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不起诉可以保留公职吗

检察院不起诉可以保留公职吗

检察院不起诉可以保留公职。如果对方不构成犯罪的话,这个时候是需要保留公职的,一般开除公职是以判刑为前提,如果违反了国家规定,并且被判刑的这个时候就会开除公职。
而免于起诉又称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或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经审查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作出不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的一种决定。不起诉的效力是结束刑事诉讼,起诉是犯罪嫌疑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前提,如果免于起诉,犯罪嫌疑人就不会再受到刑法追责从而承担刑事责任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 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同时对侦查中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查封、扣押、冻结。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处分或者需要没收其违法所得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检察意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有关主管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第一百七十八条 不起诉的决定,应当公开宣布,并且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不起诉人和他的所在单位。如果被不起诉人在押,应当立即释放。
第一百八十条 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决定不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害人。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七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请求提起公诉。人民检察院应当将复查决定告知被害人。对人民检察院维持不起诉决定的,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被害人也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有关案件材料移送人民法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22

恭喜!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6条、177条等法律规定,当事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犯罪情节显著轻微等情形,由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的公职人员可以保留公职等职务。因为,《刑事诉讼法》(法律)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同时,根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法律)第14条规定和《劳动合同法》(法律)第39条第6项等法律规定,公职人员因故意犯罪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以上等刑罚(含宣告缓刑)的,应给予以开除公职等政务处分或者解除劳动合同。

参考资料内容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法律)

第十二条 【法院定罪原则】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第十六条 【依法不追诉原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一百七十七条 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同时对侦查中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查封、扣押、冻结。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处分或者需要没收其违法所得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检察意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有关主管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法律)

第十四条 公职人员犯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开除:

(一)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含宣告缓刑)的;

(二)因过失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刑期超过三年的;

(三)因犯罪被单处或者并处剥夺政治权利的。

因过失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一般应当予以开除;案件情况特殊,予以撤职更为适当的,可以不予开除,但是应当报请上一级机关批准。

公职人员因犯罪被单处罚金,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人民法院依法免予刑事处罚的,予以撤职;造成不良影响的,予以开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法律)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