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降雨北上,过境山东,下雨量大的为什么是青岛?

如题所述

强降雨北上,过境山东,下雨量大的为什么是青岛?

我觉得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因为我们都知道,现在是夏季,一般来说夏季的降水量比较大,特别是有些地区因为降水量的原因,导致了很多地方在降水量比较集中的时候,可能会形成暴雨。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地区出现洪涝灾害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为在每年的五六月份,在海上都会形成一股暖湿气流,这股暖湿气流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因为太阳光照比较强烈,海上的水分逐渐蒸发进入天空形成一股暖湿气流,这股气流是比较持续的,它受到东南季风的影响就会被吹到陆地上来。

一旦他们进入陆地以后的影响就是非常大的,他们进入陆地之后会在一个地区形成降水,比如这股暖湿气流如果遇到高山的时候,就会在高山附近受到阻挡,逐渐形成降水降水,而且降水量非常大,持续时间也非常长。但是这五暖湿气流在形成以后,并不是一直不往前走的,它也是逐渐移动的,大概的移动方向就是从南向北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所过之处也会形成降水。

但是每年的降水强度怎么样谁都不知道,有的年份降水强度比较大,但是有的年份降水强度就比较小,总的来说这个降水强度和很多因素有关,具体来说就是和一些地区的整体的气候特点和地势有关。

现在这股强降水已经从南方逐渐到了北方,到了山东半岛附近,但是大家可以发现青岛地区的降水量会比较大,其他的地区比如烟台山东济南等地。驾驶量相对较小一些。看到这里大家就可能会产生疑问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种情况呢?

其实我觉得这个也比较容易解释,因为这股暖湿气流是从南向北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首先要经过的就是青岛,所以在青岛集中的时间比较长,而且青岛附近还有一些丘陵可以阻挡住这些暖湿气流,所以在青岛逗留的时间就会比较长,逗留的时间长就会影响到降水,所以这个时候的降水量就会比较大,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正常的现象。

还有一些具体的原因就比如因为这些地区的气候特点导致的青岛市靠海的而济南等一些地区完全是在内陆,所以就会受到的影响比较小,特别是这股暖湿气流,很难通过这样一个小的环境进入内陆,所以对内陆的影响就会比较小。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喜欢的朋友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点赞关注,我将会和大家积极互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16

主要原因有两个:降雨量大和排水系统慢。“只要心态好,出门就是巴厘岛”,这是近日来部分青岛市民自我解乏的幽默段子,受多日来强降雨的作用,青岛市南北部以及李沧、黄岛、胶州等较多路段出现严重的内涝积水的画面。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青岛的地理位置靠近沿海,是沿海城市。产生的是洪水类型是典型的城市内涝型洪水。和长江以及淮河流域发生的洪水有着明显的区别。本次发生的强降雨,有以下显著的特点:范围广,短时降雨量高,平均降雨量达到将近约100毫米。区别较为明显的黄岛区最大降水量竟然达到惊人200毫米,气象天气预报从一开始的暴雨黄色预警升级为红色预警,这种情况在青岛乃至整个胶东半岛地域都是罕见的,从数据了解到,近几年降雨量几乎普遍不高。

俯瞰青岛市较为严重的积水路段,大部分都是桥洞、地市较为低洼的区域。低洼路段排水系统就会显得更慢了,像最近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海绵城市设计,海绵城市设计在这里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只能等到路面排水差不多后,低洼处才能逐渐恢复像往常一样的交通路况了。青岛是较为典型的丘陵地形,市区东侧地市有连绵不断的崂山山脉,中心也有零星分布小型山脉,黄岛区东西侧也有珠山等高大的山脉分布。由此这样的地形城市使得城市内涝概率大大增加。也可以理解为,青岛市区高低不平,坡路非常多,大到暴雨天气雨水就很容易导致雨水汇集到低洼处,形成低洼路段积水,这个是丘陵型城市形态的通病,不单指青岛,就连经常调侃的“德国”排水系统也是这样。

由此可以总结:山东近日来的暴雨,青岛出现严重的内涝情况,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短时降雨量过于巨大,排水速度小于降水速度,河青岛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第2个回答  2020-08-20
因为青岛靠海比较近,有水汽的作用,所以在降雨的时候,降雨量比别的城市要多。
第3个回答  2020-08-20
因为青岛位于海边,风会把海里的水汽带到青岛,所以下雨量大的是青岛。
第4个回答  2020-08-20
因为青岛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所致。青岛是一个海滨城市,海水蒸汽积聚过多,雨量就比较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