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大学期间为考研做准备?

如题所述

为了在大学期间为考研做准备,你可以考虑以下几点建议:
1. 了解考研要求:研究不同院校和专业的考研要求。了解考试科目、内容和分值分布,明确自己所报考的专业和院校的具体要求。
2. 维持良好学业成绩:保持良好的学习成绩是考研的基础。努力学习,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学术活动,争取获得优异的学业成绩。并且注意平衡各门课程的学习,保持各科目的均衡发展。
3. 积累科研或实践经验:在大学期间,尽可能多地参与科研项目、实践活动、实习或社会实践。这样可以培养研究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并为将来的研究生学位申请增添经验和实事证明。
4. 建立知识储备:广泛阅读相关学科的教材、参考书和文献。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理论发展趋势,并扩展自己的学科知识面。
5. 刷题和模拟考试:除了巩固基础知识外,进行大量的题库练习和模拟考试也是很重要的。这将帮助你熟悉考试形式和考察重点,并提高在考试中的应对能力。
6. 寻求指导与辅导:与导师、老师或考研辅导员交流,寻求有关考研的指导和建议。他们可以提供宝贵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帮助你规划考研的路线和准备策略。
7. 制定考研计划:根据个人情况和目标,制订科学的考研备考计划。合理分配时间,兼顾各门课程的学习和考研的准备,确保给考研复习留出足够的时间。
8. 加强英语能力:英语是考研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听、说、读、写和翻译能力的训练,通过参加英语角、听力训练、阅读英文文献等方式提高英语水平。
9. 保持积极心态和坚持努力:考研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期间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保持积极的心态、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克服困难并取得成功。
随着大学期间的推进,你还可以根据考研的时间表和自身情况做进一步的调整和细化。重要的是始终保持对考研目标的专注和坚持,并充分利用大学期间提供的机会和资源来为考研做出最好的准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7-14

大一

提高绩点:距离考研还有三年多时间,学校如果有保研名额,最好先争取保研。现在学校保研率越来越高,一旦保研成功,大四就可以在别人苦逼起早贪黑复习的时候撒欢享受。

学好数学:要学数学的专业大一学好数学,基础打扎实,后面能剩下不少时间用来刷题;

学好英语:每天养成背单词的习惯,同时为过四六级做准备,到了大三大四能留出更多的时间给专业课,更容易取得好分数。

收集信息:要开始收集院校专业相关的信息了,21年年底放出的第五届学科评估会对学校的分数线有所影响。有的信息,越早收集到,心里才越有一个清晰的目标。

允许试错:在校内实践、校外实习、各种讲座、和学姐学长沟通、和长辈沟通等等事情中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去了解这个世界,重新认识自己,然后规划自己的人生。

大二

打好英语基础:夯实基础,专攻考纲词汇,并学习核心语法知识,为接下来的阅读训练奠定基础。同时开始做一些长难句的分析训练,初步掌握基本的句法句式分析方法。越好的学校对英语要求越高,争取把四六级都过了,最好能高分过线,这在复试会成为加分项。

专业课争取高分:如果没打算换专业,那就好好学专业课,不能挂科,争取高分。如果要跨专业,对本专业的知识也不能掉以轻心,学会学科间知识的联动和互通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

了解考研流程:考研一般每年9月预报名;10月正式报名;11月现场确认;12月第三个周末初试;次年1月一2月初试成绩公布;3月国家线公布;3-4月考研复试;(具体时间以学校公布为准);4一5月录取:通知书会在8月前寄到

确定考学硕还是专硕:专硕和学硕一个是2年制,一个是3年制,也有一部分专硕是3年制。虽然时间上相差一年,但是并不代表3年制学习到的知识就多。至于选择3年制还是2年制,就要看个人的意愿了,如果想早点毕业,早点拿到研究生毕业证书,早点参加工作,就选择2年制;除了这些,英语水平也可以作为考专硕还是学硕的参考,英语基础薄弱的建议选专硕,基础不错的可以选学硕。

确定要参加统考还是非统考:统考的考试书目比较多,复习周期长,上手比较难,需要早点投入准备;非统考的专业学校参考书目不一样,文科以理解记忆背诵为主,理工科考察深度;这两种考查方式各有其备考的难点和痛点,建议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专业和考试方式。

确定要考本专业还是跨考:一般选择跨考的都是对本科专业不满意或者本专业难就业的同学,还有对自己的本科院校层次不满意,希望通过考研进入层次更高的院校学习的同学。可以好好考虑一下自己要选择哪种方式。

确定院校专业:首先确定考研学校和专业,定下来就不要变动了,实在无法确定的就先确定同一档次的几个学校,把共性的考试科目先准备起来。

购买考研资料:公共课资料包括英语词汇书、真题书、语法书等(根据个人基础购买,在精不在多),专业课包括:一些考数学专业的数学资料书、题册,真题及解析,不考数学的尽量收集目标院校近7到8年的真题,或者有相同参考书的学校的真题,都可以收集起来。

大三上学期

开始准备复习:英语专攻考纲词汇,并学习核心语法知识,为接下来的阅读训练奠定基础。5500个大纲单词,每天至少背50个,把生词和模糊的单词记到单词本上,第二天背新的单词,并重复记忆前一天没背会的单词;

数学看教材知识点,做课后习题,背数学公式,看视频课,有些定理动手推导一下,能加深印象,记住积分公式。速度慢一点不要紧,一定要会,如果买了复习用书,也可以看看,并做做题。

专业课的教材开始搭建框架和知识体系,这个阶段不能光看,也不能光勾勾画画。不管文理科,一定要搭建出看书的知识框架,尽量搞清每本书,每个章节的知识框架和逻辑结构是怎样的。通俗来讲,就是一定要弄个思维导图,便于自己掌握专业课各个章节的重要知识点与脉络。

培养学习习惯:这个阶段可以多去自习室坐坐,随便看看什么书都可以,培养自己的专注度和学习习惯,让自己的作息固定下来,为进入复习状态做准备;

做拓展积累:看和专业课相关的公众号文章、论文或者课外拓展知识;考研专业课除了考查书本上的死知识点,还有相当大的比重是考查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科研问题意识。但是考研备考时间十分有限,光是背专业课做真题就要花去一大笔时间了,更别提课外拓展和积累了,尤其对于跨考的同学而言,这在复试这个考查综合能力的环节就更吃亏了。

这个阶段恰好就给大家这样的机会,建议在去自习室前收集专业课相关的公众号文章,热点事件的分析,核心期刊上的论文,并且把这些都打印成纸质版,积累久了一定会有用的,尤其是在考场上遇到那种需要举事例需要表达观点的题时,平时的积累就显得极其重要,不管怎样你至少有话说。

练字,写英文字帖:考研阅卷标准里面没有对书写规范做出明确规定,但卷面整洁这个要求其实也隐隐包含了字写得越好越清晰就越棒的意味。如果理科生写得一手工整好字,而且作答步骤都到位,可能没有太大的加分空间,毕竟最后的答案正确才是王道。

但是文科生呢,文科有很多主观题,如果你字迹清晰整齐,条理明晰,就算观点平平,老师也可能会多给两分印象分。可别少看这两分,有的人就是差2分进不了复试。所以在这个阶段可以买个汉语和英文字帖轮流练习,长期坚持下来真的很有用,相信学姐!

大三下学期

复习强化阶段: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训练巩固,考研真题是复习训练的主阵地即主要复习资料。英语以阅读题型为核心进行往年真题文章的精读与研读,熟练掌握各种考察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数学以李范全书、李永乐线代讲义和习题册为主,本科课本、张宇36讲为辅。一天大概花费6个小时左右,以一章为单位,进行习题训练,并比较答案;专业课这个阶段可以开始背诵了

参加各大高校的夏令营活动:一般在大三暑假参加,也是获得保研名额的一种方式。

政治没必要太早开始:七八月份左右用《精讲精练》《1000题》多刷刷选择题。

大四上学期

报名和网上(现场)确认:这一阶段考生需要关注的事情是比较多的。如硕士研究生考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网上报名时间为此期间每天9:00-22:00;考生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考生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

复习的冲刺阶段:开始专业课的第二遍或第三遍背诵、刷真题,背大题。《肖八》《肖四》 等后期11月12月最新版出来了开始背,还可以把徐涛的小黄书安排上。

为复试做准备:联系英语口语,准备复试笔试,准备复试简历资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