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咏中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如题所述

在隐逸诗歌及隐逸文化史上,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出现,无疑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在他之前,诗人们写隐逸诗大多只是抒发一种情怀,很少有人身体力行。对于隐逸,就只能成为他们雅咏的对象和生活中的消遣。因而崇尚隐逸的人很多,真正实践者极少。而陶渊明则不同,他是在用自己的生命作诗。他笔下的田园隐逸诗歌,“有着渊明活的生命,有着渊明活的灵魂”。可以说,只有到了陶渊明时代,中国古代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隐逸文学。隐逸生活中,陶渊明提倡躬耕,把劳动看作是人与自然保持一体化的途径。从《晋书·隐逸传》便可知,在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中,中国古代因种种不得已的原因而隐居的隐士不可胜数,而晋时的“靖节先生”陶渊明的隐居,可谓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在隐逸诗歌史上,他就像一座横亘的高峰,使人无法超越。
  据调查,陶渊明留下的一百二十多首诗,田园隐逸诗歌堪称时代之最。其中少量为早期躬耕乡里所作,多数是公元408年以后所写的作品。如“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其二),“园田自梦想,安得久离析。终怀在壑舟,谅哉宜霜柏”(《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目倦川涂异,心念山泽居。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这些诗皆作于诗人仕宦期间。可见,归隐的念头早已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其实,出身于士族官僚家庭的陶渊明,青年时期很想积极进取,远走高飞,为国立功,在政治上希望自己有所作为,对前途充满信心。早年的咏怀诗就表达出这种远大的理想。29岁前后创作的《命子》诗就抒发出他的远大抱负,诗人热盼天下大治,像祖先一样,辅佐圣明天子,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陶渊明早年的理想还可以从他中年以后回首往事的作品里找到踪迹:“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拟古》) 陶渊明诗中经常言及功业之志,用世之心常。“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翩思远翥。”(《杂诗》)字里行间跳跃着一个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少年英雄的身影。这也是其早期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猛志所向,超越四海,如大鹏展翅,志在高飞远举。再如《读山海经》(其十):“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作者以“精卫鸟”自喻,以“微木”与“沧海”对比反衬,以“刑天”发誓与天帝血战到底自比,体现出自己昔日“天下之志”犹在,虽“九死而不悔”。
浔阳陶渊明,南岳之幽居者也。弱不好弄,长实素心;学非称师,文取指达。在众不失其寡,处言每见其默。少而贫苦,居无仆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给。母老子幼,就养勤匮。……初辞州府三命,后为彭泽令。道不偶物,弃官从好。遂乃解体世纷,结志区外,定迹深栖,……心好异书,性乐酒德,简弃烦促,就成省旷,殆所谓国爵屏贵、家人忘贫者与?
  陶渊明一辈子除了三次出去做个小官,就是饮酒、赏菊、写诗了,这其中主要还是饮酒,赏菊写诗估计都是饮酒之后的副产品。陶渊明虽然隐居在庐山之下,有几亩地,但是他并不懂得种田,因此田地里总是“草盛豆苗稀”,每年收成不了多少粮食,颜延之说他“井臼弗任,藜菽不给”,因此总是穷困,“母老子幼,就养勤匮”,好在老婆很愿意跟着丈夫归园田居,再穷困再愁苦也没埋怨过什么,就是生了几个孩子都不怎么样,不是痴呆就是弱智,大概也是因为陶渊明嗜酒的缘故吧。他在《责子》诗中写道:“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己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最大的儿子阿舒已经16岁了,但是很懒散,二儿子阿宣发誓要学习上进,偏偏又不喜欢文术,阿雍和阿端是双胞胎,十三岁了,数数还数不过六七,最小的孩子也已经九岁,只知道寻觅梨和栗子吃。这一堆孩子没有一个成器的,按说做家长的早该忧心如焚,但是陶渊明不一样,他显得很豁达,认为这都是天命,没有办法,也不必动气伤神,与其这样,还不如喝酒来得痛快。
  陶渊明爱喝酒那是绝对出了名的。《晋书.陶潜传》将陶潜描述成一个十足的酒鬼,好像他来到世上只是为了喝酒。只要有美酒,即使是他平日所看不惯的人,转瞬也会变成好朋友。但是喝酒也得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也行啊,酒不是也得用钱买吗?陶渊明家里穷,时常买不起酒,心里不免很不痛快,好在亲朋好友们不是给他送酒,就是设酒招待他;陶渊明也不客气,有请必至,有酒就喝,每喝必醉,不醉不休。
  可是,这也不是长久之计,要想酒喝得痛快,还是得做官。这一点他跟阮籍有所不同。阮籍是时势强迫他出去做官,不做官不行,不做官就没命,结果他就挑了一个军队的后勤部门去做官,为什么去那里呢?因为那里有美酒。他就是在那里遇见了另一个酒鬼刘伶,天天喝得痛醉。而陶渊明是因为家里人要吃饭活命采出去做官,但是做官还可以有酒喝,所以他出去做官,一是为吃饭,二是为喝酒。
  到彭泽当县令,凡是县里的公田,全都让种秫谷。因为秫谷能酿酒,用他的话说就是:“令吾常醉于酒足矣!” 做了官,喝酒的朋友多了,喝酒的机会也就多了。几个朋友在一起,整日游于酒乡、醉梦之中。“或有酒约之,或要之共至酒座,虽不识主人亦欣然无忤,酣醉便返。”看来嗜酒的人都是一样的,只要有酒,不管认识不认识,能蹭就蹭,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喝醉了再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9-23
有晋征士浔阳陶渊明,南岳之幽居者也。弱不好弄,长实素心;学非称师,文取指达。在众不失其寡,处言每见其默。少而贫苦,居无仆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给。母老子幼,就养勤匮。……初辞州府三命,后为彭泽令。道不偶物,弃官从好。遂乃解体世纷,结志区外,定迹深栖,……心好异书,性乐酒德,简弃烦促,就成省旷,殆所谓国爵屏贵、家人忘贫者与?

  陶渊明一辈子除了三次出去做个小官,就是饮酒、赏菊、写诗了,这其中主要还是饮酒,赏菊写诗估计都是饮酒之后的副产品。陶渊明虽然隐居在庐山之下,有几亩地,但是他并不懂得种田,因此田地里总是“草盛豆苗稀”,每年收成不了多少粮食,颜延之说他“井臼弗任,藜菽不给”,因此总是穷困,“母老子幼,就养勤匮”,好在老婆很愿意跟着丈夫归园田居,再穷困再愁苦也没埋怨过什么,就是生了几个孩子都不怎么样,不是痴呆就是弱智,大概也是因为陶渊明嗜酒的缘故吧。他在《责子》诗中写道:“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己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最大的儿子阿舒已经16岁了,但是很懒散,二儿子阿宣发誓要学习上进,偏偏又不喜欢文术,阿雍和阿端是双胞胎,十三岁了,数数还数不过六七,最小的孩子也已经九岁,只知道寻觅梨和栗子吃。这一堆孩子没有一个成器的,按说做家长的早该忧心如焚,但是陶渊明不一样,他显得很豁达,认为这都是天命,没有办法,也不必动气伤神,与其这样,还不如喝酒来得痛快。

  陶渊明爱喝酒那是绝对出了名的。《晋书.陶潜传》将陶潜描述成一个十足的酒鬼,好像他来到世上只是为了喝酒。只要有美酒,即使是他平日所看不惯的人,转瞬也会变成好朋友。但是喝酒也得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也行啊,酒不是也得用钱买吗?陶渊明家里穷,时常买不起酒,心里不免很不痛快,好在亲朋好友们不是给他送酒,就是设酒招待他;陶渊明也不客气,有请必至,有酒就喝,每喝必醉,不醉不休。

  可是,这也不是长久之计,要想酒喝得痛快,还是得做官。这一点他跟阮籍有所不同。阮籍是时势强迫他出去做官,不做官不行,不做官就没命,结果他就挑了一个军队的后勤部门去做官,为什么去那里呢?因为那里有美酒。他就是在那里遇见了另一个酒鬼刘伶,天天喝得痛醉。而陶渊明是因为家里人要吃饭活命采出去做官,但是做官还可以有酒喝,所以他出去做官,一是为吃饭,二是为喝酒。

  到彭泽当县令,凡是县里的公田,全都让种秫谷。因为秫谷能酿酒,用他的话说就是:“令吾常醉于酒足矣!” 做了官,喝酒的朋友多了,喝酒的机会也就多了。几个朋友在一起,整日游于酒乡、醉梦之中。“或有酒约之,或要之共至酒座,虽不识主人亦欣然无忤,酣醉便返。”看来嗜酒的人都是一样的,只要有酒,不管认识不认识,能蹭就蹭,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喝醉了再说。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9-24
是一个风雅的人,但我并不喜欢陶渊明这个诗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