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课改后对地理的要求有什么不一样了?

如题所述

首先,表现在对教材的要求上。以高中地理为例,高中地理课程 由共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 高中地理必修课程共 6 学分, 由“地 理 1”、“地理 2”、“地理 3”(各 2 学分,36 课时)三个模块组成,涵 盖了现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 的联系与融合。 必修课程的设计注意其结构的相对完整和教学内容的 新颖、充实,使课程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和时代性。必修课程在高二上 学期就完全结束,之后的时间对一部分爱好地理,对地理学科有想更 深探究的学生, 国家课程标准按照学生情况相应的预设了七个选修模 1 块,高中地理选修课程由“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 治”、“旅游地”、“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各 2 学分,36 课时)七个模块组成。这些模块,反应了一个新的趋势, 即重视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坚持以能力为先,以德育为重 的办学理念。可以发现,将模块理论引入教育教学领域,就是将一门 学科中或各门学科中具有同类功能的知识点或能力项组合成知识模 块或能力模块,使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
其次,表现在对教学的安排上。四川新课改后,地理学科的活动 安排上有所变化,新教材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学生活动多、探究多, 但是, ——这对地理科学专业以从事中学教学为目标的同学而言提出 了更大的挑战。地理价值一直受到怀疑和漠视,再加上沿袭 15 年之 久的高考地理科目取消,地理教育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虽然目前有地 理会考,但地理教育的地位还是很低,不利于地理科学的教学安排。 地理科学专业的同学,今后主要是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 地理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但是地理价值受到漠视,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对以师范为方向的地理科学 的同学而言,具有更大的挑战。 特别需要提出的是,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做好 2011 年全国普 《 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0]11 号》特别强调“各省 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 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部属师范大学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和中央有关部门 要求, 落实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示范性举措, 要在省级党委、 2 政府统筹下,协调相关部门,优先安排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切实做 好首批 1 万多名免费师范毕业生的组织招聘录用、落实岗位、离校服 务等工作,确保到中小学有编有岗,体现鼓励优秀学生读师范、优秀 人才当教师、有志青年长期从教的政策导向,为培养造就一大批优秀 中小学教师创造条件。 ”——对非重点师范院校且有志于从事地理教 育事业的有识之士而言,更无异于雪上加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29
换汤不换药,只是教材增多了,实际上内容变化不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