古往今来都是如此,无论人生前有多大的权势,一旦死去,往往只能任人宰割。特别是古代帝王总希望自己死后有珠宝金银使用,往往采取厚葬的方式,其实不过是便宜了盗墓贼罢了。这样的道理,他们反而悟不透,只是不断在防盗手段上下功夫,也许,这就是时代的限制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1
出殡时没有真的臭气熏天,古人已经掌握了尸体不腐的技术,慈禧选的棺木也是最好的,不存在臭气熏天。
第2个回答  2020-10-01
确实如此 ,但并不是慈禧的尸体的味道 ,而是送葬的那些马匹粪便的味道。
第3个回答  2020-10-01
是的,人死后肛门会收缩,体内的液体会流出来,当然也就会臭气熏天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