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偏爱中草药,到底有哪些缘故呢?

如题所述

无论是科班的中基教材还是中药教材,都会有相同的一句话:“中医药是古代劳动人民在一次次的实践中积累经验而发展起来的。”这句话对,但不全面,更是忽略了一个最关键的步骤。

 ⬆️中医药大学教材,新时代中医的特有产物,一直褒贬不一。


把时间推回到上古时期,那个祖先们茹毛饮血的年代。那个时候在原始人部落,只有两种人最受尊敬—代表武力的部落首领,还有代表知识的大祭司,也就是巫。

巫在上古时期的地位非常之高,除了祭祀在过去的人心里有着崇高地位之外,还因为巫掌握着最原始的医药学知识和化学知识。而这些巫的知识是怎么来的呢?在那个没开化的年代,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不断地积累经验,在一次次偶然中发现了最原始的草药及其使用方法,例如偶然熬一锅野菜汤,发现喝下去的病人都不咳嗽也不发热了,于是就知道了这种野菜是可以治病的。不舒服的地方总按压,发现身体慢慢变舒适了,就把这种地方称作穴位。

直到封建社会,巫的地位迅速下滑,就成了动画片里这样的丑角。

从这点来看,科班教材说的是非常正确的,但是由于类似于“建国后不许成精”这样的原因,教材特意忽略了医药发展史上最浓重的一笔。

按照教材的说法,穴位经络,乃至阴阳五行都是经验积累而成的,但是大家细想,人身720个穴位,又要归属到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之中,还要总结出这些经络的流动走向,大家觉得这是仅靠着经验总结一点点找出来能做到的吗?

就算穴位和经络是总结而出,那经络循行如何总结,更不可能正好十二经络和十二时辰相应,产生子午流注的理论。而且,所有的文献里并没有记载人们是如何一步步发现经络穴位的,也没有中间产物的出现。

而这,就是教材上忽略的一点,中医药理论的产生最关键之处不是经验总结,而是“自身感受”。

大家有没有发现,那些被各个宗教奉为圣贤的人,例如老子,释迦牟尼,基本上都出现在同一个时期。而后世无论是文艺复兴还是工业革命,还是现在的信息时代,人们越来越有知识,却再也没能产生一个伟大的贤者,甚至连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哲学家都没有。背后的原因我们暂且不去探讨,但这些人存在的时代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冥想,打坐修行的人所能达到的境界比现在的人要高很多。看到这里如果有朋友认为修行只是锻炼身体或者心理作用的可以先划走了,因为接下来说的东西和各位的世界观认知差异很大,对于修行练功是怎么回事需要另写很长的文章才能说出个大概来。

随着修行者的功力不断加深,他们的身体会被逐渐开发,身体会比常人敏感很多,然后他们发现了,每次进入打坐或者站桩的功态,都能感受到体内的气血是按相同的路径流动的,这个路径便是【经络】;气血涌动时经常会在某一个点的感觉更加强烈,这些点就是后来的穴位。

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发生在黄帝时期,但事实上中医理论是在汉朝才形成完整的体系。而我接下来要说的,才是神农尝百草的真相。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

我们仍然将这个人或者这群人称为“神农”,神农都是上文所提到的那种修行大成者,而他们的任务就是在那个没有复杂仪器的年代用自身的感知来完善中药的体系。

他们每吃一味药,药物在胃里被消化,之后其中所蕴含的可以治病的“能量”就会进入不同的一条或者几条经络,这些神农用他们敏感的身体感受到了这些“能量”归于哪条经络,便记载下来。最终形成《神农本草经》

这才是中医药理论形成的最关键的一环,无数修行者以自身为仪器,将原始社会粗陋的经验医疗技术转化成了理论完善的科学体系。因为人体千百年来未有变化,所以这些人用自身体悟总结出来的中医,时至今日依然能被我们这些后人使用。

同理,阴阳五行也不仅仅是哲学思想,更是一种逻辑严谨的科学。东方文化里哲学和科学往往是高度统一的,而西方的很多哲学家或者科学家对于另一方面的研究却有些贻笑大方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17
中国人自古治病都是使用中药,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中药治疗比较温和,药材都来自天然,比较符合中国人的喜好。
第2个回答  2021-02-17
中草药方吃起来对身体各器官伤害很小,西药吃起来副作用大,另外,中草药也能起到慢慢调理身体的作用,对患者而言,是非常有利的。
第3个回答  2021-02-12
因为中国人最开始治疗生病,用的就是中草药,这种习惯一直传承下来,在人们的心里已经根深蒂固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