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学易经 怎么入门

我突然对易经热情很高.但是我几乎一点基础知识没有,古文也基本看不懂.应该怎么入门?选购哪些书籍好呢?有关易经的哲学和算命方法我都想学.

回答得好的话,300分全送你也没有关系

易是容易,经为方法(或说经典)。即易之方法(易之经)
易经是一部严谨的哲学著作,并能在科学的范围内用作术数占卜。只是非常深奥难懂才会有众多牵强附会之说。
只有对其缺乏了解的人才认为易经是迷信。

《易》乃我国四书五经中,五经之首,要学习易学,可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明白的,希望你仔细看我的回复。

不知尔等有无易学或玄学基础。
易,属玄学范畴,与尔信佛无关。
要学易,必须先知道以下三点。

1,万事德为先。精通卜筮之人,知天地变换,晓人事莫测,无所不通。如若用使用易占害人于暗昧之中,其后果不堪设想!

2,学易者,当留有口德。这就是业障之说。易占,是以天下五行生克规律为基础,解释世间变化规律的预测学。如果你用卜筮事先知道了这个规律,并且帮助别人逃过劫难,那么别人所要承受的劫难,就会转移到你身上去。简单说,你打破了这个别人五行生克的正常规律,那么,你打破这个规律,让别人得福,你是要负责的,用现在“科学”的话来讲,就是能量场的转换。所以学了易之后,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千万不要说,这样会影响到你和你家人的幸福。

3,谦虚。《易经》六十四卦中,有一《谦》卦,你可以去研究一下。学易之后,切勿以自己知天地人事之变换,就骄傲自大,这个是最忌讳的。学易之人,理当谦虚,这样才能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当今易学界有种很坏的风气,就是 易者相轻。你看不起我,我看不起你。。。唉,这样下去,则离大道远矣。

好,知道了这三条后,再谈如何学易。

易是易,易占是易占。你可以去研究《易》中哲学的一面,也可以研究《易》中卜筮的一面。

如果研究易学哲学的一面,可以多读《白话周易》,理解 卦辞,爻辞,象辞和彖辞,从这些里面,悟出人事间的道理。在这期间,可以结核《易经》的《说卦传》同时看。看完这些之后,可以看看《五行大义》。如果看了这些,对阴阳变化感兴趣,可以看看〈黄帝内经〉。

如果想学卜,也就是说想学习预测,那要做的事就又不一样了。注意,《易》的本质,就是一本卜书。
学卜,
我首先推荐一本扫盲书-----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写的《易经杂说》。
这本书会告诉你,易的历史,易的用处,什么是八卦,什么是干支,什么是五行,什么叫太极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
书的前半部分都是讲基础的,一定要看!

等你明白了这些之后,就要选一门适合你自己的占筮学。
门类很多,我大致给你说一下:

四柱八字-----根据生辰八字,利用天干和地支以神煞给人推命的,主要是看大运流年。(推荐看段建业老师的书,当然,古典籍最重要,古籍首推《滴天髓》,然后可以看《渊海子平》,或者《千里命稿》)

纳甲筮法-----就是大家一般说的“六爻”,为京房先生所创。此为大宗之法,知道你想得到的,都可以占,随时占。(推荐看王虎应老师的书入门。古籍我推荐几本必须看的,入门看野鹤老人的《增删卜易》,然后再看王洪绪先生的《卜筮正宗》。说句话您别生气,如果觉得估计看不明白,全是文言文看着烦,那就去买王虎应老师的《六爻预测自修宝典》。王老师的网站www.liuyao.net可以买到这本书。看完基础后,可以看看《易隐》,《火珠林》和《易冒》)

紫薇斗数-----这个也是根据人的生辰八字,排出天地盘,以星宿来进行预测,星宿繁多,比较复杂。这个主要也是断大运流年,但是也可以细断,若要想细断,非高手而不为之。(介绍你看《紫薇斗数全书》,《紫斗心经》,因为我不研究紫薇斗数,在这就不多说了,你作为一个了解。)

梅花易数-----为 邵雍 邵康节先生观梅所创。是根据八卦的组合,来断你所想断的任何事。梅花之法,起卦简单,得数字可以起卦,抓几片叶子可以起卦,看到个东西也可以起卦。。。起卦很灵活,随时随地都可以占。其法根据体用生克,八卦类象来解读世间的奥妙。(推荐老师:张延生。学梅花入门可以看看他的〈易学入门〉与〈易学应用〉。古籍首推邵康节先生的〈梅花易数〉,这本一定要看!看了这些之后,你就有自己的思路了,那个时候就不用我给你介绍书了)

剩下的,还有小成图,铁板神数,太乙,奇门,大六壬,等等。我就不一一说了。
一般入门,选择以上几门中的其中一门就行。

这里非常简洁地说说 太乙,奇门,大六壬 吧。

太乙,奇门,大六壬统称为“三式绝学”

太乙---几乎失传,世界上没有几个人会。

奇门遁甲---古代皇帝明令禁止老百姓学的一门,因为学会了就可以造反。

大六壬---同上面两门一样,都是易占学中最高层次的学问。现在大六壬的高手很多,但是。。。你初学,是看不懂这个的。运用好,可以测得非常细致,比如以前皇帝让苗公起课占事,结果后来占出皇帝用一个发毡弄死了一条黑色虫子。。。

以上三式都不是初学者学的,你现在应该先学好加减法,以后在研究微积分。

好了,就写到这,希望对你有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3-06
楼上的说的有对的地方,但错处也很多.尤其是最后给的那个网站实在是让人对你嗤之以鼻,好好的书,多好的哲学啊,就是你这种人太多了,非要把它和什么风水联系到一起,非要去讲求这种迷信的思想,把好东西都搞烂了!

易经是门哲学,千万不可把他与迷信相等论化,不要被楼上的这种人迷惑(我可不是为了你的分,你不用给我都行,但是给你说明白这个道理是我作为一个中华有识子孙的责任),什么风水相学,皆是鼓惑之术,不可听其大放撅词!

其实学习易经很难但是要明白他的大概意思并不难,你买本古汉语词典,自己每天读一点,翻译一点,等你把全书都翻译完了,再去买本易经注解类的书,但一定要买学术性的,可别买成什么风水迷信啊!结合你翻译时自己理解,进行对比.自行批注,有个2年,你就初有小成了!
在此期间,要对中外哲学进行广博的阅读,尤其是中国古代的哲学要好好的研究,随着时间的增长,我相信你一定能对这本书有一个概念性的认识和自己的理解,中华文化之博大,决非一日可求得其解的,一定要持之以恒,方能有所建树!
第2个回答  2008-03-06
两个小时!我可以包你两个小时后入门,对周易有个很好的基础!
凤凰台出过一个节目,文化大观园,有两集讲易经的,我学易经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讲解的老头很厉害,叫刘大钧,中国周易研究会的会长.他在节目中教人怎么用易经算命,解释有关概念,看完这两集就基本懂用易经算命了.你完全可以看完节目后再决定分给谁啊.
上集
http://www.56.com/w80/play_album-aid-979158_vid-MTM5MDM0OTY.html
下集
http://www.56.com/u86/v_Mjc0NDU0Mjc.html
之后,你买一本翻译版跟原版的周易,我自己买了本生活与周易,周易.书店一大把.
最后就是看书与自己的感悟了.
我拿自己用易经算命的经验告诉你,很准哦.而且老实说,一本古书,一句话可以有好的解释同时有坏的解释,在什么情况怎么理解是不同的哦.主要是你自己的感悟!
有不懂的加qq727567225交流啊,我自己很有兴趣,经常研究,西西.
第3个回答  2008-03-19
易是容易,经为方法(或说经典)。即易之方法(易之经)
易经是一部严谨的哲学著作,并能在科学的范围内用作术数占卜。只是非常深奥难懂才会有众多牵强附会之说。
只有对其缺乏了解的人才认为易经是迷信。

《归妹》卦的解释

1. 关于《愚公移山》的神话

《列子·汤问》上说:太行,王屋二山本在冀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带事领子孙邻里,驳斥河曲智叟的谬论,移山不止。终于感动上帝并命大力神将二山背走,帮助愚公解决了出行和发展的制约。

相信任何一个无神论者都不会认可神仙的存在。那么这一神话传说究竟在向人们传递什么信息呢?很显然,它在驳斥河曲智叟无知和固执的同时,也肯定了北山愚公富于开拓精神的愚昧和执着,并由此向人们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规律。那么,这一规律又是什么呢?

2.《中庸》的解读与位置

《中庸》,礼记篇名,传为子思所作。什么是中,最通俗的说法就是不上不下,不左不右,不前不后。什么是庸,平庸也,言其所为平庸也。谓平庸之人所能为,亦能为,故称其为庸言庸行也。平庸之人所能行,故称其所行所言为庸。如有“天才出于勤奋”之说,则勤奋亦庸人所能为也,故亦可谓“天才出于平庸(之行)。”故平庸的意思,即是中而平庸。

不平庸之人而能为平庸之行。为其不平庸也,故能中,为其能(甘于)平庸也,故能明。

《易经·乾·九二文言》曰“庸言之信,庸行之谨。”平庸之言而能信,既能相信,也就能去实践。实践而又能谨慎对待,这就是“中”。也就是说,所作所为很是适中。

孔子说“智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智者过于聪明,而不能为庸行,�甘为庸行。愚者虽能去做(行),而不能最终突破教条的束缚(有失于中),故亦不能行真正的中庸之道。这就是道所以不得行的原因?lt;/FONT>

贤者陷于教条而失于中(贤者过之——于中),不肖者行虽往往能得中,而不能甘于平庸,故亦必不能及。之就是道所以不得明于世的原因。(大道似不肖,故不肖者往往能适中)

那么,这就是中庸了吗?《中庸》更为形象的实质又是什么呢?还是让我们看看孔子和孔子以前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看法吧。

3.《易经》六十四卦中的《归妹》

“归妹”,就现在众所周知的意思来解释,应当是指女子归嫁于其夫家。这固然没错,然而“归妹”的意思却不仅仅是这么简单。

我们知道男女之间因为生理上的差异导致在性格,思维方式等各方面相对来说都存在着不同。这也为现代科学所证实并逐步得到更深入了了解和研究。同样的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也

意识到了这个明显存在着的问题,并且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我们的祖先意识到,人类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总会受到自身因素的制约。那么这种制约因素是怎么产生的呢?很显然,是由于人类自身的无知。我们的祖先把这种无知叫做“昧”(或说是定义为“昧”)人类的无知即是人类的昧。昧于无知,昧而无知是人类所以不能认识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原因。(昧而无知,大道所以不明也)

相同客观条件下,在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虽然(男性和女性)共同受制于自身的无知,但因为性格和思维方式等各方面的差异,女性所受制约相对来说要更大。换句话说,女性更容易受制自身的“昧”。在组织管理各种生产劳动和处理各种复杂事物的过程中也同样如此。

因为女性事实上更容易“昧”于无知(停留于无知),故而在我国古代早期的男权社会中,“昧”亦逐渐成为了女性的代名词。但同时又因为“昧”是人类共同存在和面临的问题(男性同样存在着),故而我们的祖先将“日”去掉,而换成代表性别的“女”旁,创造了“妹”字。用于代表女性(更多的时候是代表年轻女性)。

基于以上原因,就有了“昧”者“妹”也,或“妹”者“昧”也的说法。由此可见,在我国古代早期男权社会中,“妹”与“昧”在一定的程度上是相通的。

女子出嫁,即归于男家。将预示着她需要为(自身)这一决定舍弃一些权力并同时承担一份新的责任。但男婚女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如果说因为它对自身的制约而把它定为是愚昧的决定,那么人类就必须归于愚昧并从中走出来,为自己创造新的生活。

故“归妹”者,亦“归昧”也。归于平庸愚昧,以寻求创造和发展。归于愚昧,“昧”而行之不辍,是由于中心的喜悦在推动外在的实践。能自己归于愚昧并实践不止的人,主观上就具备了能用中来不断纠正自身认识的偏差和局限,并最终突破愚昧制约的能力。(昧而能归,非中而何,此大中之象也。唯能大中者,为能不局限于已有认识而自归于昧。)

4.结论:《愚公移山》《中庸》《归妹》之三为一体

“归妹”者,“归昧”也,归于愚昧也。北山愚公者,不为河曲智叟所惑,不尚河曲智叟之智,自甘于昧,自归于愚味。其愚则足以行,其中则足以及,故能去太行,王屋二山也。

愚公移山者,中心悦而乐为之也。内喜悦而外付诸实施,归昧之道也。中庸者,中而平庸也。中庸者必昧,安于平庸而能守中者,必自归于昧者也。故中庸者,归昧(妹)之道也。

孔子曰“归昧,天地之大义也。”大义就是事物发展必须遵循的规律。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山此而言,天地之大义,亦人之大义也。则归妹亦人之大义也。那么,按照孔子的说法,由愚昧而走向文明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总体感觉南怀瑾先生的书好一点。

简单的说,“易”是由两种物质组成,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道”是最本原的,我们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这个人的道行很深”,我们日用而不知啊。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常说的话,与易有关,比如:“说好的事,他又变卦了”,这个变卦,就是事物的最终结果!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