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调整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和职称对应关系,从原有的46项增至当前54项

如题所述

北京调整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和职称对应关系,从原有的46项增至当前54项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与职称对应。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出台《关于调整北京市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和职称对应关系的通知》,从2023年12月1日起,面向全市专业技术人员,新增精算师、新闻记者职业资格、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资格等8项职业资格和职称对应关系。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分为准入类和水平评价类两种

1、准入类职业资格:

准入类职业资格是指在特定领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所需的基本资格,通常与职业注册、执业许可等相关。这类资格是依法从事相应职业的必备条件,例如医生、律师、建筑师等。持证人员需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通过考试、评审等程序获得资格。

2、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

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是指对专业技术人员在不同职业阶段的能力和水平进行评价的证书。这类资格反映了持证人员在某一专业技术领域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水平,有助于提升个人职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包括初级、中级、高级等不同等级,可通过考试、评审、认定等方式获得。

职业资格和职称分别是评价一个人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两个重要指标

职业资格主要通过考试、评审等方式来评价一个人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它分为三个层次:初级、中级和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是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一制作和发放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职称则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的评价,包括学术成果、工作经历、业绩等方面。职称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分别对应着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等。职称评审主要依据个人的业务能力、科研成果和工作经验等因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