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

主要人物,事件及该人物的性格特征
至少五个,要详细(拜托了!!!)

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

周瑜: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是“千古风流人物”。

吕布:一生有勇无谋,反复无常,英雄气短,儿女情长。脾气不太好,好面子,自负,冲动易怒,易急,但也不是有勇无谋 之辈,只是有时情感压过了理智而已。 他解危的人物是刘备

刘备: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但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无能”一面,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电视剧中的刘备常常以泪洗面,哭与泪虽然表现了刘备的“仁”,但又给人以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印象,扭曲了刘备是“枭雄”、“人杰”的真实形象。

关羽: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之敌”一虎将,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但“刚而自矜”,勇猛有余,智略不足。马超投降刘备后,封为平西将军。时关羽督荆州,修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诸葛亮答信时,称马超虽为一世之杰,但不如关羽的“绝伦逸群”,关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这是典型的有勇少谋的武将性格。但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他跟随刘备,不避艰险。下邳被俘,投降曹操,但心系刘备,只是有感于曹操待他甚厚,因而在离曹归刘前为曹操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解白马之围。但是《三国演义》中写关羽下邳投降时相约三事、曹操以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厚礼待他等却是子虚乌有。总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是不惜笔墨,把关羽刻画成“义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严重的扭曲了。

曹操: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孙权则赞他有“王佐之资”。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千古风流人物”,成了《三国演义》中蒙受最大冤屈的人物。

鲁肃:如果说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的性格、形象虽被扭曲,但多少还有些根据的话,那么,鲁肃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名字外几乎就全是杜撰了。历史上的鲁肃“虽在军阵,手不释卷”,“思度宏远”,“有过人之明”。他初见孙权,就提出了建国方针:鼎足江东,北拒曹操,待机剿除黄祖,进发刘表,竟长江而有之,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这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有相似之处。曹操大军南征荆州时,孙权部属都主降,唯独鲁肃主张抗曹,劝孙权召回周瑜,共商战守大计。赤壁战后,他又力主扶刘抗曹。在东吴历史上,鲁肃实为诸葛亮式人物,孙权对他也极为欣赏。吴国的建立和发展基本上是按照鲁肃提出的政略、战略方针进行的。但在《三国演义》中,鲁肃成了诸葛亮与周瑜两人智斗的牺牲品,被愚弄、受欺侮的典型。

魏延:勇敢,胆大,反复,狡猾。

姜维:忠义,有谋略,忠君。

孙权:有胆略,顾大局,名事理,辨忠奸。
1.曹操
籍贯 [兖州]沛国谯县 [今安徽亳州]
容貌 容貌短小|形陋
官至 丞相 魏王 谥曰武 追魏太祖武皇帝
生卒 155 — 220(66岁)
家族
资料 父亲 曹嵩 母亲 邹氏
配偶 卞氏
子女 曹昂 曹丕 曹彰 曹植 曹熊 曹冲 曹宇
兄弟姐妹 曹彬 曹德
相关人物 董卓 袁绍 周瑜 刘备 关羽
曾效力过的势力 东汉 魏

曹操 - 简明历史传记

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统一了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戎马一生。曹操父亲曹嵩为宦官曹腾养子,曹腾为汉相曹参之后。曹操谥武王,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武皇帝,史称魏武帝。曹操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

曹操 - 简明演义传记

曹操是西园八校尉之一,曾只身行刺董卓,失败后和袁绍共同联合天下诸侯讨伐董卓,后独自发展自身势力,一生中先后战胜了袁术、吕布、张绣、袁绍、刘表、张鲁、马超等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但是在南下讨伐江东的战役中,曹操在赤壁惨败。后来在和蜀汉的汉中争夺战中,曹操再次无功而返。曹操一生未称帝,他病死后,曹丕继位后不久称帝,追封曹操为魏武皇帝。

曹操 - 历史评价

◆陈寿:“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摉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閴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王沈: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书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魏书》

◆钟嵘: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诗品》

◆许子将: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魏书》

字 玄德 终属 蜀
籍贯 [幽州]涿郡涿县 [今河北涿州]
容貌 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
官至 蜀国皇帝 谥曰昭烈
生卒 161 — 223(63岁)
家族
资料 父亲 刘弘 母亲 未知
配偶 甘氏 糜氏 孙尚香 吴氏
子女 刘禅 刘理 刘永 刘封
兄弟姐妹 未知
相关人物 诸葛亮 关羽 张飞 曹操
曾效力过的势力 东汉 公孙瓒 刘表 蜀 魏 袁绍

2.刘备 - 简明历史传记

刘备,蜀汉的开国皇帝,相传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备少年丧父,与母亲贩鞋织草席为生。黄巾起义时,刘备组织义兵,随政府军剿除黄巾,有功,任安喜县尉,不久因鞭打督邮弃官。后诸侯割据,刘备势力弱小,经常寄人篱下,先后投靠过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人,几经波折,却仍无自己的地盘。赤壁之战之际,刘备联吴抗曹,取得胜利,从东吴处“借”到荆州,迅速发展起来,吞并益州,占领汉中,建立蜀汉政权。后关羽战死,荆州被孙权夺取,刘备于称帝后伐吴,在夷陵之战中被陆逊击败,病逝于白帝城,临终托孤于诸葛亮。

刘备 - 简明演义传记

刘备,蜀汉的开国皇帝,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备少年孤贫,以贩鞋织草席为生。黄巾起义时,刘备与关羽、张飞桃园结义,成为异姓兄弟,一同剿除黄巾,有功,任安喜县尉,不久辞官;董卓乱政之际,刘备随公孙瓒讨伐董卓,三人在虎牢关战败吕布。后诸侯割据,刘备势力弱小,经常寄人篱下,先后投靠过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人,几经波折,却仍无自己的地盘。赤壁之战前夕,刘备在荆州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助,在赤壁之战中,联合孙权打败曹操,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刘备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占领荆州,不久又进兵益州,夺取汉中,建立了横跨荆益两州的政权。后关羽战死,荆州被孙权夺取,刘备大怒,于称帝后伐吴,在夷陵之战中为陆逊用火攻打得大败,不久病逝于白帝城,临终托孤于诸葛亮。

刘备 - 历史评价

◆陈寿: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吕布:是儿最叵信者。
◆曹操: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傅斡: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
◆张辅:威而有恩,勇而有义,宽宏而有大略。
资料 字 益德 终属 蜀
籍贯 [冀州]涿郡涿县 [今河北涿州]
容貌 暂无相关记载
官至 车骑将军 谥曰桓
生卒 ? — 221
家族
资料 父亲 未知 母亲 未知
配偶 夏侯氏
子女 张苞 张绍
兄弟姐妹 未知
相关人物 刘备 关羽
曾效力过的势力 蜀

3.张飞 - 简明历史传记

在涿郡结识刘关二人,与关羽一起从事于刘备,对待关羽如兄长。随刘备助曹操打败吕布,受封中郎将。在当阳长阪,张飞引二十骑据水断桥,阻挡曹操大军,曹军无人敢进。刘备平定荆州,加封张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侯。刘备入蜀,张飞与孔明溯流而上,至江州,俘巴郡太守严颜而释之。益州平定,张飞任巴西太守,不久又击败张郃的进犯。刘备进位汉中王,封张飞为右将军,假节。章武元年,迁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后刘备伐吴,张飞本率兵万人,自阆中会江州。临行前,为其帐下张达、范疆杀之。后追谥曰桓侯。

张飞 - 简明演义传记

张飞与刘备、关羽在桃园结义,张飞排第三,随刘备征讨黄巾,刘备受封平原相,张飞任别部司马。徐州城破,张飞占据古城,自任县令。曹操平定荆州,张飞引二十余骑,立马于长阪桥,吓退曹军数十里。刘备入蜀后,张飞率援军沿江而上,攻略城池无数,并且义释彦颜。后封为蜀汉五虎大将。关羽死后,张飞悲痛万分,每日饮酒鞭打部下,遂被属下趁睡觉时杀死。

张飞 - 历史评价
陈寿:“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4.关羽(?? —219年),约生于东汉桓帝年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县人(今山西运城市)。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

生平
早年因犯事逃离家乡至幽州涿郡。188年,刘备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关羽与张飞同在其中。三人寝则同床,情同兄弟,刘备坐下时,二人常不辞辛劳随身立护,有时一站就是大半天。三人讨伐黄巾有功,辗转担任许多官职后,刘备投奔昔日同窗公孙瓒,被封为平原国相,关羽、张飞任别部司马,分统部曲。

后刘备领徐州,受袁术、吕布夹攻,投奔曹操,曹操荐举刘备为左将军、豫州牧。198年,曹操击败吕布,任车胄为徐州刺史。时袁术北上投奔袁绍,刘备奉曹操命拦截袁术于徐州,刘备趁机袭杀车胄,命关羽守下邳、领徐州,刘备返回小沛。200年,刘备被曹操击败,关羽被擒,曹操为留关羽为己用,待以厚礼,任命为偏将军。后袁绍派大将颜良率淳于琼、郭图等攻白马,曹操亲自率军救援,并命张辽与关羽为前锋。关羽望见颜良的麾盖,策马冲锋,刺杀颜良于万军之中,并斩其首,袁军将领无人能挡,白马之危被解,关羽被封为汉寿亭侯。曹操知道关羽会离开,反而重加赏赐,想要留住他,但关羽尽封曹操的赏赐,留书告辞,回到刘备身边。曹操左右想追杀他,不过曹操认为:“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刘备投靠刘表,屯兵于新野。208年,曹操南下,刘备南逃,另遣关羽乘数百艘船驶向江陵会合,但刘备于途中被曹操军追至,幸而关羽驶至汉津,一同乘船至夏口。刘备联合孙权击败曹操后,曹操留曹仁等防守荆州,于是刘备又与孙权大将周瑜夹攻曹仁,命关羽断曹仁后路。待刘备取得荆南,关羽被封元勋,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这其间襄阳实为曹操势力范围,所以驻于江北。刘备平定蜀地后,授权关羽掌管荆州。

215年,孙权对北方战争失利,又自认赤壁之战中远较刘备出力为多,转向刘备索讨荆州,刘备拒绝,孙权遂命吕蒙偷袭荆州南部,鲁肃于益阳牵制关羽,最终孙刘协议平分荆州,但双方关系已趋恶化,孙权方仇视刘备关羽君臣。219年,刘备称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同年关羽进攻樊城,曹操派大将于禁援救,时大雨令汉水暴涨,关羽利用天象俘虏敌军三万多人,并生擒于禁,斩杀庞德,进一步围困曹军大将曹仁于樊城,并另派遣军队包围襄阳。当时曹操治下许多盗匪早已受关羽遥控,更有许多叛乱都想引关羽为援,关羽威震华夏。

219年10月,魏王曹操欲迁都避其锋芒,司马懿、蒋济等劝阻,认为孙权必然不愿看到关羽坐大,孙权果然因为觊觎荆州而向曹操自请袭击关羽后方。曹操仍不放心,动员徐晃、张辽等将,及衮州剌史裴潜、豫州剌史吕贡等率军救援樊城,并准备亲自征讨关羽。孙权亦动员所有主力部队,命吕蒙为主帅偷袭荆州,并亲自率军前往荆州以为后援,荆州重镇江陵守将麋芳、公安守将士仁不战而降,孙权手下吕蒙、陆逊等遂次第攻陷荆州各地。关羽因后方生变,又和徐晃作战失利,于是解除对樊城的包围南撤,但水军仍然控制汉水。关羽军队家属多在荆州,得知荆州失陷,士卒渐渐溃散,关羽惟有退至麦城。12月,关羽试图诈降突围,但遭识破,于途中被潘璋手下马忠擒获,于临沮被斩。后刘禅追谥关羽为壮缪侯。

特征

关羽有美须髯,万人之敌、忠义双全;好读左氏春秋,能诵读如流。投降曹营时,虽受尽礼遇,但仍心向刘备。为人善待士卒。更曾刮骨疗毒,事缘一次被毒箭射伤左臂,每到阴雨,骨别疼痛,一名医师说要刮骨去毒才可病愈,关羽即伸臂给医师,开始刮骨,血流到盘,但关羽却一面食肉饮酒,神态自若。

但他生性高傲,对士大夫非常骄矜。与同僚关系也不太好,如黄忠官拜后将军,他愤怒地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幸得刘备派遣费诗解说。而糜芳、士仁、潘浚都与关羽有隙。

评价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温恢:“关羽骁锐。”

吕蒙:“斯人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气,然性颇自负,好陵人。”、“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

诸葛亮书与关羽:“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

郭嘉、程昱称关羽、张飞:“万人敌”

刘晔称关羽、张飞:“勇冠三军”

周瑜称关羽、张飞:“熊虎之将”

傅干称关羽、张飞:“勇而有义,皆万人之敌,而为之将。”

杨戏的《季汉辅臣赞》中赞关云长、张益德:“关、张赳赳,出身匡世,扶翼携上,雄壮虎烈。藩屏左右,翻飞电发,济于艰难,赞主洪业,侔迹韩、耿,齐声双德。交待无礼,并致奸慝,悼惟轻虑,陨身匡国。 ”

关羽和张飞在当时在后世都成为勇猛善战的代名词:

晋书刘遐传:“晋刘遐每击贼,陷坚摧锋,冀方比之关羽、张飞。”

魏书崔延伯传:“崔公,古之关张也。”

可参考赵翼著《廿二史札记》卷七关张之勇的部份,详细整理了古人以关羽、或关张用作皆为勇将代名词的资料。

出生争议
于中国运城市常平村关帝家庙内立有一块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的《前将军关壮穆侯祖墓碑铭》,记其生于“桓帝延熹三年(160年)六月二十四日”,而明崇帧二年(1629年)立于石磐沟关羽祖茔的《祀田碑记》和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编修的《关帝志》,都认为关羽生于汉桓帝延熹三年六月二十二日。此外,民间对关羽生辰还流传有好几种说法。比较、考证几种资料,较为可信且成公论是关羽生于延熹三年六月二十二日[1]。

不过资料一直受到争议。《三国志》及其他同期史料都未有记录关羽出生,另外如《关帝志》内容多出自《三国演义》,非严谨的史料;《祀田碑记》和《前将军关壮穆侯祖墓碑铭》未有严格考究。而王兆春等所编著《中国历代名将传》暂记为(? - 219),所以现今仍未有确切可信的资料

5.吕布
身材高大(估计有190m以上),相貌英俊,武艺高强。吕布不但衣着华丽,而且喜欢耍酷,他一出场就是“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执方天画戟,怒目而视”,简直是酷毙了。他经常手持一口方天画戟,脚跨赤兔宝马,到处泡妞,当时人称“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擅长骑射,膂力过人,号为飞将,闻名于并州;刺史丁原用布为主簿。董卓入京后,诱使吕布杀死丁原,率其众来投。董卓大见亲侍,令布为骑都尉,随侍左右。布亦父事董卓。然董卓常因小忿而欲杀布,布惧,在司徒王允的教唆下杀掉了董卓。卓党李傕等啸聚为贼,攻打长安,布不能拒,逃走,先后投靠袁术、袁绍、张杨,最后在张邈、陈宫的策划下入主兖州,与曹操展开数度激烈的争夺战,先胜后败,投靠徐州的刘备,屯兵小沛。吕布趁刘备攻袁术之机夺取了徐州,后在曹操的调解下与备和解。袁术攻打刘备,吕布以辕门射戟为赌注,使袁军退却。袁术起兵伐吕布,吕布大败。但后曹操和刘备联军攻打,困守下邳。布虽骁猛,然无谋而多猜忌,又信妻言,不纳群下之言。曹操堑围三月,吕布军上下离心,其将侯成、宋宪、魏续缚陈宫,将其众降;吕布亦就缚,与陈宫、高顺被戮于白门楼。吕布性情轻狡反复,唯利是图,注定了其能称雄一时而不能成大业的命运。

6.赵云
赵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
蜀国五虎大将第三位。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以勇敢善战著称。原为公孙瓒的部下,后归刘备。刘备被曹军打败于当阳长坂坡,赵云六进六出曹操百万军中,救出了甘夫人与阿斗。刘备东吴招亲,赵云领军护卫,后拦江截救阿斗,一杆长枪,神出鬼没,浑身是胆,一生征战无数,屡建奇功,后拜翊军将军,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公元二二七年随诸葛亮进攻关中,失利于箕谷,退回汉中,不久病死,享年七十三岁。

7.甘宁,吴国大将。字兴霸,巴郡临江(今四川忠县)人。起初跟随刘表、黄祖。黄祖兵败被杀后,归降孙权。为著名水军将领,勇猛过人,打仗常冲锋陷阵,一生建立战功无数。曹军进军濡须时,他率敢死队百人,夜袭曹营,大胜而还,未伤一人。刘备伐吴时,被番王沙摩柯一箭射死,死时树上有数百只乌鸦,围绕着他的尸体,也不飞走。孙权得到甘宁已死的消息后,悲痛不已,并立庙祭祀他

8.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县)人。先为并州刺史丁原部下担任从事,后来又归附董卓,董卓死后,张辽又带兵投靠了吕布,在吕布手下任骑都尉。后来,吕布在下邳被曹操和刘备打败,最终归附曹操。武功高强,有勇善谋,多次建立奇功。建安二十年(公元二一五年),孙权攻打合肥,他率敢死队八百余人守城,奋勇突击,大破吴军。吴军一听见张辽的名字,便人人胆寒,连吴国小儿夜间啼哭,一听说张辽二字便不敢哭了。魏文帝黄初三年(222年),曹丕亲征,三路伐吴。张辽与诸将大破东吴大将吕范军,遂因病死于军中,谥刚侯。

9.诸葛亮
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除此之外,这部小说还在别的章节中提到:诸葛亮执掌刘备军队后,常常手持羽扇,坐一辆四轮小车。总之,小说对诸葛亮外貌特征的定型是: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持羽扇,有时坐一辆四轮小车。

鞠躬尽瘁,死而后矣 54(41.5%)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8(6.2%)俭以养德 2(1.5%)刑法虽峻但无怨者 6(4.6%)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教育为主刑法为辅) 1(0.8%)兵出天下不惊(打仗时连老百姓都不惊动) 8(6.2%)事必躬亲 1(0.8%)长于巧思,善发明创造 7(5.4%)散文出众 0(0%)做事谨慎,不冲动 3(2.3%)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1(0.8%)求实精神 2(1.5%)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6(4.6%)口才出众 1(0.8%)精研玄学 1(0.8%)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观,才能和善良=美丽 11(8.5%)选贤任能更看重品德 1(0.8%)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 5(3.8%)重视人才 1(0.8%)攻心为上 3(2.3%)处事让人心服口服(李严廖立马谡孟获) 8(6.2%)

10.孙权

孙权的历史评价

◆陈寿:“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然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至于谗说殄行,胤嗣废毙,岂所谓赐厥孙谋以燕冀于者哉?其后叶陵迟,遂致覆国,未必不由此也。”

◆刘备:孙车骑长上短下,其难为下,吾不可以再见之。《山阳公载记》

◆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吴历》

孙权19岁就继承了其兄孙策之位,力据江东,击败了黄祖。后东吴联合刘备,在赤壁之战击溃了曹操军。东吴后来又和曹操军在合肥附近鏖战,并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杀死关羽、大破刘备的讨伐军。曹丕称帝后孙权先向北方称臣,后自己建吴称帝,迁都建业。

孙权英武果断,胆略过人。他曾在濡须口一带,乘大船侦探魏军阵容,异常镇定自若。魏军弓箭齐发,箭镞集中在船的一侧。孙权下令掉转船头,再以另一侧受箭,待箭匀船平后再安全驶回。他"博览书传历史"颇有才华。他曾写信给曹操说:"春水方生,公宜速去足下不死,孤不得安。"短短16字,寓意很深。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战败刘表,取得荆州,企图一举灭吴。他对孙权声称:"今治水军80万方与将军会猫于吴。"孙权没有被曹操的气势汹汹所吓倒。他果断地采纳鲁肃的建议,与刘备结成同盟,在著名的赤壁之战中,用火攻战术大破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孙权审时度势,考虑重新选择一个合适的政治中心。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他在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后,毅然决定自京口(今镇江)徙治秣陵(今南京),又在石头山建石头城。次年改秣陵为建业。黄初二年(公元211年),因与刘备争夺荆州,为便于指挥对蜀作战,又以荆州的鄂城为政治中心,改称武昌。黄龙元年(公元229)四月,孙权在武昌称帝。同年九月,又将都城自武昌迁回“舟车便利,无限险之虞:田野活饶,有转输之籍;进可以战,退可以守”的建业。这样,孙权开创了南京的建都历史。
孙权规划并建造了建业都城,城周二十里十九步。建业城中建有壮丽的宫城和衙署、民居中、寺院,城外有石头城、丹阳郡城,还有人口集中和商业繁荣的市场。孙权创建的建业成为古代一座真正的城市,为日后南京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孙权对开发建业和整个江南地区做出重大贡献。他采取了不少措施,鼓励发展生产。他"亲自受田",将驾车用的八头牛改作耕牛,以表示提倡农业生产。并下令禁止官史在家忙时征调农民服徭役,以保证生产期间,又兴修水利,疏浚和扩大秦淮河水道,开破岗渎、运渎、东渠、潮沟等。当时建业城有数千名技术熟练的手工业工人,从事丝织、冶铸生产。孙权还发展了航海事业,派将军卫温和诸葛直领兵万人航行到夷州(今台湾省),又派人出使辽东半岛及海南诸国,有的使者到高句丽、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中部)和南洋群岛等地。公元247年,还为西域僧人康僧会建造了建初寺,这是金陵的第一座佛寺。
孙权统治江东51年。他的一生,正是吴国创业的黄金时代。到他的晚年,有才华的太子孙登不幸早逝,其他儿子们为了王位明争暗斗吴的元气大伤。太元二年(公元252年),孙权,这位雄踞江东的杰出政治家在失望中与世长辞,终年71岁,葬在蒋山之阳(今紫金山梅花山)。

11.周瑜
周瑜自幼与孙策交好,孙策于袁术麾下初崛起时曾随之扫荡江东。后来回去镇守丹阳。袁术心慕周瑜的才干,欲聘周瑜为将,但是周瑜以袁术难成大事而拒绝。其后设法投奔孙策,为中郎将,孙策相待甚厚,又同时迎娶有「国色」之称的二乔,成为连襟。孙策遇刺身亡后,周瑜与张昭一起共同辅佐孙权,为中护军,执掌军政大事。赤壁大战期间,力主拒曹,而指挥全军在乌林迎击曹军取得胜利。赤壁大战之后,周瑜谏议孙权将刘备安抚在吴郡,以美女和玩物消磨其意志,但孙权未采纳。孙权后来采纳周瑜的谏议,拟出兵攻取蜀地,消灭张鲁,然后消灭曹操,周瑜在江陵进行军事准备时死于巴陵,时年三十六岁。孙权曾为其素服吊丧。周瑜性情开朗,气度宽宏,深得维恩显着。精通乐律,即使在醉酒时也能听出音律的错误。

12.马超(175—222年),字孟起,性别男,因穿白袍银甲,骑白马,人称"锦马超",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名门望族,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其父马腾,字寿成,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腾父马肃,字子硕,汉桓帝时为天水兰干县尉,后失官流落陇西,娶羌女生马腾,故而马超有四份之一的羌人血统。
回答者:jbrpb - 试用期 一级 12-2 10:48
诸葛亮多智,忠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备仁厚
曹操多疑
张飞粗中有细,暴躁
关羽信义
黄忠老当益壮
赵云一身是胆
鲁肃忠厚
周瑜气量狭小
吕布无义,人称三姓家奴。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1246384.html?si=1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1-29
1. 演义与历史不同,且在多数事件上出入较大,本年表为演义年表(为了让大家有清晰的认识,故生年依史实列出)。

2. 关于具体年月,小说中并未有准确记载,编起来太麻烦,故以年为单位,以事件发生的顺序为先后,不再列出具体月份。

3. 本年表以魏国(曹操方)事件为核心,但某些重大事件如“黄巾起义”“诸葛亮病逝”等,也兼以简要提及。

公元 事件

141年 程昱出生

147年 贾诩出生

151年 钟繇出生

152年 董昭出生

155年 曹操出生

156年 陈琳出生

157年 夏侯敦出生

荀攸出生

华歆出生

163年 荀彧出生

崔琰出生

167年 张郃出生

168年 曹仁出生

169年 张辽出生

曹洪出生

陈登出生

170年 郭嘉出生

曹纯出生

171年 司马朗出生

176年 郝昭出生

177年 王粲出生

蔡文姬琰出生

179年 司马懿出生

180年 李典出生

贾逵出生

182年 甄氏出生

184年 黄巾起义爆发

张角病死,起义失败

187年 操次子曹丕出生

曹操任东郡太守

曹仁、曹洪、夏侯敦、夏侯渊、李典、乐进成为曹操部下

189年 董卓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立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

曹操号召各镇诸侯共起讨伐董卓。

190年 群雄起兵讨伐董卓,董卓火烧洛阳,迁都长安

曹操追击董卓,中伏兵败,曹洪舍命救出曹操

联军解散

192年 操四子曹植出生

王允、貂蝉连环计使吕布杀董卓

曹操击败青州黄巾军30万,收编为“青州兵”,实力壮大

孙坚攻击刘表,战死,孙策即位

193年 曹操父亲曹嵩被徐州刺史陶谦的部将害死

荀彧、荀攸、郭嘉、程昱、刘晔、满宠、吕虔、毛玠、于禁、典韦等成为曹操部下

曹操东征徐州,大败陶谦

194年 吕布进攻,双方在兖州激战

陶谦病死,刘备领徐州牧

许禇成为曹操部下

195年 曹操大破吕布,领兖州牧

李郭之乱,献帝逃出长安

196年 曹冲出生

曹操迎献帝入许昌

徐晃经满宠劝说,成为曹操部下

吕布攻占徐州,刘备依附曹操

197年 邓艾出生

曹操与张绣大战,不利,典韦战死于宛城,长子曹昂战死

198年 曹操与袁术会战,大获全胜,攻下袁术都城寿春

曹操在南阳大破张绣、刘表联军

夏侯敦在徐州与吕布作战,损左目

曹操、刘备在下邳与吕布决战,擒杀吕布,张辽成为曹操部下

199年 张绣投降曹操,贾诩成为曹操部下

董承等密谋除曹

200年 诛杀董承一党

讨伐刘备,擒捉关羽,刘备投靠袁绍

官渡之战爆发,曹操奇袭乌巢,大破袁绍,张郃成为曹操部下

孙策遇刺身亡,孙权即位

201年 击败袁绍,刘备投靠刘表,关羽千里走单骑

202年~204年 进攻河北袁氏,袁绍死

205年 曹丕与甄氏结婚

曹睿出生

206年 诸葛诞出生

北征乌桓,郭嘉用计收服辽东

扫平河北袁氏,北方统一

207年 曹操从匈奴赎回蔡文姬

程昱挟亲赚徐庶

刘备三请诸葛

郭嘉病逝,38岁

张绣病逝

208年 曹操就任大汉丞相

诛杀孔融

南征刘表,刘表死,其子刘琮投降,刘备军开始南逃

夏侯敦在博望坡与刘备军激战,中诸葛亮计

曹仁在新野与刘备军激战,中诸葛亮计

曹操主力军在长坂坡追上刘备,并大破刘备,刘备逃往江夏

水军都督蔡瑁、张允被周瑜用计杀死

赤壁之战爆发,曹军败给孙刘联军

曹冲病死

209年 曹仁与东吴军大战,箭射周瑜

夏侯敦中诸葛亮计,襄阳陷落

曹仁中诸葛亮计,南郡陷落

210年 阮籍出生

曹操建铜雀台,发“求贤令”

211年 司马昭出生

曹操杀马腾,与马超、韩遂在渭南激战,曹洪再次救曹操脱险

贾诩用离间计破马超,平定关中

刘备入川

212年 曹操受封魏公

南下进攻濡须口,与孙权大战,不分胜负

孙权移往建邺

荀彧在曹操暗示下服毒自杀

213年 夏侯渊、杨阜打败马超、羌联军,马超兄弟投奔张鲁,后归刘备

214年 孙权进攻合肥,在逍遥津被张辽、李典击败

献帝、伏后与国丈伏完密谋除曹操,事泄,曹操诛杀众人。

215年 曹操进攻张鲁,张鲁降,庞德加入曹军

曹操、孙权在濡须激战,大破孙权,乐进中箭

216年 曹操称魏王,崔琰因反对被杀,荀攸忧愤病死

耿纪等人在许昌发动政变,被夏侯敦、曹休镇压,遭处死

217年 立曹丕为世子

王粲病死,是年疾疫流行

218年 曹彰破乌桓,平定北方少数民族

刘备军进攻汉中,张郃战败,夏侯渊战死

曹操亲征刘备,不利,杀杨修退兵,汉中为刘备所得

219年 刘备称汉中王

关羽围困曹仁于樊城,庞德引军赴救,被擒后誓死不降,被关羽所杀,于禁降

孙权与曹操秘密结盟,攻取荆州,关羽败走麦城,遇害,58岁

曹操杀神医华陀

220年 曹操逝世于许昌,寿66岁

曹丕称帝,建立魏国

曹丕杀曹彰,曹植七步成诗身免

夏侯敦去世

221年 羊祜出生

皇后甄氏被曹丕赐死

于禁病死

刘备称帝建蜀,张飞遇害,55岁

222年 杜预出生

曹丕亲自征吴,被吴将徐盛破之,张辽伤重去世,54岁

孙权称吴王

曹仁病逝

贾诩病逝

223年 嵇康出生

曹丕发动三路兵马南下伐吴,不利

蜀大举攻吴,被陆逊火烧连营,蜀军大败,刘备病死于白帝城,63岁

蜀刘禅即位,诸葛亮再度与吴结盟

224年 曹丕五路攻蜀,未果

225年 钟会出生

226年 曹丕去世,曹睿即位

司马懿受封骠骑大将军

227年 诸葛亮上《出师表》,开始与魏国作战

司马懿镇压孟达之乱,徐晃伤重去世

228年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魏主将附马夏侯茂被擒,姜维降蜀。街亭之役,张郃大败马谡。魏军击败

蜀军,但司马懿中诸葛亮的空城计退兵

东吴配合蜀军北上攻魏,大司马曹休被东吴陆逊杀败,气忧病死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陈仓名将郝昭死守抵御数十日,蜀军粮尽退兵,魏将王双不听劝阻追

击,中计战死

229年 孙权称帝

郝昭病死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司马懿亲自迎战,双方在武都、阴平一带数次交锋,互有胜负,因大雨

连降各自收兵

230年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大将军曹真被诸葛亮致信侮辱,气愤而死,司马懿用反间计使诸葛退兵

司马懿领大将军事

231年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双方在祁山搏力血战,张郃战死于剑阁,蜀因内部伪情报而退兵

232年 曹芳出生

233年 诸葛亮第六次北伐,司马懿坚守不出,双方斗智,后诸葛以弃粮之法欲烧司马于上方谷,但司

马懿仍因大雨而脱险,此后双方转为长期相持

234年 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塬,54岁

吴大举进攻魏合肥

235年 曹睿封司马懿为太傅

237年 辽东公孙渊造反,自立为燕王

238年 司马懿平辽东,杀公孙渊

239年 曹睿驾崩,曹芳即位

241年 曹髦出生

242年 满宠去世

246年 曹奂出生

248年 司马懿受封丞相

249年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杀大将军曹爽及其党羽,把持政权

夏侯霸降蜀,姜维攻魏,交战不分胜负

250年 蜀姜维引兵在阳平关与魏郭淮、司马昭激战,郭淮被射死,蜀退兵

251年 司马懿病逝,73岁

252年 司马师为大将军,专权朝政

吴大帝孙权去世

253年 吴诸葛恪与魏司马师、司马昭兄弟在边境交战,战败

254年 司马师废魏主曹芳,立曹髦为帝

255年 镇东将军毋丘俭与扬州刺史文钦讨伐司马师,兵败,毋丘俭被杀,文钦奔吴

司马师病死,司马昭为大将军

蜀姜维攻魏于狄道,被邓艾击破

256年 淮南刺史诸葛诞联合东吴叛乱,被司马昭、钟会击破,夷三族

蜀姜维攻魏于渭水,被邓艾击破

258年 蜀姜维攻魏于祁山,破邓艾,但因中反间计退兵

260年 司马昭擅权,弑魏主曹髦,立曹奂

261年 蜀姜维攻魏于祁山,大破邓艾,双方退兵

262年 蜀姜维攻魏于洮阳,被邓艾击破,夏侯霸阵亡,姜维退兵沓中

263年 魏大举伐蜀,邓艾攻取成都,蜀亡;姜维投降钟会

264年 钟会、姜维密谋叛乱,被杀;邓艾被钟会所杀

司马昭称晋王

265年 司马昭去世,子司马炎继任晋王

司马炎废曹奂为陈留王,称帝建晋,魏亡
第2个回答  2008-01-29
空城计、诸葛亮、足智多谋。
徐洲守卫战、刘备、爱戴百姓
千里走单骑、关羽、忠孝仁义
长板坡喝退百万兵、张飞、勇猛无敌
吕布战三英、吕布、勇猛而无谋
周喻打黄盖、周喻、智计过人
七进七出护幼主、赵云、有勇有谋
空城计、司马懿、小心多疑
第3个回答  2008-01-29
诸葛亮足智多谋。
刘备爱戴百姓

参考资料:中国三国演义网站

第4个回答  2008-01-29
建议买本《品三国》去看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