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立夏边,走路要人牵”,“春困”的时候到了

如题所述

“人到立夏边,走路要人牵”,是流行于安庆农村的一句俚语,就是说现在人的“春困”现象。每年这个时候我们这边的人像掉了魂似的,没有精神头,乏力,浑身难受,爱打瞌睡,坐下就打呼噜,走路摇摇晃晃,像需要人牵一下,扶一下似的。我们这边老人只说没有多大关系,是正常的人体调节所致,到“立夏”之后,会恢复正常精神状态。只是在“谷雨”节气前后,气温回升,人体无法完全适应,才出现“春困”现象。但对于有慢性病的人,还是要预防“老病”复发。

村里赤脚医生说“春困”是人体“生物钟”还停留在冬春季,不适应当前自然环境造成的。年轻人表现不太明显,也有耐受力,能扛过去。但免疫力差的人容易感冒感染病毒,慢性病复发,中老年人可能表现明显,人体自主神经可能出现暂时的紊乱,消化、分泌、代谢、循环等不太正常。哈欠连天,呼噜如雷,精神萎靡不振,不愿意动弹,头挨到枕头就睡着了,甚至是饮食不振。但去医院检查可能又查不出什么病来。过去农村人都是扛着,早睡早起,中午补一个觉,适当运动锻炼一下。补充营养,增强免疫力。不过“立夏”之后,人们基本上恢复正常状态。“人到立夏边,走路要人牵”,说的是人在“谷雨”前后,身体各方面不适应自然环境,精神状态不正常,因为每年这个时候,天气忽冷忽热,一会儿冷空气南下,一会儿暖湿气流北抬,一会儿出汗,一会儿又要添衣保暖。“生物钟”无法很快调整。

小时候,我奶奶总是牵着我的手串门,这也是一种解除瞌睡的一种办法。另外白天农村人总是找一点活干干,老人们在菜地锄草施肥,也能提神。现在农村老人早、晚散步、跳广场舞,白天人人沏杯新茶喝喝能解乏。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饮食上以清淡为主,以自己种植的绿叶菜为主,补充吃水果。慢性病人要遵从医嘱,该吃药坚持吃药,该打针要去打针。“春困”就是永远也睡不足,时时刻刻都想睡觉,没有精神,所以还是要注意休息,养精蓄锐,晚上睡早点,不能熬夜,早上不能贪睡,要早起。卧室要开窗通风,保持空气对流、新鲜。不聚集,不去人多的地方,勤洗手,多消毒,注意个人卫生,防止病毒感染。

在农村我也见过没有“春困”状态的人,他们与其他季节一样,激情四射,但大多是年轻人。“春困”是季节更替出现的一种现象,不是病症,一般不用治疗。“立夏”节气之后,天气升温,昼夜温差缩小之后,人们又来了精神,身体又恢复正常状态。但每年这个时候,我总是听到村里老人唉声叹气,总是说腰酸背痛,浑身无力,真想美美睡一觉。面对“春困”最好的办法还是增强体质,增强免疫力、抵抗力。调节好自身状态,放松一下心情,人间四月天,大家不妨走出家门,去踏青、郊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