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 是男的?

如题所述

其实,早期印度佛教初传入中国时,也即是隋唐以前,观世音菩萨是男身。传入中国以后,经过唐宋元明几个朝代的演变,观世音菩萨逐渐变成了女子。

《封神榜》中元始天尊座下有个徒弟名慈航道人,也正是观世音的原型,亦是男性,唐玄宗曾让吴道子画观世音的画像,结果吴道子以《华严经》上的“勇猛丈夫观自在”为由,画了一尊男性菩萨,唐玄宗大怒,后高僧道宣言:“菩萨的确无所谓男女。佛经上讲,菩萨有 33 身,普渡众生时,能应机变化,故尔为神为仙。”

或许是国人认为女性菩萨更具有亲和力,便根据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把她打扮成汉族女性。但是,在佛教的发源地印度,观音菩萨却是一位男神,他往往是上身裸露,手执莲花,半透明的袈裟自腰间下垂,覆盖臀部和大腿,头戴冠冕,颈挂项圈,手套臂环、镯子等饰物的男神。

扩展资料:

佛教大约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我国早期观音像为“观自在”(男观音),后演变为“观音菩萨”(女观音)。传说中国仅存三尊男观音石像,其中一尊位于福州市永泰的名山室。该石像的材料及其特殊,外观跟普通石头没什么两样,但是却比普通任何石头都重个几十倍,石像也就1米多高,但是10个普通人来搬动他,却相当的吃力。另外2尊一尊位于四川宣汉马渡关镇荔枝古道石林风景区(浪洋寺摩崖石刻造像群),一尊在重庆铜梁侣俸镇。

参考资料:男观音——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9
据传,早期印度佛教初传入中国时,也即是隋唐以前,观音菩萨还依旧是男身,明显的标志就是唇上的一撇小胡子。那时的观音形相大多现王子相,体格刚健、清貌秀骨,有者身披王族衣冠,有者神采悠闲、现济度相,站、坐之姿明显是男相;唐代以后的观音像脸庞逐渐丰腴圆润,并且双眉修长、红唇秀鼻、黑发披拂,面容更显俏丽,逐称为象征如母慈爱的女性形相了。盛唐时代其着装似为透明轻薄的裙裾,呈雍容华贵状,尽符当时的女子美。到了宋代,观音菩萨才变成了女相,元明之际便成了典型的中国淑女了。

事实上大乘佛教对男女性别的看法是:“一切诸法无有定相,非男非女,一切女人亦复如是,虽现女身而非女也。”世俗人间对男女性别有很大的歧见和分别心,但观音菩萨神通无边,无处不在,大慈悲悯,全无分别,其救苦救难之三十二应身没有男女身之分。为了方便教化不同类型的有情,观音菩萨随机应变,应各有情的时代文化、风土人情和知识嗜好的种种习惯、因缘,而自在的示现不同的身相来救拔有情,其中即有男身亦有女容,而此男女相只是方便应化,实际上并无性别之区。

总结以上所说,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一个结论:观音菩萨的形相在佛经的记载中主要是以男性的形象显现的。六朝时代,人们传说梦见或看见的观音菩萨也大都是男性形相,到了隋唐初期,就开始有一些以女相显现的观世音菩萨画像。在《历代名画观音宝相》中,就影音有唐代打画家吴道子所绘以女性显相的绢本观音画像,笔法超妙,潇洒飘逸。到了宋代,以以女性显相的观音菩萨画像更多,如当时钱塘名画家马和之,画过不少的观音菩萨画像,都是以女性现相的。

就以上的结论,我们可以这么说:观音菩萨是在中国改变性别的。

观音菩萨为何由男变女?

这是菩萨的慈悲,应民众信仰的需求而示现:人类当中女性便占了一半,并且女性象征平和、仁爱、温柔、慈祥,与观音菩萨悲悯护生的功德相符。同时,菩萨并非清一色男性,此象征不论是男是女,只要积极修身养性,精进求取佛道,同样可获成就。这在中国民间普遍存在着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观念的社会条件下是一举重大的思想突破,也无怪乎观音菩萨的信仰较于其他的菩萨们的信仰更能深得民心,并特别为女性信徒所崇仰。

若针对中国文化而言:母亲是“慈悲”的象征,而观音菩萨本身所体现的“慈悲”,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母性的特质,也就是所谓的“父严母慈”。但在佛教传统中,智慧被视为是女性的特质,慈悲才是男性的特质。菩萨慈爱众生,与佛陀一样,所以被视为男性。中国文化向来以母性表征“慈悲”,因此可以了解观音菩萨的温柔女相在中国特别盛行的原因。

另外,在印度和西藏的艺术家和工匠们,对于佛像的描绘和创造,往往会一丝不苟地严守经典仪轨,绝不创新形相或擅作增减,因此他们的同一类佛菩萨像不管是在绘制的技术上、造型、色彩、神态、衣饰、手印或法器上多是大同小异,而到中国以后就不同了。中国的文人、艺术家和工匠们“随心造像”,认为只要出于诚心,即使并非经过严谨训练的仪轨造像师,一样可以造画佛像。虽说观音菩萨的女性化并非由当时的艺术家或工匠所发明,但他们确实促使人们经由视觉形相,而逐渐建立起女性观音菩萨的概念,而那批绘制或雕刻女性观音菩萨的艺术家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必然也是反应了当时的流行观念。

最后,不可否认的,是历代观音菩萨灵验的故事、传说和文学宝卷为民间女性观音的盛行起了不少推波助澜的作用。其中以香山寺妙善公主的传说和《妙音宝卷》中白衣观音的故事最广为流传。此外,唐代妇女的社会地位相对提高,武则天曾入寺为尼,号称自己是弥勒转生,这对于观音形相的改变,具有其影响力。

简而言之,观音自印度来到中国,在中国从男身转为女相的主要原因至今仍无一个定论,不过这与中国的文化思想,艺术的表达方式,时代的演进是细细相关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9-14
当初佛教的观音是男性身,后来从印度东传致中土后成女性。中土的观音有个长期的复杂演化过程。早期流行的是《法华经普门品》[11] 中的救世观音, 西晋(265—316)太康七年竺法护译出《正法华经》,在卷十《观世音普门品》中记有“菩萨大慈大悲神通无量,听闻信徒念其名号呼救,即可现出各种形象前往解救急难。”[12]这是翻译佛经中最早出现的观音术语。六朝后盛行净土观音。唐代后,又输入密教的变形观音。后期,观音已改变印度的须眉勇猛丈夫形象,而变成一个女性形象。
但是据小说封神演义观音原为慈航道人在元始天尊门下,为道教“十二金仙”之一,古代传说中的神仙。
慈航道人(后为观音菩萨,由男变女),普陀山落伽洞。法宝有:清净琉璃瓶。
在封神一战后被西方的准提道人看中,坐骑是在封神演义中收到的截教门人.
在封神演义中慈航出主意让赤精子收伏殷洪,这是条毒计,赤精子用太极图收了殷洪后殷洪求饶,赤精子是有留恋之意的,慈航催促他说:“莫误了他上封神台的时辰”,逼得赤精子含悲忍泪以太极图将殷洪化为脓血。
慈航道人是观世音菩萨的前身。道家于佛家原本是分庭两立的,但是按照流行道教的明朝时作者的观点,道家为仙,佛家为佛,仙家历史还在佛之前,老子化胡以后,一些清净逍遥的仙人或是闲来无事,或是出于渡人的宏愿,尝试通过佛的修行而成为佛。故观音菩萨前身慈航道人在未成佛之时有杀生的事情也绝非奇怪,皆因修行不同。况且,殷洪助纣为虐,罪不可赎,杀殷洪可以说是普救天下众生的一件好事。
第3个回答  2012-09-13
观音菩萨当然是男的。
观音菩萨,梵文 Avalokiteśvara,又作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的菩萨,是四大菩萨之一。他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当人们遇到灾难时,只要念其名号,便前往救度,所以称观世音。在佛教中,他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
第4个回答  2012-09-13
观音是男的。原名叫“慈航道人”属中国道教学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