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三缸汽车回归「四缸动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6-02

三缸发动机的短暂普及似乎又开始了刹车,什么因素决定了回归四缸

以三缸发动机主打入门级汽车的品牌有哪些?

似乎通用、福特、吉利、本田等品牌的知名度最高,在这些品牌的三缸动力汽车中,似乎除了别克英朗以外就没有热销车,而且即使是以其他配置补偿发动机的影响,其销量取消长期走势也还是有些下滑的。这就说明了三缸发动机并没有获得C端主流用户的认可,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到整个品牌量产车的销路,同时也会毁掉品牌形象。

如上所述,三缸发动机的「二度小范围普及」只是一种现象,是为了降低生产制造成本的妥协。然而消费升级伴随车辆品质升级已经历了十余年,在这一阶段的汽车用户普遍形成了对“L4型直列四缸内燃机”的印象;对于NVH水平明显差的三缸机是难以接受的,会选择这些三缸车的消费者多为将将成长起来、具备初级汽车消费能力的年轻人,吸引他们的无非是这些车辆的品牌影响力或另类的设计,但是这些用户也会成长。

两度普及两度消失

从上世纪百九十年代到21世纪初,这一阶段具备汽车消费能力的人还很少,因为即使是低水平的三缸动力汽车价格也很高,或者说人均可支配收入偏低。那么在这一阶段拥有一台汽车就是很牛的事情,要知道90年代能骑个踏板都算挺牛气了;而且第一批成长起来的汽车消费者并不具备相关知识储备,从摩托车过渡到汽车只会感觉到内心的满足,当然遮风挡雨的出行方式也确实升级了体验,所以三缸动力汽车的初期评价并不差。

「两强之争」是汽车品质升级的核心推动力

初期的汽车价格偏高是因为合资品牌一家独大,自主品牌由于技术研发起步较晚,所以初期的影响力很小。但是在信息时代实现快速进步并不是件很难的事情,在经历了几十年的积累后,国产汽车中的部分品牌至少超越了主流合资汽车。然而品牌影响力毕竟还是弱,所以只能以“价格品质战”的方式打动消费者,同期的合资品牌想要稳住市场份额也要进行品质提升;所以在溢价极高的前提下,这些车企很“有诚意”的普及了高品质的四缸发动机,至此三缸机短暂退出历史舞台。

二度消失

第二阶段普及三缸发动机没有其他原因,与排放无关、与降低油耗也无关!因为决定耗油量的核心因素是排量与燃烧效率,在同样是1.0/1.5升的前提下,三组气缸的发动机没有任何理由会比四缸机油耗低,油耗相同或更高那么排放又能有什么不同呢?少数品牌二度使用三缸发动机的原因无非降低制造成本,通过一组气缸的活塞连杆、气门结构、点火线圈、喷油嘴与火花塞等零部件实现低成本造车;在白热化的竞争中则能够获得更多利润,当然主要还是拿去买新能源汽车积分了。

综上所述,三缸发动机无法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理想的控噪控振,除非常规保养项目中有「10000公里换发动机·机脚胶」的项目,车辆的NVH水平也才能有相对不错的水平;然而更换机脚胶的工时费与材料费都不低哦,而且换不好还有可能带来其他问题。至于平衡轴技术也别拿来当作遮羞布,直列四缸使用双平衡轴的发动机也不是少数,NVH也没有那么极致的水平。

所以在第二轮年轻的汽车用户经历了数年三缸车的用车体验后,一旦掌握了更多汽车知识则必然会对所用的车辆与车辆品牌充满负面情绪;此时车企只有用回四缸发动机才能提前扭转形象,届时没有了这些车则C端市场的关注点就会主动过滤掉这些用户,影响也就不复存在了。实际这都是车企的战略规划,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个的“局”。

总结:直列三缸发动机不论小范围普及多少次,最终都会消失多少次。不过内燃机不论几缸都会消失,因为这种能量转化率不过35%左右的低效率发动机,相比95%左右的高效电动机要差太多。一旦动力电池技术成熟(成本可控),未来就会电驱汽车的时代,内燃机充其量可以在“油电过渡”阶段当作增程器使用了,这是技术升级和能源变革的必然结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