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包括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大职能。
扩展资料:
1、货币的这五大职能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货币首先作为价值尺度,衡量商品有没有价值、有多少价值,然后作为流通手段实现商品的价值。
2、价值尺度是用来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的一种职能,是货币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正如衡量长度的尺子本身有长度,称东西的砝码本身有重量一样,衡量商品价值的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不能充当价值尺度。电子货币除外。
3、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就是把各种商品的价值都表现为一定的货币量,以表示各种商品的价值在质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较。各种商品的价值并不是由于有了货币才可以互相比较,恰恰相反,只是因为各种商品的价值都是人类劳动的凝结,它们本身才具有相同的质,从而在量上可以比较。
4、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并不需要有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例如,1辆自行车值1克黄金,只要贴上个标签就可以了。当人们在作这种价值估量的时候,只要在他的头脑中有金的观念就行了。
5、在历史上,有些国家曾一度实行过金、银复本位制,以金和银两种贵金属同时充当价值尺度。这样,一切商品就会有两种不同的货币表现,两种价格。用金作为价值尺度来表现商品的价格是商品的金价格。
6、金和银两种价值比例的任何变动,都会造成价格的混乱,扰乱商品的金价格和银价格之间的比例。实践表明,价值尺度二重化是同价值尺度的职能相矛盾的。在国内流通领域内,只能有一种商品充当价值尺度。所以,在资本主义货币史上,复本位制终于被单一金本位制所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