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债和利率债的区别

信用债和利率债的区别

利率债和信用债的区别:
1.信用风险。利率债的发行主体有中央政府信用背书,一般认为没有信用违约风险。而信用债的投资者则面临发行主体不能按时足额还本付息的信用违约风险。一方面,发行主体偿债能力受企业公司治理、制度完善、股权结构、业务经营、债务规模等多方面的影响。另一方面,信用债及其发行主体还会受到国家政策、经济环境、行业周期等大环境导致的系统性影响。
2.流动性风险。利率债相较于信用债流动性更强。二级市场方面,通常参与利率债交易的机构较多,价格透明,日均交易次数相对较多,买卖价差相对较小。而信用债通常买卖较差较大,全天成交次数较少。尤其是在市场行情下行的时候,利率债相较于信用债更容易卖出止损,信用债可能会出现流动性骤降,难以止损,从而导致亏损幅度难以控制的情况。再融资方面,利率债较容易通过质押式回购进行再融资,而信用债则较困难,尤其是发行主体信用资质较差的债券。
3.收益水平。利率债的收益通常低于信用债。利率债的收益率主要受基准利率影响。而信用债的投资者需要承受发行主体违约的信用风险,因此在收益水平会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得到信用风险补偿。一般情况下,信用风险越高的信用债,收益率也就越高。
【拓展资料】
利率债主要是指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债券、政策性金融债券和中央银行票据。自债券利率与市场利率波动,采用浮动利率债券的形式可以避免任何重大区别债券的实际收益率和市场收益率,以便发行者和投资者的收入成本与市场变化的趋势一致。
信用债是指除政府以外的主体发行,约定有一定本息支付现金流量的债券。具体包括公司债券、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单独交易可转换债券、资产支持证券、次级债等品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06
利率债务和信用债务的区别:
利率债权人主要指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债券、政策性金融债券和央行票据。由于债券利率随市场利率波动,采取浮动利率票据的形式可以避免债券实际收益率与市场收益率之间出现任何重大差异,使发行人的成本和投资者的收益与市场趋势保持一致。
信用债券是指政府以外的实体发行的,约定了一定本息偿还现金流的债券。包括特定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单独交易的可转换债券、资产支持证券、次级债券等品种。
根据债券利率在偿还期内是否变化,利率债券可分为固定利率债券和浮动利率票据。
(一)固定利率债券,是指发行时利率在整个偿还期内固定的债券。固定利率债券不考虑市场变化,其融资成本和投资收益可以提前预测,不确定性较小。但债券发行人和投资者仍然要承担市场利率波动的风险。
(2)浮动利率债券是指债券利率随发行时的市场利率有规律地波动的债券,即债券利率在偿还期内可以变动和调整。浮动利率票据通常是中长期债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