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朱自清《背影》必须从课本中删去?

如题所述

父爱如山,每次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都会有这样的感觉。生活中,也能感觉到父亲对我们的爱,是如山般的爱,但总感觉表达不出来。而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将父爱如山刻画的入木三分,这就是小编喜欢朱自清先生《背影》的原因。



中学时代在课本上学习《背影》,那时候只知道先生写的真好,因为自己生活阅历不够,或者说那时候懵懵懂懂,不是很懂事,所以体会不到先生说的父爱。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已为人父,加上父亲慢慢变老,才真正懂得什么是父爱如山,才懂得父爱的伟大。

《背影》这部经典的作品,影响了几代人。关于父爱的作品,还没有那一部能与之相媲美。但有一些人,甚至有一些教授,则找出《背影》中所谓的各种问题,提出应该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从初中课本中删除。当然,也有很多专家、教授持反对意见。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孩子们说先生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

事情的起因,要从2003年说起。2003武汉做过一个调查,让中学生自己来评价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调查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背影》受欢迎程度很低。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很多中学生认为,在《背影》一文中,朱自清先生的父亲违反了交通规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来看看原文吧:

我看见……慢慢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朱自清先生的父亲,帮先生买橘子这段,本是《背影》中最经典的部分。一个年迈的父亲,知道儿子去爬月台会比自己轻松,也知道自己去会很辛苦,但是他依然坚持自己去,这就是父爱,如山般父爱。这个片段,不知道感动了多少人。

孩子们暂时还读不懂这样的父爱,是可以理解的。但很多专家、教授也这么说,他们说爬月台违反交通规则,不适合收入课本,这就简直是贻笑大方了。

孩子们引发的讨论

其实,2003年武汉对《背影》评价调查并没什么,也没引起过多的讨论。但是2010年的时候,一位名叫孙绍振的教授,在偶然的情况下,看到了2003年武汉中学生评价《背影》那个报道。孙绍振教授就写一篇文章反驳那些孩子的观点,他认为《背影》是经典的作品,不宜从初中课本中删去。



未曾想到的是,孙绍振教授的文章,一石激起千层浪,他的文章一发表,就引起了对是否删除《背影》的激烈讨论。一位名叫丁启阵的教授,在几天后发文,他认为《背影》的文学价值不高,美学价值更是不值得一提。他认为,《背影》只是文人的无病呻吟,只是用了写作文技巧,又经叶圣陶等人的推荐才入选了名家作品。

丁教授原文中这样说道:"朱自清父亲,就是一个不忠不孝不慈之人。"所以,他不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人物。关于先生父亲的为人,还有先生与其父亲之间的一些事情,在这就不多做赘述了。小编认为,这个与是否从课本中删除《背影》关系不是很大。

丁教授主要有两个观点:第一、从美学的角度来说,《背影》并不是那么美;第二、朱自清先生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爬月台,不适合用于初中的课本。



小编的话

小编认为,《背影》美不美,不是哪一个人说了算的,更不要拿《背影》去跟李白、杜甫的诗句从美学的角度来对比。如果一定要这样对比的话,任何一篇文章,都有比过前人的地方。所谓人无完人,文章也是如此,哪里有哪篇文章是真正"完美"的。

《背影》已经成为了一代又一代人心中的经典,这也就够了。而且《背影》这篇文章的意义、价值,不是在于从美文的范畴来说它有多美,而是在于它对人内心的冲击,以及文章对孩子的教育意义,《背影》能真正让孩子了解,什么是父爱如山,小编认为这就是《背影》最大的价值及存在的意义。



再说违反交通规则,这个理由真是贻笑大方。就不多阐述《背影》了,来举一些例子。《西游记》孙悟空大闹地府,勾去生死簿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又大闹天宫,是不是可以说他无组织、无纪律,是不是《西游记》也不能看了;《水浒传》一群犯了罪、犯了错之人集聚梁山,这个能让小孩子学吗?《三国演义》不说那些武将,单说刘备,今天投靠这个,明天投靠那个,这是不是可以说成小人的做法;《红楼梦》就更不必说了,通篇的情情爱爱不说,贾宝玉还不肯读书,那是不是小孩子更不能学?

如果按照丁教授的说法,没有一篇文章是没有问题的。那孩子们读什么?就像动画片一样,如果孩子要模仿动画片中的情景,动画片没有一部是能给孩子看的。问题不在作品本身,而在于家长、老师如何去引导。

对《背影》是否应该从中学课本中删除你怎么看?你认为就因为朱自清的父亲算违反交规吗?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0
第一,父亲的动作不够潇洒,第二,文综有无病呻吟的嫌疑,第三,父亲违反了交通规则。父亲的动作不够潇洒,从而导致无法起到教育子女的作用,而无病呻吟则显得此文太过于做作,然后父亲违反交通规则给学生起到了不良影响
第2个回答  2020-11-10
因为很多人觉得在这篇课文里,作者的父亲没有遵守交通规则。
第3个回答  2020-11-10
这些人的依据主要是说朱自清的父亲爬上月台违反了交通规则,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我觉得这样的说法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第4个回答  2023-03-13
因为他们没爹,有的也都在国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