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学中,简述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的特征

如题所述

第一阶段:劳动的平均产量开始上升,且达到最大值;劳动的边际产量上升达最大值,燃后,开始下降,且劳动的边际产量始终大于劳动的平均产量;劳动的总产值量始终是增加的。

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的阶段,在第二阶段会连续增加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以增加总产量,并将生产不断扩大。这一阶段是生产者进行短期生产的决策区间。

第三阶段:劳动的平均产量继续下降,劳动的边际产量降为负值,劳动的总产量也呈现下降趋势。

扩展资料: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经济学核心思想是物质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可分为两大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起源希腊色诺芬、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早期经济学,经过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等经济学家的发展,经济学衍生出了演化证券学、行为经济学等交叉边缘学科。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学研究和应用受到国家和民众的关注越来越高,理论体系和应用不断完善和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第一阶段,从APL为0到MPL与APL相交的点这一范围
第二阶段,MPL从与APL相交的点到MPL为0的点这一范围
第三阶段,MPL为0的点以后 的阶段
这三个阶段画图很好理解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7-13
您好!我十分乐意为您服务!☆⌒_⌒☆ 很荣幸能回答您问的这个问题,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概念宏观经济是与微观经济相对应的概念。市场经济中以个人、家庭和企业为单位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即是微观经济。现代市场经济虽然仍以单个微观经济主体为基本单位,但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商品交换日益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经济活动已不再是单纯的个体行为,而日益呈现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特征。个人财富、家庭福利和企业利润的增加,已经不再单纯地取决于自身的努力,还必然要依赖于整体经济状况,整个经济运行越来越表现出明显的总量、综合和全局性特征。与微观经济相对应,大范围的总体经济活动,即国民经济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总量和结构就构成了宏观经济。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的基础,但宏观经济并非微观经济的简单相加总和,而是按照一定的层次结构和运行调节机制组织起来的极其复杂的有机大系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