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诉法规定,法院作出判决书应当写明判决适用的法律依据,“法律依据”包括什么?

民诉法规定,法院作出判决书应当写明判决适用的法律依据,“法律依据”包括什么?包括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吗?

法律依据包括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不包括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八条 判决书应当写明:

(一)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

(二)判决认定的事实、理由和适用的法律依据;

(三)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

(四)上诉期间和上诉的法院。

判决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八条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应当在三日内告知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九条审判人员必须认真审核诉讼材料,调查收集必要的证据。

第一百三十条人民法院派出人员进行调查时,应当向被调查人出示证件。

调查笔录经被调查人校阅后,由被调查人、调查人签名或者盖章。

第一百三十一条人民法院在必要时可以委托外地人民法院调查。

委托调查,必须提出明确的项目和要求。受委托人民法院可以主动补充调查。

受委托人民法院收到委托书后,应当在三十日内完成调查。因故不能完成的,应当在上述期限内函告委托人民法院。

第一百三十二条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参加诉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8-28
法律依据包括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只起到一种指导作用。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2
不包括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第一百三十八条 判决书应当写明:
  (一)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
  (二)判决认定的事实、理由和适用的法律依据;
  (三)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
  (四)上诉期间和上诉的法院。
  判决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8-29
包括的。具体参考:
中国现时成文法渊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行政规章、特别行政区法、国际条主要是从立约。其中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在中国法的渊源体系中分别居于核心地位和尤为重要的地位。这法体制、法的效力等级和效力范围角度所作的分类,亦可以说是从立法的角度所作的分类。这一类法的渊源是中国现时各种立法主体进行立法活动的结果,其中主要是从中央到地方有关权力机关所立的法;也有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所立的规范性法文件和其他有关政府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文件。不成文法往往是中国法的渊源的补充。现时作为中国法的渊源补充存在的,主要是政策、习惯、判例。
第4个回答  2012-08-28
当然包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