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投档比”是什么意思啊?“投出数”呢?

如题所述

投档比是比较计划数和投出数的,计划数是某大学在该省的计划招生人数,投出数是在投档时该省招生考试院向该大学投放的人数,举个例子,A大学在B省计划招100人,到录取工作开始时,B省 的考试院就按照一定比例,通常是120%,也就是投放120个报考该校的名额,该校再根据自己的情况看看是否增加录取名额,一般都会比相应的计划数高,进行录取。

希望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2-13
1.投档比是指当考生的高考合成总分(高考成绩与政策性加分分值的总和)达到某科类某批次最低录取控制线以后,考虑到高校对录取考生的专业匹配问题,允许高校调阅超过计划数一定数量的考生档案,调阅数与计划数之比就是投档比例。
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招生院校根据本校公布计划数(分批次、分科类)在100%-105%之间确定本校的投档比例,市教育考试院依据考生的高考合成总分向各招生高校按投档比例投档。 投档比例乘以招生高校某科类某批次公布的招生计划数即为该校某科类某批次的应投档数。即投档数=计划数×投档比例,若计算后的投档数产生小数点,则按四舍五入法,计算到个位数。例如,某校第二批本科理科招生计划数为210名,该校确定的投档比例为105%,投档数为210*105%=220.5,按四舍五入法,实际投档数应为221。
不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投档办法为:提前批按高校提前批公布招生计划的120%的投档比例投档,特殊类型的专业,如军事、公安专业由于对考生的体检要求更为严格,投档比例可根据高校要求适当提高;提前录取的艺术类体育类专业,专业考试合格并且文化考试成绩达到艺体类批次录取控制线的考生档案将全部投至一志愿高校,由高校按招生章程中事先公布的录取办法进行录取。
2.投出数就是实际用掉的数量,所有高校在某一个省都有招生计划。与计划数不同,计划数即原来要准备用的数量。
计划数就是原来要准备用的数量,投出数就是实际用掉的数量。比如四川大学在河北计划招100人。这100人就是计划数。
投档比例一般在1:1.2 以下,比如上了一本线有3000人报四川大学,招办不可能把所有的3000考生的档案都给四川大学看啊,只能按照一定比例把一部分档案给四川大学调阅。由四川大学决定录取哪些学生。这个比例一般都是120%,于是招办就会把前120名考生的档案给四川大学。这120就是投出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