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广东出过哪些状元?

如题所述

隋唐开科举取士以来,广东共出了过九位文状元。
  
  1、莫宣卿,封开人,唐朝大中五年辛未科状元。
  2、简文会,南海人,南汉乾享二年戊寅科状元。
  3、张镇海,南海人,宋朝咸淳七年辛未科状元。
  4、伦文叙,南海人,明朝弘冶十二年巳未科状元。
  5、林大钦,潮州人,明朝嘉靖十一年壬辰科状元。
  6、黄士俊,顺德人,明朝万历三十五年丁未科状元。
  7、庄有恭,番禺人,清朝乾隆四年巳未科状元。
  8、林召棠,吴川人,清朝道光三年癸末科状元。
  9、梁耀枢,顺德人,清朝同治十年辛未科状元。
一,武状元系列~~~~~~

1.清朝武状元李威光

李威光,字作楫,五华县黄埔村人。据《长东县志》载:他身高七尺,臂力过人,二十五岁中武举人,乾隆三十七年(时年二十七岁)在京城会试被皇上钦点“状元及第”,即在京城任“头等侍卫”五年,旋被派为广西提标左营中军游击,后任闽安水师副将、福建南澳总兵官等,为抗击倭寇、守卫边陲,立下了汗马之功.

2.黄仁勇 (1762~1817)清代武状元。

海阳(今潮州市潮安县)古巷孚中乡人。父黄廷毅,是一老实本分农民。黄仁勇自幼胆识过人。因家贫,至12岁方才进本乡私塾读书。他既勤于学文,又喜习武。他使用过的练武石,最重的竟达300多斤。乾隆四十六年(1781)仁勇得中文秀才。

黄仁勇的岳父是远近闻名的武术教师,在龙湖杨厝开馆授徒。他不单武功好,也具慧眼,见女婿身材魁梧,臂力过人,料定日后必然所成,便劝其弃文习武。黄仁勇听从岳父所劝,真的在武功方面下功夫。他能够刻苦自励,经过10年苦练,果不出岳父兼师傅所预料,此时的黄仁勇已学得十八般武艺俱精。乾隆五十七年(1792),黄仁勇赴省参加乡试,得中武举人。同年进京赴试。但在会试中未能登上科甲,名落孙山。他并未灰心,寄居京城一佛寺,继续苦练。三年之中,他虚心向学,博取众家之长,以补已之不足,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三年之后便是嘉庆元年(1796),嘉庆皇帝丙辰恩科取士,黄仁勇再度赴试,遂得二甲第二名武进士。在殿试中,皇帝喜其文武双全,钦点为会魁武状元、头等侍卫,官拜福建金门镇中军游击等职。在金门镇任职达15年,黄仁勇倾注心血于加强海防,抵御外海,保卫国土。因成绩卓著,屡受朝廷嘉奖赏赐。嘉庆十六年(1811)自感身体不适,难驰疆场,上疏请求解甲归田。朝廷允其所请。仁勇为官清廉,自奉节约。因身体不适归田后,仍为桑梓兴农桑、修水利做出贡献。

黄仁勇自入仕途,为官清谦,自奉甚约。归乡之时,积蓄无多,从未盖过豪华的状元宅第。倒是乐为桑梓造福,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做出贡献。清嘉庆二十二年(1827)病故于故乡孚中,终年55岁.

3.明代状元朱可贞〔顺德〕

朱可贞,生卒年不详,字占遇,号子庵,顺德龙江人。明代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中武状元。少时习文,曾考取秀才,后又弃文习武,善使大刀强弓。崇祯元年中进士,殿试以一甲第一名及第,授锦衣副千户,大破阳江、电白一带海盗,获海船数十艘,奉调广西海防。后目睹当道昏聩、国是日非,终于心灰意冷喟然辞官归还故里,作诗练字终老。

4.清代状元姚大宁〔南海〕

姚大宁(1772-1807),字允盛,又名大令,南海和顺镇文教乡人。据了解,他由于考秀才落第,于是弃文学武,学得一身好武功。清代嘉庆四年(1799年)姚大宁赴京应试,中了进士。皇帝破例召他到便殿御试,发9箭令他射,结果9箭都中的,于是被赐第一名武状元,赐头等侍卫服和黄金甲铠等,衣锦还乡。清代状元林德镛〔潮州〕

5.林德镛(1675-1722),字白庵。清代康熙揭阳县棉湖镇(今揭西县)人。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春,林德镛赴省城参加乡试,夺得武举第二名。康熙六十年(1721年)春,他又赴京参加会试,获第九名。接着,他在殿试中以炉火纯青的武功力胜群英,最后被康熙帝钦点为武状元。林德镛夺魁之后,兵部授予二等侍卫,执侍于皇帝经常进出的乾清门。他曾护驾康熙至承德避暑山庄。惜未能施展才干,即于第二年10月因病遽卒,年仅37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一,武状元系列~~~~~~

1.清朝武状元李威光

李威光,字作楫,五华县黄埔村人。据《长东县志》载:他身高七尺,臂力过人,二十五岁中武举人,乾隆三十七年(时年二十七岁)在京城会试被皇上钦点“状元及第”,即在京城任“头等侍卫”五年,旋被派为广西提标左营中军游击,后任闽安水师副将、福建南澳总兵官等,为抗击倭寇、守卫边陲,立下了汗马之功.

2.黄仁勇 (1762~1817)清代武状元。

海阳(今潮州市潮安县)古巷孚中乡人。父黄廷毅,是一老实本分农民。黄仁勇自幼胆识过人。因家贫,至12岁方才进本乡私塾读书。他既勤于学文,又喜习武。他使用过的练武石,最重的竟达300多斤。乾隆四十六年(1781)仁勇得中文秀才。

黄仁勇的岳父是远近闻名的武术教师,在龙湖杨厝开馆授徒。他不单武功好,也具慧眼,见女婿身材魁梧,臂力过人,料定日后必然所成,便劝其弃文习武。黄仁勇听从岳父所劝,真的在武功方面下功夫。他能够刻苦自励,经过10年苦练,果不出岳父兼师傅所预料,此时的黄仁勇已学得十八般武艺俱精。乾隆五十七年(1792),黄仁勇赴省参加乡试,得中武举人。同年进京赴试。但在会试中未能登上科甲,名落孙山。他并未灰心,寄居京城一佛寺,继续苦练。三年之中,他虚心向学,博取众家之长,以补已之不足,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三年之后便是嘉庆元年(1796),嘉庆皇帝丙辰恩科取士,黄仁勇再度赴试,遂得二甲第二名武进士。在殿试中,皇帝喜其文武双全,钦点为会魁武状元、头等侍卫,官拜福建金门镇中军游击等职。在金门镇任职达15年,黄仁勇倾注心血于加强海防,抵御外海,保卫国土。因成绩卓著,屡受朝廷嘉奖赏赐。嘉庆十六年(1811)自感身体不适,难驰疆场,上疏请求解甲归田。朝廷允其所请。仁勇为官清廉,自奉节约。因身体不适归田后,仍为桑梓兴农桑、修水利做出贡献。

黄仁勇自入仕途,为官清谦,自奉甚约。归乡之时,积蓄无多,从未盖过豪华的状元宅第。倒是乐为桑梓造福,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做出贡献。清嘉庆二十二年(1827)病故于故乡孚中,终年55岁.

3.明代状元朱可贞〔顺德〕

朱可贞,生卒年不详,字占遇,号子庵,顺德龙江人。明代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中武状元。少时习文,曾考取秀才,后又弃文习武,善使大刀强弓。崇祯元年中进士,殿试以一甲第一名及第,授锦衣副千户,大破阳江、电白一带海盗,获海船数十艘,奉调广西海防。后目睹当道昏聩、国是日非,终于心灰意冷喟然辞官归还故里,作诗练字终老。

4.清代状元姚大宁〔南海〕

姚大宁(1772-1807),字允盛,又名大令,南海和顺镇文教乡人。据了解,他由于考秀才落第,于是弃文学武,学得一身好武功。清代嘉庆四年(1799年)姚大宁赴京应试,中了进士。皇帝破例召他到便殿御试,发9箭令他射,结果9箭都中的,于是被赐第一名武状元,赐头等侍卫服和黄金甲铠等,衣锦还乡。清代状元林德镛〔潮州〕

5.林德镛(1675-1722),字白庵。清代康熙揭阳县棉湖镇(今揭西县)人。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春,林德镛赴省城参加乡试,夺得武举第二名。康熙六十年(1721年)春,他又赴京参加会试,获第九名。接着,他在殿试中以炉火纯青的武功力胜群英,最后被康熙帝钦点为武状元。林德镛夺魁之后,兵部授予二等侍卫,执侍于皇帝经常进出的乾清门。他曾护驾康熙至承德避暑山庄。惜未能施展才干,即于第二年10月因病遽卒,年仅37岁。

二.文状元系列~~~~~~~~

隋唐开科举取士以来,广东共出了过九位文状元:

1、莫宣卿,封开人,唐朝大中五年辛未科状元。
2、简文会,南海人,南汉乾享二年戊寅科状元。
3、张镇海,南海人,宋朝咸淳七年辛未科状元。
4、伦文叙,南海人,明朝弘冶十二年巳未科状元。
5、林大钦,潮州人,明朝嘉靖十一年壬辰科状元。
6、黄士俊,顺德人,明朝万历三十五年丁未科状元。
7、庄有恭,番禺人,清朝乾隆四年巳未科状元。
8、林召棠,吴川人,清朝道光三年癸末科状元。
9、梁耀枢,顺德人,清朝同治十年辛未科状元。

莫宣卿,唐朝文宗大和8年(公元834年)农历8月17日,岭南历史上第一位状元,诞生在封开县麒麟山下一条秀美僻静的小山村。

伦文叙,是住广州西关十二甫西芽菜巷的一户穷人家,伦文叙从小聪明过人,但是因家境贫穷,他七岁起就得上街卖菜。状元及第粥的由来就跟他有关。

简文会,幼丧父,家贫失学,靠母守节抚育成人.

黄士俊,出身家道中落之书香人家,当私塾教师的父亲只得去兼卖豆腐.

梁耀枢未长大成人,父母双亡,所幸得堂兄抚养成人。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