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清朝末年的山西风貌,为什么要看看百年前的太原街景呢?_百度...

如题所述

1. 从太原城的高处,可以远眺郊外的景色。在1907年前后,Sydney Smith夫妇在太原居住期间,走遍了山西省的多个地方,拍摄了一组照片。通过这些照片,我们可以回到清朝末年,欣赏山西的自然风光和城市面貌。
2. 某地的街道景象,这可能是太原的一部分。在1907年至清朝灭亡期间,山西巡抚任上时间最长的是宝棻和丁宝铨。宝棻在任期间,推动了新政,如设立咨议局、审判厅等。丁宝铨则致力于教育改革和戒烟运动。
3. 太原的北门——镇远门,是古城的八座城门中最为特殊的一个。最初名为“镇朔门”,表明了它的军事战略重要性。城门下的车辙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4. 山西的田野风光。由于地处内陆,山西的降雨量较少,气候略显干旱。从照片中的道路可以看出,风尘仆仆,行走不易。
5. 农民在耕地。牲畜如牛、驴、马、骆驼是重要的生产和军事资源,受到法律保护。如自家健康的马、牛被宰杀,主人将受到惩罚。
6. 马车和骡驮轿是当时北方的常见交通工具,但两者的舒适度大相径庭。马车颠簸不已,而驮轿则相对舒适,尽管成本较高。
7. 妇女与儿童的形象,展示了100多年前人们的生活。他们可能是抱着自己的子女或孙辈。
8. 布告牌周围聚集了众多围观的人群。当时,百姓通过布告牌接收官府的消息。识字的人会大声朗读公告,让众人知晓。
9. 人群好奇地注视着镜头,这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相机的外国人充满好奇。
10. 马车停车场。这里停满了马车,人们可能聚集于此赶集、听戏或参加庙会。由于停车位有限,晚到的人只能停在较远的地方。活动结束后,离开时路上也可能会出现拥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