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取消进士落选制度改为三甲制度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在昨天的文章中,提到北宋铁血宰相章惇嘉佑二年中了二甲,不服气回家复读,于嘉佑四年中一甲第五名。就是这个“一甲第五名”让很多网友产生了疑惑,因为大多数人印象中科举一甲只有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哪里来的一甲第五名?其实大家说得都没错,只是时间上有区别,一甲录取三名的制度是从明朝正式成为定式的,而宋朝科举制度则有很大不同。
科举分甲制度的确立
科举制度从隋朝开始,一直到清朝末年结束,历经了1300多年,北宋时期是科举制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北宋科举制较之唐代日趋成熟,而元明清三代的科举制度基本沿用了宋的制度模式。
在唐朝时科举考试有九经、五经、明经、明法、进士等科。但是大家还是最为看重进士科,因为考中进士后仕途比其它诸科顺利很多,最高能够做到宰相之位,大家自然趋之若鹜。
从唐高祖李渊到唐玄宗李隆基的时代,进士科统称为“乙科”,唐玄宗下诏为进士打开甲科大门。明清时期,凡经过殿试的正规进士都叫甲科,未经殿试的举人都叫乙科。
北宋开宝六年(973年),宋太祖赵匡胤正式建立殿试制度。
宋太宗赵光义时进士殿试后分一甲、二甲、三甲三等,合称三甲。《宋史·选举制》记载“三甲”的由来:“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进士诸科,始试律义……进士始分三甲。”
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又分进士为五等,一、二、三等赐进士及第,四、五等赐进士出身。
宋真宗赵恒,在大中祥符四年(1011)颁布《亲试进士条制》,制定出五个等级的标准。
宋仁宗赵祯,在天圣五年(1027),分进士为六等,第一等五名,第二等称第一甲,第六等为第五甲。
南宋孝宗赵昚在位时改为第一、二甲为进士及第,第三、四甲为进士出身,第五甲为同进士出身。
可见,在宋朝时期,科举制度并不仅限于三甲,而是五甲。一甲无定额,不止三人,而以三人为贵。章惇是在宋仁宗时期参加的科举,第二次考中的名次是一甲第五名。
把三甲变成五甲这个制度,把所有能够中试的学子们全部囊括进来,避免了人才外流的现象。
元朝虽然仍分三甲取士,但多数一甲仅取一人。
到明代科举考试,一甲正式确立为只录取三人。《明史·选举志二》:“殿试分一、二、三甲以为名次。一甲止三人。”
清朝科举制度承袭明制,《清史稿》中记载:天子亲策於廷,曰殿试,名第分一、二、三甲。一甲三人,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
状元、榜眼、探花名称的确立
大家看古装剧,剧中人物考科举,考中了之后前三名有状元、榜眼、探花,这是人们最为熟悉的。
其实到了明朝时期,榜眼、探花才成为朝廷承认的称谓,状元专指殿试第一名、榜眼专指第二名、探花专指第三名,开始成为官方定制。清朝沿袭明制,直到终止。
但三者的名称来历可追溯到唐朝。状元有过“状头”、“榜首”等不同叫法,最后传承下来的是“状元”的叫法。唐朝时,学子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
唐高祖李渊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科举史上第一个状元出现了,朝廷任命吏部考功员外郎申世宁主持贡举,取进士四人,第一名是孙伏伽。北宋的殿试第一名被称为榜首,第二、三名称榜眼,他们都能统称为状元。
榜眼之名始于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初时第一名称状元,第二、三名俱称为榜眼,意思是第二、三名分立状元左右,如其两眼。
探花的称谓出现在唐朝时期,起初没有和名次挂钩。举子们中进士后,都会聚在一起开派对庆祝,会挑选他们当中最为年轻、颜值最高的两个人作为探花使,负责在园中摘花,赋诗。寻摘好的花,会给进士们簪花,大家都叫他俩为探花郎。
到了宋代,进士及第的簪花规格更胜一筹。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簪花,司马光在中了进士之后,得到了皇帝宋仁宗的“赐花”,司马光就不愿意佩戴。
“探花”作为第三人的代称确立于北宋晚期。
南宋以后,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梦粱录·士人赴殿试唱名》:“伺候上御文德殿临轩唱名,进呈三魁试卷,天颜亲覩三魁,排定名姓资次……第一名状元及第,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北宋科举考试录取人数
唐朝时,开科取士268次,所招录的进士7448人。
元朝一共举办了16场科举考试,一共录取了1139名进士。
《续文献通考》统计,明朝共开科考试88榜,计24612人。清朝共开科考试112榜,取士共计26881人。
宋太祖赵匡胤第一次举办科举,只录取了19名进士,第二次招录了11人,此后每年在他手里录取的进士数量,不过只有10个人左右。
宋太祖赵匡胤看人数实在有点少,也曾开过“恩科”特例,开宝三年(970),一次性地给了106人进士出身。
宋朝从宋太宗赵光义开始扩大了科举的取士人数,他在位时期,第一次科举就比宋太祖时代最多时还多。
宋史中记载:庚辰,阅礼部贡士十举至十五举者百二十人,并赐出身。
据《北宋贡举登科人数考》,北宋科举共开科考试81榜,取士人数为:1,正奏名进士19701人,明经诸科16352人,合计共36053人;2,特奏名进士、明经诸科合计共16667人。
最后总结:
中国的科举制度,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有人将其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劣势也越来越明显,至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虽然早已废除,但由此产生的“状元”、“榜眼”、“探花”的称呼却历久而不衰,生命力强大,显示着社会对于读书的认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22
稳固皇权
这不仅仅是父母所要做的,子女们也应积极了解,相互适应相处。贵孝通《乡土中国》中有一句这样的话:做子女的得在日常接触中去触摸父母的性格,然后去承他的欢,做到自己的心安。知道对方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这样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争吵,理解父母的用心,听从他们的指导,在该陪伴的时候陪伴,该离开的时候离开。
但这并不意味着子女们要一味的顺从,还应有自己的思考。许多人在面临选科的时候都犯了难,一学生在这面临选科的时候与父母之间发生了矛盾冲突。父母希望他选物理而他坚持选了历史。为此父母非常生气说他不听劝告,而该生委屈的说父母不理解自己。
在这件事情上,双方都有过错,该生的父母是否有考虑过该生是否喜欢物理,如果该生讨厌物理而喜欢历史,并在历史方面有一定的热爱,那么父母的“希望”变成了“压迫”。该生是否有思考过父母因为什么坚持希望自己考物理而不是历史?是否是因为物理学科更好就业,并且他们不希望自己在未来生活中受苦。
相信大家都知道《变形记》这是一个城市与农村主人公交换住处而改变城市叛逆少年们的性格。使得他们更好与家庭相处。这些人许多都曾是家中的一块宝,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而父母们对孩子的溺爱或是对孩子们过少的关心使得孩子不得不换一种方式生活。但是转换过程过后,他们不仅之前是家中宝,之后更是。
第2个回答  2022-03-22
2020-05-03 回答
“三甲”源自我国始于隋唐的科举考试制度。自宋太平兴国八年始,进士殿试后分一甲、二甲、三甲三等,合称三甲。《辞源》有“三甲”条目,引用《宋史·选举制》指出“三甲”的由来:“太平兴国八年,进士诸科,始试律义……进士始分三甲。” 以清代科举为例,分四级:童试包括县、府、院试,考中者为生员,通称秀才;乡试是省级考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是全国性考试,考中者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