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医们不敢治患病数月的慈禧,慈禧得了什么病呢?

如题所述

慈禧太后27岁守寡,关于她的私生活,野史中记载有很多绯闻。其中最主要的男主角是荣禄,他们之间的故事真假难辨,或许是有人痛恨慈禧而有意杜撰。但是让人不解的是,当朝重臣翁同龢也在他的日记中提到了这件事,这就让人有所怀疑了。


荣禄,字仲华,瓜尔佳氏,满洲正白旗人,历经咸、同、光三朝,发迹主要是在光绪一朝。史书记载,荣禄人长得漂亮,称其“美丰仪,有玉人之目”,且起居豪奢,服饰华美,极重边幅。至于荣禄和慈禧是怎么好上的,我们已经很难得知,只凭前人的闪烁其词。但大多数认为,让慈禧太后四十六岁怀上孩子的男人,就是荣禄。

光绪六年二月十七日,荣禄获处分,奉旨照例降二级,不准抵消。这个处分决定是慈安太后下的,因为这个时候,慈禧太后已经不能临朝了。原来,慈禧得了重病。


《翁同龢日记》在翁同龢被驱逐回籍后,曾做过删改,但关于慈禧太后的这场大病却为后人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史料。据记载,慈禧太后“圣体违和”,是在光绪六年二月初三,病因是堕胎引起的“血崩”,来得很突然。第二日,即二月初四日,翁同龢等部院大臣,均去太医院看了药方,在日记中,有这样的记载:“药用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麦冬等物”。

中医上称党参、白术、茯苓、甘草为“四君子汤”,御医虽未名言,但知医者一看便知,慈禧的病是血崩兼有潮热。乾隆年间的名医沈金鳌所撰的《妇科玉尺》中所列的治产后病的药方中,首次记载了“四君子汤”。翁同龢博学多才,深通医道,他此处所记,是暗示慈禧太后的病与产后崩漏有关。


太后身居深宫,寡居多年,如何会得这个病?慈安太后为何盛怒之下对荣禄从严处分,降二级并且不准抵消?那个年代,能够自由出入宫禁的男人不多,而荣禄是唯一在宫门禁闭之后,可随便进入慈禧寝宫的外臣。慈安太后就是再傻,也不可能不知道。

只不过这种事不好明说,一来有损祖宗脸面,二来慈禧大权在握。御医们尽管知道慈禧的病症,但在治疗上却不能不遮遮掩掩,首鼠两端,不敢对症下药。这样一来,慈禧的病就被延误下来,一直拖到了六月,仍然不能视朝。

眼见太后病情加重,朝廷不得不采纳宝廷的建议,诏令各省举荐名医,各省名医陆续到京,其中最著名的两位,一是直隶总督李鸿章举荐的山东武临道薛福辰,一是山西巡抚曾国荃举荐的太原阳曲知县汪守正,他们都是世家出身的官员,都不是职业医生。


就是这两个人,治好了慈禧的病。御医请脉,向来以宫中不出“大事”,本人不招“大祸”为秘诀,处方时首先考虑的不是帝后的性命,而是自己的性命。汪薛二人却没有这样的顾忌,当然也深谙讳疾之道,不会明说慈禧天后得的是“产后之疾”的,而是以治“骨蒸”的方法,隐而不露而又药到病除。显然,他们的这个方法比御医要高明得多。

这两个外省的非专业医生竟然治好了太后的病,这听起来也是件新鲜的事,但一点也不奇怪。所以,此二人后来都得到了慈禧的宠信,薛福辰被擢升为顺天府尹,官居三品,汪守正被擢升为天津知府,官居四品。


慈禧太后与荣禄的这一段孽缘,对当时的朝局影响也很大。荣禄后来和醇亲王成了亲家,在慈禧太后的主持下,他的女儿瓜尔佳氏,嫁给了光绪皇帝的弟弟小醇亲王载沣。慈禧如此安排是有用心的,因为谁都知道,光绪是荣禄出卖的,醇亲王和荣禄是仇人。将他们撮合为亲家,不仅能化敌为友,壮大后党力量,而且醇亲王一家也从此尽在掌握之中。

光绪二十九年三月,荣禄病逝,慈禧恩赐陀罗尼经被,命恭亲王溥伟带领侍卫十人前往致祭,谥为“文忠”,追封太傅,入祀贤良祠。当然了,荣禄几十年圣眷不衰,也不全是因为他和慈禧的私情,主要还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地站在慈禧的一边,给予她支持。


对于慈禧这样一个寂寞的女人来说,是荣禄慰藉了他荒凉的内心,这一点是其他大臣可望不可及的。因此,在光绪帝去世后,慈禧作为对荣禄一生的忠诚之报,又将他的外孙溥仪,指定为皇位继承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