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武民老师:父母要如何引导孩子学习兴趣班?

如题所述

01 依托孩子的兴趣

父母要从生活中不断地观察和了解孩子,去发现他们的优势和兴趣,从孩子的特长和爱好出发,去选择兴趣班,而不能因为别的小朋友学了什么,就要跟着一起学。

哈佛大学家庭研究项目结果显示:开发兴趣能使孩子的脑细胞保持活跃,获得更好的学习认知和更大的快乐和成就感。

因此,依托孩子兴趣选择兴趣班,能够让孩子享受其中,保持持久的热情,乐此不疲地钻研学习,进而提高孩子的探索能力。

02 选择孩子擅长的方向

有的孩子性格内向,家长就会给他选择锻炼口才的演讲班;有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家长就让他们去学下棋,但结果却是不如人意,学得十分困难。

选择兴趣班要以延长为主要原则,而不是补短。补短的效率非常低,过程也很痛苦。过度过长的时间让孩子去关注自己的不足和弱点,会让他们变得自卑、消沉,大脑紧张,学习效率低下。

反之,选择孩子擅长的方向报兴趣班,就能够多多延长其兴趣,让他们享受自己的兴趣爱好并沉浸其中,久而久之就容易获得成就。

03 引导孩子坚持和专注

孩子的兴趣非常广泛且分散,有时候想学打鼓,有时候想弹钢琴,面对这种情况,父母要和孩子认真地分析,冷静选择,并在做出抉择后,教导他们要持续地坚持并专注。

这不仅能教会孩子去发现自己的特长爱好,学会选择,而且还会明白在选择后要投入坚持,付出努力,才能做出成果。

如果家长一味地附和孩子的想法,让他们随心体验,就会导致孩子看上去学了很多东西,实际上却没有太多收获。而且,孩子慢慢地就会有挫败感,并养成浅尝辄止、凑合应付的消极心态。

04 降低对孩子的过高要求

很多家长总是让孩子学更难的课程,而一旦孩子表现不好,他们就会恼羞成怒。

当父母对孩子有过多过高的要求时,他们就会生活在痛苦和挫败中,会丧失对学习、生活的热情,变得沉闷、畏难,什么都不敢尝试,陷入被动的状态。

所以,给孩子选择兴趣班时,不仅要评估学习的收益,更要评估学习带来的风险和副作用。

如果孩子被太多繁杂的科目捆缚,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自己的天赋,发展所长。

很多孩子就是因为在早期学得太痛苦,丧失了太多学习能力和热情,才会导致长大后即使考入优秀的大学,其科研探究的精神、享受并投入到某个专长领域的乐此不疲的精神,也早已被磨灭了。

05 兴趣班重在质量

现在很多孩子一天要上三四个兴趣班,忙得不可开交,家长也会陪着他们一起上课,负责接送,连吃饭有时候都是在路上解决。

过度密集的学习,即便是兴趣班,也会消耗孩子的体力、精力、脑力,包括他的兴趣,长此以往就会引起其抵触情绪,即便喜欢的内容也不愿意再学了,因此好的兴趣班重在质量而不在数量。

给孩子报高质量的兴趣班,目的在于锻炼其坚韧的心性,在适度压力之中,发展出足够的阅读记忆、分析理解、选择判断等学习能力。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他们迈入初中直至大学,还会保有着强烈的好奇和探索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22
不应该是先去发现孩子喜欢什么在给他报班么,引导的兴趣就不见得是孩子真心喜欢的了,可能是父母希望的大众喜欢的……可以带孩子去多看看,让孩子自己确定兴趣,实在没有兴趣不学习也不是不可以啊
第2个回答  2021-12-22
兴趣班兴趣班,首先得是孩子非常感兴趣的,能够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的兴趣班。但是一开始接触,孩子是非常感兴趣的,难免遇到后面就坚持不下来了。这开始一定要给孩子打预防针,感兴趣也要好好学努力学,不能半途而废。当然,这是针对大一点的孩子,你和他讲道理,他能懂。年龄小的孩子,没必要上兴趣班,如果实在是想上,小孩子可以报可以玩的兴趣班,因为这个年龄的小孩子活波好动,单纯坐下来听课不动手玩那是不可能的。
第3个回答  2021-12-22
首先你要让孩子喜欢,如果是钢琴,你可以多给他看看关于钢琴的影视作品,要让孩子对这件事情产生共鸣。
第4个回答  2021-12-22
先带孩子去广体验,去发现孩子的兴趣,真正感兴趣的他会自己坚持下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