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伏羲和蚩尤,夸父,皇帝,炎帝等人是什么关系?他们都是女娲伏羲的后代吗?盘古呢?和女娲什么关系?

如题 !最好详细一点

1、盘古跟女娲伏羲、夸父跟蚩尤、黄帝、炎帝是属于三个大时代的传说。
2、关系方面,盘古可以说是万物之始,他破混沌开天地,最终化成了山河日月,并衍生了天道。当时的天地除了主要从万物中自然成圣的生灵外,大的种族有两个——妖族和巫族,妖族统治诸天,巫族称霸大地。所以诞生了最早的天神基本都是妖族形象,比如太一、帝俊,是三足金乌,帝俊的儿子就是后来出现的“十一个太阳”,比如女娲伏羲,最早是人首蛇身的形象。女娲跟伏羲传说是兄妹,住在昆仑墟。而地上诸神最早的形象已经开始接近人类了,比如后羿、夸父,但是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神通广大,肉身强悍,他们是得到盘古血肉精华的族群,被称为巫族。女娲跟伏羲的关系自然不必说,但是妖族跟巫族向来不合,甚至互派间谍引发各种事件,比如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之间的大战,传说就是妖族挑拨巫族内战的。另外,我怀疑当时夸父逐日就是为了探查妖族大本营太阳星的情况的;为了避免暴露某些信息,太一的十一个儿子才会晒死夸父,从而引发一场关于巫族的大旱,造成大量巫族子民死亡,才有后来的后羿射日。而后羿射日应该就是引发第一次巫妖大战的导火索。在巫妖大战中,巫族几乎消失殆尽,妖族也陨落了大量的精英,包括太一和帝俊,以及女娲的哥哥——伏羲。女娲当时正在天外天修炼,造人造得差不多了,没有参与这次大战(身份也不适宜,已经接近圣人修为了),所以后来三清先后成圣,老子以人为教,感念从女娲那里继承来的功德,就帮助伏羲重塑人身,并尊其为人皇。这个是女娲、伏羲跟夸父的关系。
蚩尤、炎黄的关系,更为复杂一点。炎黄出现的时候,妖族已经无力在天地间兴风作浪了,而人教大兴,故而对于地面上苟延残喘的巫族,人族进行了进一步清理,蚩尤的九黎族就是巫族残余中最大的一个部族。所以炎黄战蚩尤,其实就是人族与巫族之间的战争。由于女娲造人的时候是以盘古大神的形象作为模板,所以人族跟巫族长得比较接近,很多人都不会刻意去区分人族与巫族。
我的说法是以洪荒视角来说的,真正的神话并没有这么明确的分界线和详细的故事梗概。所以仅供参考,看你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信息,可自行提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7-28
盘古生于混沌,龙首蛇身,他开天地,其后才有洪荒纪元。
女娲伏羲是兄妹,人首蛇身,据说是盘古遗泽所化,女娲造人,是人类始祖,并凭此得大功德成圣;伏羲是三皇之一。
夸父、皇帝和炎帝都是神话时代的人物,活动时间大致一致,夸父是后土子孙,追逐太阳口渴而死;皇帝和炎帝是三皇之二,为共同对抗蚩尤,组成部落联盟,后世人皆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蚩尤氏传说残暴不堪,后与炎帝、皇帝战于逐鹿,败亡。
另有一说,女娲伏羲本为兄妹,在毁天灭地的大洪水中逃生,为了人类繁衍,结为夫妻,所以这么一说,蚩尤,夸父,皇帝,炎帝等都应该是他们的后代。
第2个回答  2017-06-08
人物众多,比较复杂,他们的关系如下:

在中国神话传说中,盘古开创天地之始祖,拿着一把斧子劈开宇宙,盘古的身体各部分则化为了太阳月亮,地上的草木河流,山陵鸟兽。这就是宇宙的诞生。
盘古造的天地,使用了一段时间却并非完美。首先是支撑着苍茫天穹的四座天柱山折断了,天上崩开一条巨大的裂口。女娲闻讯赶到,捉到一只大乌龟,断掉鳌足(四根),重建天柱。然后启动了伟大的补天工程。她找来很多与天一色的青石,以及白石、黄石、红石和黑石燃烧,慢慢地石块熔化了,女娲把它补在天的裂缝中。天空随即青碧一色,仿佛从未破损过一般。
女娲女士炼石补天以后,又拿泥巴造人。造完人之后,觉得很无聊,过了很长很长的一些年头以后,她就给自己找了一个老公,也就是“伏羲”。伏羲、女娲的“结婚照”被汉朝人画成了这个样子:伏羲的鳞身与女娲的鳞身缠绕相交,上半部分是人,下半部分像蛇,互相盘绕,交尾合体。一人手里拿着圆规,一人拿着直角尺(矩),表示他们为我们制定了“规矩”。伏羲、女娲是人类历史上著名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所以叫做“人文始祖”。
又过了上千年,一名叫女登的女子在渭水边突然看到一条龙,对视之后竟然怀孕,生出一个“牛首人身”的小孩,作为礼物,在她怀里呱呱诞生了。这就是长着牛头的神农氏。神农极具仁慈爱心,一大贡献是尝百草,分辨出了各种药材和毒物,更大的贡献是把狗尾巴草,慢慢驯化成可爱的“粟”(小米),从而为中国北方人确定了长达五千年的食谱。
后世有把神农氏等同于炎帝,其实神农氏是神农氏,炎帝则是未来跟黄帝打架的那位,俩人不是一人。在先秦著作上,俩人还不是一个人。到了西汉一朝,炎帝就被塞到了神农氏的户口本上,成为了神农氏的儿子,后来干脆偷偷摸摸成为神农氏本人。也就是说,神农氏就成了我们所谓“炎黄子孙”中的“炎”。
神农氏死后,又两千年过去了。传说中的黄帝诞生了。据古人讲,黄帝也是神农氏的后裔,只不过他从陕南的渭水流域(神农氏的地盘)迁居陕北。黄帝所在的部族逐渐放弃了神农的耕植技术,而改放羊了,逐草而居。
黄帝部族从西至东不断迁居,后来越过太行山,向东继续迁移,最后到达今日河北涿鹿附近,他对这片一望无际的原野十分满意,便在这里定居下来。这时候,他听说西部神农氏的后代共工氏,跟东方的蚩尤打起来了。
共工,是华夏族的水利专家,神农氏的后裔,他随着华夏族东进的步伐来到中原。他整水的办法就是使劲堵,结果把洪水都泄到邻居门坎里去。住共工隔壁的正是从山东省移民过来的东夷人。东夷人以蚩尤为首领,蚩尤于是与共工一方展开交战。
共工一族先是求援神农氏嫡系的后裔榆罔,榆罔又请来了黄帝帮忙,打败蚩尤后,黄帝和共工、榆罔又交上了火,黄帝再次胜出。共工投降,但共工家族有一个壮男,就是大名鼎鼎的夸父。夸父是个巨人,倔强不降,被迫向西部黄土高原(华夏族老家方向)转移。一路浴血奋战,在进入黄土高原的咽喉地区函谷关地段时,被围追而来的应龙射杀。
最后,黄帝又通过战争收服了炎帝,二人共同成为华夏族的祖宗,我们于是被称为炎黄子孙。
第3个回答  2017-08-18

首先按照大致的顺序列举一下某百科中关于题主所言的各代神话人物:

1 盘古:

上古神话传说人物,盘古是中国神话体系中最古老的神,它的产生很古老,最早见于上古岩画,记载见于战国的时代《六韬·大明》,叙事见于三国时代吴国徐整著的《三五历纪》,盘古化万物最早出现在南朝梁人任昉所作的《述异记》,最早形象见于《广博物志》和《乩仙天地判说》为龙首蛇身、人面蛇身。

2 伏羲

伏羲(生卒不详),风姓,燧人氏之子。又写作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史记中称伏牺。又称青帝,是五天帝之一,生于成纪,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伏羲是古代传说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伏羲称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后去世,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

3 炎黄二帝,蚩尤:

炎黄:传说中上古中国的两个部落领袖。炎是炎帝,黄是黄帝。炎黄被认为是华夏文明始祖,而汉族(汉朝前为华夏族)则称为炎黄子孙。炎帝姓姜、是炎帝族的首领,黄帝姓公孙、号轩辕氏。他们居住在中原。与以蚩尤为首领的九黎族发生长期的部落间冲突,最后被迫逃避到涿鹿。得到黄帝族援助,攻杀蚩尤。炎帝黄帝族联盟打败了蚩尤族,正式定居中原地区。而汉族为炎黄子孙。(这里说一句,无论炎帝、黄帝还是蚩尤,都是华夏族的始祖,有些别有用心的历史发明者在其作品之中架空历史,刻意将蚩尤分离出去,意图将中华民族分裂为不同的部分对立起来,挑拨民族关系,却美其名曰艺术创作,这种行为是极为可耻的,大家要明辨是非,不要上了那些阴险小人的当)

蚩尤: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部落首领,与黄帝、炎帝并称为中华人文初祖,以在涿鹿之战中与黄帝交战而闻名。蚩尤在战争中显示的威力,使其成为战争的同义词,尊之者以为战神,斥之者以为祸首。蚩尤也是苗族相传的远祖之一。其活动年代大致与华夏族首领炎帝和黄帝同时。

4 夸父:

中国上古时期汉族神话传说人物之一,在中国神话传说及东方神话之父袁珂所著《中国神话传说》中非常精彩。在黄帝时期,北方大荒中,有座名叫成都载天的大山,居住着大神后土的子孙,称夸父族。夸父族人都是热心公益,善于奔跑,身怀巨力的人。因为他们长的个个身材高,力气大,所以又称巨人族。他们仰仗这些条件,专喜替人打抱不平。夸父族的人帮助蚩尤部落对抗黄帝部落,但是后来被黄帝打败。

5 ※女娲:

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 。又称娲皇、女阴娘娘,史记女娲氏,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相传女娲造人,一日中七十化变,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后因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女娲不但是补天救世的英雌和抟土造人的女神,还是一个创造万物的自然之神,神通广大化生万物 ,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 。她开世造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 ,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 。

将女娲排在这里不是因为时代的原因,其实女娲的出现时间极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原始的母系社会的时代,牵涉的不仅是神话,还牵涉文明的发展。当今人们普遍认为,一开始女娲的出现是由于人类的生殖崇拜,按照神话传说来讲的话,石器时代就有关于蛙的图腾,战国时代也有书籍记载女娲的传说,盘古则最早出现于三国时代,从这一说法来讲,女娲其实是最大的大佬。

在传说之中女娲是伏羲的妹妹也是老婆,这样一来大都把她与伏羲并列,但由于其出现时间实在太早,所以单独列举。

——————————分割线——————————

其实这些神话的时间有时候追溯起来很难考究,特别是各地都开始造假文献,抢祖宗,不光现在的人爱这么搞,这个法子几千年前人们一直在用,所以有时候考究起来是一笔糊涂账。

后来有人用了很聪明用了一个方法,将所有的联系一把抓起来拧在了一起,那就是燧人氏华胥氏这些完全考究不了的神祇,最后直接甩锅,甩给圣人甩给树木成精甩到古时候人们去不了的地方,反正那些地方交通不便,越远的地方越是没开化,更不可能有什么文献记载,中原地区的古人本身也不可能特地从河南往贝加尔湖跑,更不可能开船在太平洋上玩漂流……

下面摘一段燧人氏华胥氏的百科咯~

燧人氏(生卒年不详),风姓,又称燧人、尊称"燧皇"",位列"三皇"之首。燧明国(今河南商丘)人,出生于商丘,为华胥氏之夫、伏羲与女娲的父亲。一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燧人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带钻木取火,成为华夏人工取火的发明者,教人熟食,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被尊为"三皇"之首,奉为"火祖"。《尚书大传》云:"燧人为燧皇,伏羲为羲皇,神农为农皇也。燧人以火纪,火,太阳也,日也。阳尊,故托燧皇于天。"所以,燧人氏又被尊称为"天皇"。商丘因此被誉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被中国文联授予"中国火文化之乡"称号。燧人氏死后葬于商丘古城西南3里处的燧皇陵。华夏文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燧人氏,燧人氏是中华民族可以考证的第一位祖先。

华胥,也称华胥氏,风姓,故里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  。华胥是中国上古时期华胥国的女首领,她是伏羲和女娲的母亲,炎帝和黄帝的直系远祖,誉称为“人祖”,是中华文明的本源和母体  ,被中华民族尊奉为“始祖母”  。伏羲、炎帝、黄帝功勋卓著,在华夏文明史中位列“三皇五帝”,中华民族由此兴盛  。关于华胥的记载最早见于《列子·黄帝》,其后上百种典籍均有记载。

这样一来时代顺序就很好列举了。

盘古(只负责开天辟地)→洪荒时代(燧人氏华胥氏生了娃,伏羲画卦女娲造人)→炎黄时代

但这么一来有个bug,就是女娲造人,而她的父亲燧人氏,起源居然是规规矩矩从旧石器时代进化出来的部落首领!

当然如果我们不考虑bug强行运行的话,其实也是可以的,只要别考证这一段就行,虽然考证出来其实也都是古人编出来的启蒙教育故事,看看列子,书里写的那一大堆神奇的地方到现在连个遗址都找不到……

把神话摘出来整理一下差不多就是这样:

按照神话来讲,盘古是开天辟地的神,在传说之中盘古是最古老的神,这一点在神话故事之中给出的信息是,盘古相当于从宇宙大爆炸的奇点也就是神话中所谓的“鸡子”的混沌之中诞生的,在神话之中,一切都诞生在他开天辟地之后,可以说他就是天地,包括海里的鲸天上的鸟,甚至天上的太阳地上的树木,都是盘古的后代。

而伏羲女娲时代则是之后的,与盘古隔着代,伏羲画卦并传授生存技巧,女娲造人和补天,他们是华夏族的人文始祖。

再然后,则是炎黄的时代,轩辕黄帝收服炎帝部落,打败兵主蚩尤,结束了部落之间的战争一统中原,夸父就是那个时代的人。

OK,考试考到bug的话,就说他们都是天地生的,完美~

第4个回答  2017-08-07
在神话传说中,女娲缔造了人类。炎帝应该算作女娲后人。至于你说的“皇帝”我不清楚你指的是秦始皇,还是泛指后市所有皇帝,又或是与炎帝同时代的那个,那应该写作“黄帝”,与炎帝身份差不多。盘古与夸父与伏羲女娲没什么关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