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身上的5个部位,医生建议少吃,大肠排在最后,榜首很多人爱吃

如题所述

目前,我国猪肉消费量占所有肉类消费总量的50%,中国消费的猪肉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一半,这充分显示了猪肉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几乎每家每户的餐桌上都离不开猪肉。
猪肉不仅营养价值丰富,还具有一定的养生功效。猪肉中的蛋白质是一种高分子肌红蛋白,是比较稳定的可溶性高价蛋白质,人体容易消化和吸收,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和食用价值。猪肉是一种高能量、多脂肪的肉食品,它是为人体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的重要来源。猪肉中的血红蛋白可以补铁,有效预防贫血,而且猪肉中的血红蛋白比植物中的血红蛋白更容易被胃肠吸收。猪肉中的瘦肉有滋阴润燥的作用,对治疗便秘有一定的效果。此外,猪肉还有补肾养胃、滋阴肝脏、润肌肤等效果。用上好的猪肉煮汤可以缓解因津液不足引起的烦躁、干咳、便秘和难产。猪肉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可以促进毛发生长,防止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能有效改善冠心病,对消化道出血、失水性休克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但是,猪身上的有些部位,医生建议少吃。以下就是医生建议少吃的五个部位:
1. 猪大肠:猪大肠本身并不含有毒素,也不会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危害。但是,一些不法商贩使用有毒的猪大肠,他们用有害的物质清洗猪大肠,甚至销售死猪的大肠。这些猪大肠会过多使用碱、过氧乙酸、工业色素等材料进行清洗加工,吃了后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后果。猪大肠中的胆固醇含量较高,经常食用可能会导致高脂血症,不利于身体健康,而且过多的食用可能会增加患通风的几率。
2. 猪肺:猪肺中存在一定量的病毒、细菌和寄生虫,它们喜欢在猪肺中生存。猪的鼻子经常与泥土和粪便接触,而肺是猪的气体交换场所,非常不卫生。因此,猪肺要少量食用,吃多了会升高胆固醇。
3. 猪皮:猪皮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对于有心脏病、脂肪肝、高血压的患者是有害的,不能多吃。猪皮吃多了不仅会发胖,长期食用还可能导致三高“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每50克的猪皮所含有的热量大约有180大卡,热量非常高,所以正在减肥的人尽量少吃。
4. 猪脑:猪脑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猪脑中的胆固醇含量很高,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患者不宜食用。经常食用猪脑会导致血管硬化,引起不必要的心脑血管疾病。猪脑中的胆固醇过多,会让胆固醇堆积在人体的血管壁上,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猪脑还会容易导致痛风的高发,因为猪脑是动物的内脏,含有一种丰富的嘌呤,嘌呤会转化为人体中的尿酸,导致通风的发病率大大增高。
5. 猪脖子:猪脖子就是“猪颈肉”,猪颈肉分布着下颌的淋巴结、腮腺淋巴结和咽喉淋巴中心等重要的淋巴结。猪颈肉中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毒素和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能严重损害人体健康。猪脖子的后方有甲状腺,食入甲状腺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血压升高等症状,过量的食用甲状腺激素会影响人体正常内分泌的活动,造成一系列的精神和神经症状,同时人体的正常代谢也会受到干扰,出现各种中毒症状。
虽然猪肉营养价值高,但是猪身上的这些部位含有有害物质,不宜食用。大家看完这篇文章后,还想到哪些关于猪肉的注意事项吗?不妨在评论区进行交流讨论!
#健康科普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