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几大血型中,哪个血型最长寿呢?

如题所述

根据ABO血型分类系统,人的血型主要分为4大类——A、B、AB、O型,又可根据Rh抗原阳/阴性细分为8种。

血型分类,Walden university,血型和健康的关联有以下诸多推测:

O型血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最低

较早的研究表明,A型血与高水平的LDL(“坏”)胆固醇有关,而AB型血与炎症相关,这些都是心脏病的危险因素。2012年,来自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汇总了两项长期研究数据,在20年内追踪了89500名成年人,结果发现,与O型血的人相比

    AB型血的人患心脏病的可能性增加23%。B型血液患者的风险增加了11%。A型血的人的风险增加了5%。并且其关联性并未因其他风险或饮食因素的多变量调整而改变。

不同ABO血型冠心病危险比(95%CI)

关于增加风险的潜在机制,作者指出,在非O型个体中,血浆VIII-vWF因子水平比O型血型患者高约25%。先前已将VIII-vWF因子水平升高确定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因此,对于非O型血的人来说,保持包括改善胆固醇水平、戒烟、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限制饮酒、处理压力等心脏健康的生活方式将尤为重要。

A型血的人胃癌风险高

有很多因素与较高的癌症风险有关,因此有时很难知道哪些因素占主导。然而已有研究证实,不同ABO血型的人患癌风险不同,A型血的人患胃癌的风险升高,非O型血(A、B、AB)的人患胰腺癌的风险升高

一项来自台湾队列研究共纳入339432名具有实验室基础血型的健康人。研究在调整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吸烟、饮酒、体力活动和体重指数后,显示与O型血相比,A型血与胃癌发病风险和死亡率显著相关,非O型血与胰腺癌风险升高相关。相反,与O型相比,AB型血与肾癌风险呈反比。


按ABO血型划分的总体和特定病因癌症发病率的HRs,部分截图

来自《美国流行病学杂志》研究结论也提示我们,如果血型是AB型,患的胃癌风险大约比B或O型血高26%,如果是A型,则风险高20%。

同样,虽然无法改变血型,但我们仍有一些方法可以降低患癌风险,比如注重健康饮食,多食用水果、蔬菜、全谷物、鱼等,经常运动,避免吸烟避免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预防胃癌的重要措施,有专家认为,A型血的人可能会对这种细菌免疫反应过度,从而增加患癌风险。

O型血的人老年痴呆风险低

ABO基因与大脑功能和记忆力下降有关。与O型血的人相比,A、B、AB型血的人有认知和记忆问题(可能导致痴呆症)的可能性高达82%

谢菲尔德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开创性研究揭示了血型在神经系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研究对189名健康志愿者的头部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并计算大脑内灰质体积,通过数据分析后发现,O型血的人大脑中的灰质更多(小脑后部灰质较多),A、B或AB型血的人在大脑的颞部和边缘区域灰质体积较小,包括左海马部位。这些发现表明,较小的灰质体积与非O型血有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中的灰质体积通常会减少,从而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发病风险增高。而左海马是最早被阿尔茨海默病破坏的大脑部分之一。


较小的灰质体积与非O型血有关

因此,研究提示血型很有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未来需要进一步探索机制。而在日常中,我们仍需通过经常锻炼身体、避免压力过大、充足规律睡眠来保持认知功能强大。

血型与长寿有关吗?

1961年首次有研究发现,125位健康老年男性(65-89岁)中A型血的人更多。8年后,一项针对年龄超过90岁的50名居民进行的研究发现,ABO血型与寿命之间并无相关性。在对年龄超过75岁的德国医生的一项调查中,O型血似乎与预期寿命更长有关。

关于百岁老人的两项研究发现是矛盾的。在269名日本百岁老人中,观察到B型血者占比更高(29.4%)。与此相反,美国的研究得出结论,B型与其说是与长寿有关,不如说是早期死亡的标志。



总之,目前来看,血型与健康的联系在日渐成熟的研究中愈发明确,但关于与实际寿命联系的研究存在诸多矛盾之处,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来解开这些谜团。但可以肯定的是,不论血型预示着哪些健康风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健康饮食、锻炼身体,总会为降低各种疾病风险带来益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9

应该没有几个人不知道,AB型可以接受其他任意血型的血液输入,而O型血又可以输入到其他所有血型的体内,所以,它们分别被叫做万能受血者和万能输血者。但是,一定会有人觉得这跟生活中遇到的真实情况有冲突,比如:某个医院血库急需什么血型,希望大家赶紧过去献血。

简单直白点说,不同血型之间的输入和输出只能是量小的情况,需要大量输血的时候,原则上最好是相同血型,哪怕你是万能受血者的AB血型。其实,人类拥有30多种不同血型,远不止大家平时经常看到的O、A、B、AB四型,还有比Rh阴性和Rh阳性更罕见的MN及MNS血型系统。那么,不同血型的人在寿命长短上,是否具有明显的差异呢?

人的血型可能发生改变

要知道,一个人的血型并不是绝对不可能发生改变,有的血型在改变之后能重新恢复之前的血型,但有的血型变化则很可能是长期都是不可逆的:

一个确诊了白血病的人,很可能在患病的过程中出现ABO血型抗原减弱、甚至消失的情况,如果他原来的血型是B型或A型中的一种,便很可能出现实验室血清学检车结果为O型的情况。但是,这种变化一般都不会对反定型产生干扰,一旦病情有所好转便会还原为以前的血型。

由于非同型异基因骨髓移植并不是特别常见,所以,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过程足以彻底改变一个人的血型。简单点说,如果一个人需要做骨髓移植,他自身的ABO血型正定型和反定型血型都是A型,并且Rh血型表现为阳性。而给他捐献骨髓的人的血型是B型,Rh血型表现也为阳性。那么,这个进行了骨髓移植的人,最后则很可能会变成B型的ABO正定型和AB型的反定型。

当然,这个结果可能会让部分人感到不可思议,觉得不就是一个骨髓移植罢了,怎么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血型?道理的确是也很简单,因为,这是这个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涉及到的本就是异基因人士,客观存在 ABO血型不合的情况,当受体自身的红细胞逐渐衰亡以后,其红细胞凝集素也会随之消失,这才出现了受体的血型变得跟供者一样的情况。

血型和寿命的长短存在哪些关联?

刚刚已经讲到了,举例说明了人的血型可能在哪些情况下发生变化,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血型并不是寿命长短的决定性因素,毕竟它自身就是可以被改变的。当然,如果非要找出血型和寿命长短之间存在什么关联,这个主要是指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

比如,日本的科学家进行过一项研究,他们对一个特殊群体的死亡率进行了统计,这个群体都是曾经遭受过严重身体创伤的人,但死亡率却因为不同血型而呈现出较大差异。从数据结果来看,其中O型血的人死亡率达到了28%,而其他非O型血型的人的死亡率则大约在11%的样子,也就是说前者的死亡率相当于后者的3倍左右。

一直以来,能够不同人群进行血液输送的O型血,都被视为一种益处极大的血型。虽然,日本进行的这项研究涉及到的数据样本还不够强大,但如果O型血的人死亡率更高,真的是因为自身血液里含有的凝血因子水平更低。那么,这就意味着这种血型可能存在较大弊端,科学家们为了更准确地认识到,O型血本身存在的风险到底有多大,进一步的结果也还在研究之中。

生活中跟血型有关的说法有很多,但其中不少都伪科学结论,比如O型血的人更招蚊子。这其实跟你说哪个血型的人更长寿一样,都是毫无科学依据的。只有当遇到意外紧急情况的时候,一般更常见的血型,在医院中的库存相对不会那么紧张,可能会存在救治的及时性上存在优势,而特别稀缺的血型在遇到大量输血的时候则可能需要等待血液,这种情况的确可能会导致救治成功率存在差异,但并不适用于大多数普通人。

人的寿命长短跟哪些因素有关?

不管你信不信,一个人的寿命长短主要取决于基因!比如,在你之前的几辈子寿命都比较长,那你遗传基因存在明显缺陷的概率就比一般人小,也就是说,长寿的家族更容易出现长寿的后代个体。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两个人如果要结婚,最好是了解一下双方家庭成员的病史,这也是对自己组建新家庭比较负责的一种做法。

当然,寿命的长短还跟我们出生之后的生活环境和个人习惯有关,比如,控制不住体重的人往往会逐渐丧失先天的基因优势,而经常锻炼身体和饮食均衡的人则可以来弥补先天基因的不足,或者进一步加强基因优势。之所以说生活环境也能对一个人的寿命产生影响,这是因为环境决定了我们的生活状态,还跟大家的心情密切相关,所以,长期抑郁和过度劳累都会对身体带来不好的影响。

第2个回答  2021-01-29

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专有血型,在ABO这个血型系统的规范下,我们的血型有A型、B型,还有AB或者O型。对于不同的血型,我们没有办法去改变,因为自己的血型是从父母那里遗传得来的。所以,如果你是A型血,那么可以肯定的是,你的父母有一方是A型,还有一方是O型,但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父母任何一方有B型。既然血型与遗传有关,那么它跟寿命有没有关系呢?有人认为,女人的寿命跟血型有很大的关系,这其中有什么依据吗?那又是哪种血型的女性寿命最长呢?关于这个问题,大家需要对以下3个常识有所了解。

1.血型与健康有关系吗

一个人的血型与健康是有关系的。举个例子,生活中血型最稀缺的是A型血,对于这种血型,如果遇到急需输血的时候,因为血的资源匮乏,可能会导致输血不够,对于需要抢救的A型血女性,这个时候就会非常危险。抛开外在因素不说,从现有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来看,不同血型的女性,其健康指数确实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背后的原因,目前还无法得出确切的答案,或许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血型的不同跟健康确实存在某些遗传方面的联系。

2.血型可以决定一个人是否长寿吗

女性的寿命,是否会跟血型有关系?这个问题还没有肯定的回答。有人认为,O型血的女性寿命可能最长,因为他们认为O型血的女性,性格更倾向于开朗,不会消极处世。相反,如果是A型血的女性,则更容易出现情绪波动,脾气也相对急躁,这些都会对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所以人们得出一个结论,O型血的女性,在人群中出现长寿的几率会更大,而B型和AB型血中,A型血的女性长寿的几率最小。

3.血型可以决定女性的寿命吗

这个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我们每个人的健康与寿命,除了先天因素影响之外,后天的因素同等重要。所以,大家不要完全依赖于血型去猜想自己是否有长寿的基因,从日常生活中做好自我管理,才能够使自己真正收获健康,让长寿的潜质悄悄附身。

第3个回答  2021-01-08

人类的几大血型中,哪个血型最长寿呢?

据美国医生及数学家史蒂芬·M·魏斯贝格(StevenM·Weissberg)与知名的健身专家约瑟夫·克里斯蒂安奴曾在对5000人的问卷调查中得出了有趣的数据:O型血的人最长寿,平均寿命几乎达到87岁;沉着冷静的B型血人比O型血人早10年去世。

那么,事实真如文章所说的那样吗?性格、长寿与血型真有关系?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

常见的血型有哪几样?

1、ABO血型系统是最多而常见的血型系统,分为A、B、AB、O四型,也是第一个被阐述的红细胞血型系统。

不同的血型有不同的遗传基因,决定每个人不同血型的秘密集中在红细胞膜上,A、B血型抗原的决定簇是糖蛋白和糖脂上的寡糖,因为该膜上面有特异性抗原类型。也正是如此,ABO血型才会依据红细胞上A和B抗原的有无,而将血液分成A、B、AB、O类型。

2、以Rh血型系统分型,主要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

其中Rh阴性血型俗称“熊猫血”, Rh血型密码则相对较简单,绝大多数人都是Rh阳性血型,仅有极少数人为Rh阴性。

3、鲜为人知的MN及MNSs血型系统,由Landsteiner和Levine两位学者在1927年发现,有这种血型的人极少。

2

O型血真的有益于长寿?

ABO血型一直是科学家的研究热点,一般认为O血型抗原最先出现,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有着特定的基因变化规律,能够很好地反映出种族的延续和早期人类的迁移情况。

遗传学家认为:人类ABO及其他血型的多态性是在饮食、气候、环境和病原微生物介导下的进化结果。ABO血型是遗传基因在血液中的反映,我国各民族和地区均有较为稳定的血型分布,目前有华北、华中、华南及华东诸型。

国内学者在1981年,对长春地区90岁以上老人做了ABO血型的研究,结果发现,长寿老人的ABO血型分布与一般人群迥然不同,

长寿老人血型分布中O血型减少而A血型增多。

2001年,国内学者对维吾尔族的长寿老人红细胞ABO血型遗传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和田地区维吾尔族的长寿老人中B血型>AB血型>A血型>O血型,B血型人易患病的概率要明显低于其他血型人,而且与国内中西部及西南各省的频率顺序也不太一致。

所以,血型与长寿人群有一定的关系,但是长寿人群血型多态性迥然不同,目前也尚未明确有特定长寿优势的血型。同时,家族长寿遗传基因、体力劳动、生活规律、饮食方式与长寿人群有密切的关系。

3

血型会影响性格?

1927年,日本学者古川竹二最先提出性格血型学说。他依据自己的日常观察和调查研究,提出了“人因血型不同,而具有各自不同的气质;同一血型,具有共同的气质”的论断。

古川根据血型将人的气质划分为A型、B型、O型和AB型四种,其中A型的人内向保守、多疑焦虑、富感情、缺乏果断性、容易灰心丧气等。B型的人外向积极、善交际、感觉灵敏、轻诺言、好管闲事等。O型的人胆大、好胜、喜欢指挥别人、自信、意志坚强、积极进取等。AB型的人兼有A型和B型的特征。

中西方的学者对此争议很大,对此研究结果认为血型与情绪、人格因素有很多不确定性;血型性格学说目前并没有得到国内学术界的正式承认,研究结果多数认为气质类型与血型分布没有什么必然的或者较为密切的联系。

所以,当前有关血型与性格关系的研究结果并不明确,一些研究没有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有意义的关系,即使是有些报告了二者有显著性相关,其结果也是模棱两可,甚至是相互矛盾的。

4

血型与各种疾病有关?

国内有来自不同科研院所的学者团队开展了ABO血型与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糖尿病、哮喘和肿瘤的相关性调研及Meta分析研究。结果发现:

1、高血压、糖尿病及哮喘的发病具有较强的遗传倾向,与ABO血型有一定连锁相关关系。

2、糖尿病的发生可能与ABO血型有关,国外人群中B血型的糖尿病发病风险高于其他血型,AB血型可能是糖尿病发生的保护因子,而A血型和O血型在国内外人群中与糖尿病的发生均无关。

3、A血型人群患冠心病的风险增加,而O血型则为冠心病与心肌梗死发病的保护因子;B血型、AB血型与冠心病及心肌梗死的发病均无明显相关性。

4、肺癌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单一的ABO血型因素可能与肺癌发生是无关的。

5、ABO血型系统与胃癌发生风险存在关联,A血型是胃癌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之一。

综上,上述的研究多停留在统计学结果的论述上,缺乏相关机理的探讨与大样本人群的研究。疾病的发生是基因遗传、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现代医学也尚未明确证明某种血型能促进长寿。

第4个回答  2021-01-29

根据ABO血型分类系统,人的血型主要分为4大类——A、B、AB、O型,又可根据Rh抗原阳/阴性细分为8种。

血型分类,Walden university

一种血型的常见或罕见程度因种族、民族背景等因素而不同。大多数时候,验血型的目的是为了安全献血或接受别人的输血。当然它还有类似指纹的身份ID功能,在判断孩子是本人的还是“隔壁老王”的时候起关键(但不是绝对)作用。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处于某种血型的你,可能意味着容易患上某些疾病,也可能预示着更加长寿。因为构成我们血型的ABO抗原不仅在红细胞表面表达,而且还存在于其他人体组织中,这为ABO血型在血液系统之外的各种健康结果提供了理论基础。

较小的灰质体积与非O型血有关

因此,研究提示血型很有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未来需要进一步探索机制。而在日常中,我们仍需通过经常锻炼身体、避免压力过大、充足规律睡眠来保持认知功能强大。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们都知道,影响疾病的因素往往有多种,血型只是其中一种,且不同研究可能也存在矛盾之处。最终可能都要回归到一个硬性指标——寿命。从逻辑上讲,上述研究已扩展到关于ABO血型与寿命的潜在关联,但在二十世纪中期,就有研究开始试图解释不同血型个体之间的寿命差异了。那么不同血型的人真的会寿命不同吗?哪种血型的人寿命更长?

血型与长寿有关吗?

1961年首次有研究发现,125位健康老年男性(65-89岁)中A型血的人更多。8年后,一项针对年龄超过90岁的50名居民进行的研究发现,ABO血型与寿命之间并无相关性。在对年龄超过75岁的德国医生的一项调查中,O型血似乎与预期寿命更长有关。

关于百岁老人的两项研究发现是矛盾的。在269名日本百岁老人中,观察到B型血者占比更高(29.4%)。与此相反,美国的研究得出结论,B型与其说是与长寿有关,不如说是早期死亡的标志。

因此就目前的研究来说,血型与寿命的联系尚无定论。这些差异可能有几种解释。例如,任何已识别的关联可能是特定于人口或位置的。另外,不同的结论可能会受到方法学差异的影响,包括该领域研究普遍存在的潜在陷阱。抽样误差和种族或族裔分层也可能是不同研究组得出不同结论的原因。重要的是,种族和种族因素也导致在同一国家甚至同一城市的人口中ABO基因分布差异高达5%–20%。同样,抽样误差可能会导致来自1000个个体的样本之间的差异高达4%。

如果要明确血型和预期寿命之间的关联,那么阐明造成这种相互作用的机制就很重要,部分原因是可以潜在地评估对长寿的负面影响的任何可行的改变。但是,由于ABO群体目前是不可改变的人类特征,因此对ABO血型与预期寿命之间的任何关联的研究都可能仅仅归结为“相当有趣”的事实,而不是“临床实际”的事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