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七烧纸带什么

如题所述

丧事中五七是重要的日子,五七以女儿,侄女为主。烧五七除带纸钱,供品,主要是带纸货。

一七,二七,三七都是以儿子为主,只有五七是以女儿为主,特别是出嫁的女儿,女婿要拿来置办供桌的饭菜,鸡,鸭,鱼,肉,丸子等大供和八种水果。

儿子的是聚宝盆,女儿是摇钱树,几个儿子几个聚宝盆,几个女儿几棵摇钱树,然后是纸质的家具,电器,轿车,权当仆人给逝者送去。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纸钱要用特制的鬼纸封好,空着写上某某(某某大人)的日期,以便来世使用孝敬男(或女或孙)等字,在晚上烧纸钱前,用书法恭敬地填好小信封成一摞,像一座小山,封面上的称呼是非常精致的,以确保它与去世的人有关,无论它是如何称呼的。

现代纸币,通常印成钞票的形状,雕像取代了真正钞票上的数字,面额很大,1亿、2亿、10亿,这种烧纸可以根据您的需要制作,但烧纸香比较忌讳使用化学香或劣质香,否则,祖先就不会享受这香了,这样可以在无相铜炉官方网站设置一个天然香供点更好。

截至5月7日火烧时间适宜在下午或晚上,此外烧纸重气,需要穿吉祥物,此建议无相铜炉更适合无相吉祥挂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8
丧事中五七是重要的日子,五七以女儿、侄女为主。烧五七除带纸钱、供品、主要是带纸货。
一七、二七、三七都是以儿子为主,只有五七是以女儿为主,特别是出嫁的女儿,女婿要拿来置办供桌的饭菜,鸡、鸭、鱼、肉、丸子等大供和八种水果、点心。儿子的是聚宝盆,女儿是摇钱树,几个儿子几个聚宝盆,几个女儿几棵摇钱树。然后是纸制的家具、电器、轿车等,有的还烧上几个纸人,权当仆人给逝者送去。还烧上五套纸衣服,因为三年内不再烧衣服了,希望逝者搬新家、换新衣,能到到那边过得好。
传说,人死后,三十五天内灵魂不会消失,舍不得离开家,会一直保护着家,直到三十五天那天,看到子孙后代披麻戴孝的来到自己的坟前,才会意识到自己已经不属于这个世界了,才会到另外一个世界。 五七的日期在丧礼的那天由主事的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宣布,亲戚朋友到了五七的日期,自行祭奠,不会另行通知。
五七下午日落前,家人排成一排哭着上坟祭拜,儿子女儿儿媳们绕着坟撒上几把土,表示让死者安息,。五七之后,家人就会回到正常生活中来,因为知道死者已经安息了。
第2个回答  2020-09-18

五七烧纸的讲究主要是祭品的准备,其它烧纸流程都是按照之前烧纸的步骤走就好了。首先,这个五七祭品:莲花 ,聚宝盆,摇钱树,纸钱,香,衣物,供品白酒。 其次,五七烧纸程序:带祭品,香炉,香,衣物,到坟上烧,没下葬的请出骨灰盒,摆到供桌上,上香烧纸,最后烧衣物,收回骨灰盒,香炉。

纸钱产生之初可能并不是用来烧的, 埋葬、抛撒、悬挂等方式可能要早于焚烧 ,但由于纸钱焚烧时化作烟雾的形象能使人产生进入冥界的想象 ,故焚烧马上成为最常用的纸钱处理方式 。依此看来 ,烧纸钱由来传说产生时间的上限 ,理论上可以追溯到纸钱产生的同一时代— — —魏晋 。并在西域高昌王国旧址等佛教国家遗址出土过冥币。

传说,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天下轰动,名利双收。蔡伦的嫂子见了眼红,逼使蔡伦的哥哥蔡莫学造纸,蔡莫未得要领就背着弟弟自己造起纸来,造出的纸又黑又粗,无人来买,堆积满屋。蔡伦的嫂子深感内疚,急火攻心突然死亡,蔡莫一气之下,就在妻子灵前烧起纸来,烧着烧着听见妻子在棺材里喊:“开门,开开门!”

人们打开棺盖,蔡莫妻子坐了起来,嘴里还叨咕说:“阳间有钱通四海,阴间用纸做买卖。不是丈夫把纸烧,谁还肯放我回来。”后来逢人便说,我死了,小鬼把我送到阎王殿,阎王让我去受罪,在途中我丈夫烧了纸,送了钱,小鬼们就争抢起来,他们拿到了钱,就把我从地狱中放回来了。

这样,蔡莫造的纸能在阴间当钱使的消息很快传开,原来堆积如山的纸就被抢购一空。蔡莫知道是妻子为了卖纸,特意装死,也没深怪于她。由此,丧家烧纸的习俗就流传下来,至今民间丧祭烧的还是较黑的粗糙纸,俗称“斗底纸”、“升底纸”。

第3个回答  2020-09-18

在死者的坟墓上烧纸钱,要等到纸钱全部燃尽之后才可以离开,而且在烧纸钱的过程要严肃些,不可以打闹嬉笑,这是对死者最大的不敬。等烧五七完成之后,要将亲朋好友带来的祭礼挑回死者家中。

五七烧纸的其他讲究:

1、主事老人

在五七的日子里,应该请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来主事,一般经常主事五七的老人,会懂得烧纸的流程,所以需要提前到村里请老人来主持丧礼。

2、亲戚朋友

死者的亲戚朋友会来参加死者的五七祭礼,因此,死者的近亲家人应该在这一天起早起床准备酒席,然后死者的亲朋好友会带礼来参加祭礼。

3、烧五七

烧五七是丧礼的仪式之一,指的是死者死后的第三十五天内,死者的家人要到死者的坟墓上烧纸以表哀思,也是为了让死者能够安息。

人死后,亲属每七天设斋会奠祭(或称追荐)一次,前后七次,共七七四十九天。

民间俗信对此尚有种种讲究,如第一个“七”称头七,例由儿子为亡父(母)设木主焚纸钱,延请和尚诵经;二七则请道士还受生经;三七、四七俗称“散七”,可由外甥、侄辈来做。

五七倍受重视,另有“回煞”仪式;六七由女儿备酒饭,无女则由侄女;七七称“断七”,由丧家供奉酒菜祭奠,并诵经除灵等。

事实上,做七习俗并不是儒家所倡导的传统丧葬礼俗的内容。有关做七习俗的来源及其信仰内涵等问题,至今聚论纷纭,尚无定论。

但是地方会有不同风俗,最好结合当地的风俗再行祭奠。

第4个回答  2020-11-03


数七从老人去世的那一天开始,七天为一七,一直到六七,也就是第四十二天。如果犯七还要请人打七。所谓犯七就是每一七的第七天与农历的七,十七,二十七重合。据说犯七对家人不好,必须请人打七破解。

守七


从老人下葬那一天开始,前三天要给老人送火照亮。下葬的当天晚上,孝子要带一些草到老人的坟上去烧,第二天晚上送到与坟有一段距离的地方烧,第三天晚上送到离坟更远一点的地方烧。总体原则是,第一晚上送到坟前,第二第三晚上离坟越来越远,离家越来越近。守七的一七,二七,三七,四七的第七天孝子要在殃单下烧纸。烧纸前要准备七个水饺煮好。烧完纸后用水饺敬亡灵。


五七与前四七有所不同,孝子家准备好酒菜等祭品。儿子儿媳,女儿女婿有时间最好都回去。在家门前找一块空旷的能看到太阳升起的地方烧纸。烧纤在太阳升起几分前进行,太阳升起后结束。事前孝子要穿上孝鞋,腰间扎上孝带,女儿儿媳带上孝手巾,边烧边哭。


据说这一天亡灵在空中看到儿女们披孝烧纸哭泣,才知道自己已经去世。烧完纸后女儿i们各自回家,不可在孝子家吃饭。六七最为讲究,即使远在外地的儿女也都要回来。这次出门的女儿要准备好酒菜纸等祭品。孝子家为出门女儿还有儿媳准备白色毛巾。烧纸结束后孝子家要留客吃饭。出门的女儿们走时,孝子家要送她们鱼和糕两样东西。

结语


俗话说:“偏五七,满百天,不多不少整周年。”烧“五七”之日,死者的子女及较近的亲属要到场。男人戴上孝帽,女眷顶上白布包巾,用箢子挎上香箔纸锞,用盒子抬着祭品至墓地,燃放鞭炮,摆供设祭,焚香化纸,跪行四叩大礼,为坟头添培新土,痛哭一番而归,应该带上一颗真诚的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